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北各個少數民族的婚俗:女真族10世紀興起於東北,《金史》稱女真舊俗,婦女寡居,宗族接續之;父死,則妻其母;兄死,則妻其嫂;叔伯死,則侄也如此。故無論貴賤,人有數妻。鄂溫克族中哥哥死後弟弟可以娶嫂嫂為妻,但弟弟死後哥哥不能娶弟媳為妻。

  西南各個少數民族的婚俗:在四川的涼山彝族地區,夫死後,寡妻須轉嫁夫家其他男子。先盡著同胞兄弟,如沒有同胞兄弟,按血統近遠順推。侄媳可以轉嫁給叔父,後母可以轉嫁給兒子,兒媳可以轉嫁給公公。轉房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家支財產外流。如果女方不同意轉房,要被索要身價錢。在雲南的佤族、景頗族、怒族、普米族、拉祜族的婚姻習俗中,也流行轉房制婚俗。

  個別少數民族反對轉房婚:當然,也有反對轉房婚的。西藏墨脫縣的門巴族就嚴禁轉房;錯那縣的門巴族雖然允許轉房,但必須徵得孀婦同意,並在發喪後一、二年才可轉;東北地區達斡爾族的習俗是“對待嫂嫂如母輩”,所以一般不允許哥哥死後弟弟娶嫂嫂為妻,同樣弟弟死後,哥哥也不能娶弟媳為妻。

  不過,總體來看,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後嫁給小叔子,是中國的很多少數民族普遍具有的現象。那麼,漢族人又是如何對待這種事情的呢?

  我經過考證,得出了下面的結論:

  轉房婚也是漢民族普遍具有的現象。

  ------------

  與孝莊皇太后的關係之二(2)

  ------------

  根據專家考證,漢民族及其前身華夏族的轉房婚傳統早在中國的傳說時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這裡面,也有著很多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舜的故事!

  舜沒有發達時,在家幫老爹鼓叟幹活。老爹不喜歡他,只喜歡小兒子象。老爹與象合謀害舜,再三下手。但天佑善人,總不如意。一次,老爹與象騙舜下井,老爹與象兩人遂在上面落井下石,用土填滿,以為舜必死無疑。象公開說:這下可好了,兩個嫂嫂就歸我所有了!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參見《孟子卷九萬章章句上二嫂使治朕棲章》。

  漢民族及其前身華夏族不但有轉房婚的傳統,還有二女共侍一夫這一現象。

  第二個故事:還是舜的故事。

  在介紹這個故事之前,我們首先介紹一個詞彙:媵。

  媵制是指一個女子出嫁,須陪送同姓子侄和奴僕隨嫁。媵制的起源很早,它是原始社會的族外婚向對偶婚演變中的一種過渡形式,即“與長期結婚的男性有權把她的達到一定年齡的姊妹也娶為妻。”堯嫁二女於舜就是媵制,“妻之以皇,媵之以英”。這裡的皇指娥皇,英指女英。娥皇和女英都是堯的女兒,都同時嫁給了舜。

  春秋時期,各國統治者實行媵制。如《詩經豳風七月》中的“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也是說的媵婚。這裡的“歸”是“出嫁”的意思。根據清人王先謙、姚際恆的解釋,這裡的“公子”為豳公的女兒。詩的大意是,少女們在採桑時忽然心裡悲傷起來,恐怕被女公子帶去陪嫁。

  進入戰國,因為社會制度發生巨大變化,媵制隨之沒落。後世有妻死,由妻妹續弦的婚俗,就是媵制的遺存。

  媵妾婚的產生與轉房婚一樣,有如下許多原因:

  第一,是母系制的徹底崩潰與男權的申張。男子以女子為私有財產,既然是私有財產,當然多多益善。

  第二,部落戰爭和奴隸使用的結果。私有制引起了比過去廣泛、劇烈得多的掠奪戰爭,通過戰爭總有大量的婦女、小孩成為奴隸,被勝利者任意占有。

  第三,統治階級的縱慾,以女子為玩物,同時以蹂躪女子多作為其權勢的象徵。

  第四,子嗣觀念的影響,多妻則多子,多子則多福。

  自從周代的宗法家族組織確立之後,子嗣觀念更加濃厚。周代這種子嗣觀念的發展,使多妻制度更加確定。以後帝王、貴族、官僚之多妻,以及一般市民百姓納妾者,多以子嗣的傳祧為藉口。

  正是因為子嗣觀念的發展,導致了轉房婚和媵妾婚長期以來一直流行在漢民族及其前身華夏族中間。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後嫁給小叔子,是漢民族普遍具有的現象。

  那麼,漢族和少數民族在發生交往的過程中,又會是如何處理類似的婚姻的呢?

  我經過考證,得出的結論是:

  轉房婚是中國古代的漢族與少數民族交往中普遍具有的現象。

  這裡面,有幾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西漢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的故事。

  與匈奴戰爭失敗的漢高祖劉邦接受了大臣婁敬的建議,實行“和親”政策,揭開了中央政權與周邊民族關係新的一頁。當然,兩漢和親西域和匈奴的“公主”,其實多為從諸侯王室或民間選來的女子,並非真正的公主。

  漢武帝時,經衛青、霍去病的打擊,匈奴遠走漠北。後來,漢武帝採取迂迴戰術、積極打通西域,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聯合西域各國夾擊匈奴。勢力強大的烏孫國成了漢朝主要的爭取對象。

  烏孫國原居住在祁連山附近,後被匈奴趕到今新疆溫宿、伊寧一帶,與匈奴一向是世仇。漢武帝遣使烏孫國,表示願送公主下嫁,結為兄弟之邦,共擊匈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