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戰後,中銳旅因為傷亡慘重而退入後方休整,後來九江失守,再次補充上陣的中銳旅被蔣委員長調防田家鎮要塞,在田家鎮要塞防禦戰中,中銳旅新兵上陣,大放異彩,四度主動出擊,擊潰日軍萬餘人,立下赫赫戰功。

  後來終因日軍絕對優勢火力,加上田家鎮周圍各友軍已經相繼被擊敗,張興漢中銳團炸毀了江防要塞防禦工事後,向武漢後撤。

  由於此時,武漢戰役,國軍各部奮力死戰,已經堅守了將近五個月,比原先歷史上還要多出一個月,武漢市內的重要工廠設施和市民百姓均已經大部分轉移完畢,鑑於持久抗戰,消耗日軍有生力量戰略目標已經基本達成,張興漢奉命率中銳旅向西南大後方撤退。

  武漢保衛戰後,張興漢又率全旅官兵參加了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在緬甸戰場上,張興漢的中銳旅先後經歷的同古保衛戰,緬北會戰,最後撤入印度,接受美式裝備訓練。

  同時,國民政府擴編中銳旅為國民**軍中銳師,旅長張興漢升任中將師長,中銳師在印度訓練了一年多後,已經成為了一個全副美式裝備的美械師,在隨後的戰鬥中,中銳師屢屢充當盟軍反攻緬甸和東南亞各地的急先鋒,戰功卓著。

  在光復了緬甸密支那全殲了日軍精銳第18師團後,蔣委員長將中銳師調入國內,參加滇西反攻戰,此戰中銳師再次不負眾望,成為第一支攻上了日軍松山要塞部隊。

  此戰後,深知歷史走向的他依然決定棄軍出走,本來他想帶著自己一手帶出來的精銳師等到國共內戰快結束時撤入緬甸等地,但是轉念一想如果自己留下,那麼在內戰中蔣委員長肯定會調他上前線的。

  張興漢知道國共內戰的歷史軌跡是無法避免的,作為後世的中國軍人,他也絕不會與人民解放軍為敵,所以他決定提前離去。

  但是為了報答蔣委員長的器重和栽培,他並沒有帶走中銳師這支精銳部隊。

  當精銳師作為第一批部隊空降南京受降時,張興漢已經帶著杜倩雪和自己的警衛連連長李大山等人一起遠渡重洋到了美國。

  三年後,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大陸,建立了新中國。國軍敗退台灣,羅天佑和周偉等中銳師將領也隨著撤到了台灣。

  此時張興漢在美國的事業已經是小有成就,通過特殊渠道關係,張興漢和自己的幾個老部下取得了聯絡。

  當得知張興漢在美國經商後,羅天佑、周偉、趙得勝等人紛紛舉家搬遷前往美國投奔張興漢去了。

  而蔣委員長得知張興漢隱居美國後,也不止一次的請求他回到台灣任職,甚至許以集團軍司令官的高官,不過都被張興漢婉拒了。

  二十年後,年紀六十的張興漢在美國的資產已經高達數百億美金,他和自己的幾個老部下在美國華爾街打出了一片商業新天地。

  2012年7月7日,南京抗日英烈館,一名年約四十多歲中年人捧著一副照片走進了英烈館。

  照片上的人身穿國軍中將軍裝,腰陪中正劍,胸前佩戴數枚青天白日勳章,顯得意氣風發,此人正是六十多年前的張興漢。

  —全書完。公元2012-4-23日中午、秋風起葉落與深圳家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