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在官兵們的怒吼中,接連有兩架鬼子飛機被先後擊中,拖著濃濃的黑煙滾落向了遠方。
剩下的十幾輛鬼子飛機見狀膽戰心驚,紛紛掉頭倉皇飛遁。
“國軍萬歲中銳團萬歲”城內的百姓們見狀紛紛高呼著動人心弦的口號從城內蜂擁而出,向張興漢和警衛連官兵們沖了過來。
PS:第二更到,昨天欠下的一千字,今天雙倍補償,求訂閱支持
第四卷:南京保衛戰 第151章:扞衛南京
第151章:扞衛南京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日軍飛機雖然依舊多次前來襲擾,但由於張興漢早有準備,除了準備的大量的輕重機槍外,還布置了防空觀察哨。
馬超俊也從城中抽調出了一批高射機槍加以防空。
七天的時間轉眼即過,在官兵們不分晝夜的努力下,五分之三的南京市民已經乘船渡過了長江到達了北岸。
而在這七天裡,堅守在吳福線等國防工事的前線部隊遭到了日軍的猛烈進攻,雖然傷亡慘重,但卻仍然堅守在陣地上,無一人擅自撤退或脫逃。
為了替自己的十幾個嫡系師保存一絲元氣,第八日,已經飛赴廬山的蔣委員長向前線部隊下達了向南京、鎮江、蕪湖方向撤退的命令。
同時,任命張興漢為南京衛戍司令官,率部堅守南京外圍陣地。
下關碼頭,張興漢看著手中的委任狀,神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這一刻他感覺自己肩膀上的責任足有千萬斤之重,但是身為一個頂天立足男人,無論這份責任有多重 他也要咬緊牙關將它頂住
看著還在緩緩渡江的南京市民們,張興漢露出了一絲淡然的笑容,只要這些無辜百姓能夠安全撤離,他張興漢何惜一死?中銳團全體官兵又何惜一死呢?
值此國家有難,民族危亡之秋,當兵的不上誰上?作為軍人、作為一條有血有肉的漢子有些責任就必須去勇敢承擔。
有了決斷,張興漢當即向旁邊正在親自指揮百姓渡江的馬超俊道:“馬市長,我前線部隊已經開始了撤退計劃,卑職奉命要率部堅守南京,這裡就交給您了,我要帶部隊去前線了。”
“嗯張團長保重”馬超俊聞言頓時肅然起敬點頭道。
張興漢沒有說話,而是啪地挺身立正向馬超俊敬了一記軍禮,旋即轉身帶著警衛連大步離去。
目送張興漢和警衛連官兵們的背影逐漸遠去,馬超俊神情微動最終舉起了右手想那些慷慨赴死的忠勇愛國志士敬了一記標準的軍禮。
……………..
白崇禧指定的撤退計劃是,太湖西岸的國軍部隊除少數部隊擔任阻擊外,主力向蕪湖、當塗等地撤退,從上述地區西渡長江,待主力部隊成功撤離後,擔任阻擊的部隊可向黃山一帶撤退。
蘇州、常熟、江陰、無錫等地的國軍主力留下必要阻擊部隊後,一部自鎮江渡江北撤,主力則是要撤向南京,經南京渡江北上。
而張興漢和他的中銳團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撤到南京方向前線部隊斷後,阻擊日軍的追擊,從而以保證南京剩餘市民和主力部隊順利撤至北岸。
中華門,中銳團駐地。
中華門的城牆上,城內的大街上盡皆站滿了全副武裝的中銳團官兵,張興漢在副團長羅天佑、參謀長周偉等人的簇擁下大步來到了隊伍面前。
站在隊伍前,一股淒涼的悲壯感從張興漢心底油然而生,他平時嚴肅的目光此刻變得比往常要隨和的多,隨著張興漢的目光所到之處,所有官兵無不昂首挺身。
他要多看看這些鮮活的生命,要多看看自己的部下們,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讓心疼的面孔,張興漢鼻頭一酸幾欲落淚。
面前的這些熱血青年們個個都是風華正茂之際,還未來得及享受充滿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人生,就要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了。
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卻就要匆匆謝幕了,到了此時張興漢這個特種兵出身的職業軍人開始痛恨戰爭,更加痛恨發動這場戰爭的侵略者們。
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將會有多少爹娘痛失愛子?會有多少妻子孩童從此變成孤兒寡母?
但是誠如蔣委員長戰前所發表的抗戰聲明一文中所言,戰爭即開,為了維護中華民族尊嚴,維護千百年來祖宗先民遺留給我們的歷史責任。
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全國國民亦必須嚴肅沉著,準備自衛。在此安危絕續之交,唯賴舉國一致同心協力,縱然拼盡民族生命也決不做絲毫妥協,抗戰到底
張興漢環視了一眼在場的官兵們,旋即朗聲道:“弟兄們,前線危急,南京危急,鄙人臨危受命,將率領你們守衛南京,守衛國父陵寢,此戰九死一生,不是敵死就是我亡。”
張興漢說此一頓,又道:“先前委座曾經給我一個撤到後方整補的機會,但是被我拒絕了誰都知道撤到後方我們固然可以安然無恙,升官發財,但是作為軍人眼見國都淪喪,同胞塗炭,大家捫心自問豈能無愧於心?我們中銳團號稱國軍第一精銳團,拿的是全薪,別的部隊拿的都是國難薪,其他兄弟部隊都在前線浴血奮戰,而我們又豈能落於人後?”
剩下的十幾輛鬼子飛機見狀膽戰心驚,紛紛掉頭倉皇飛遁。
“國軍萬歲中銳團萬歲”城內的百姓們見狀紛紛高呼著動人心弦的口號從城內蜂擁而出,向張興漢和警衛連官兵們沖了過來。
PS:第二更到,昨天欠下的一千字,今天雙倍補償,求訂閱支持
第四卷:南京保衛戰 第151章:扞衛南京
第151章:扞衛南京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日軍飛機雖然依舊多次前來襲擾,但由於張興漢早有準備,除了準備的大量的輕重機槍外,還布置了防空觀察哨。
馬超俊也從城中抽調出了一批高射機槍加以防空。
七天的時間轉眼即過,在官兵們不分晝夜的努力下,五分之三的南京市民已經乘船渡過了長江到達了北岸。
而在這七天裡,堅守在吳福線等國防工事的前線部隊遭到了日軍的猛烈進攻,雖然傷亡慘重,但卻仍然堅守在陣地上,無一人擅自撤退或脫逃。
為了替自己的十幾個嫡系師保存一絲元氣,第八日,已經飛赴廬山的蔣委員長向前線部隊下達了向南京、鎮江、蕪湖方向撤退的命令。
同時,任命張興漢為南京衛戍司令官,率部堅守南京外圍陣地。
下關碼頭,張興漢看著手中的委任狀,神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這一刻他感覺自己肩膀上的責任足有千萬斤之重,但是身為一個頂天立足男人,無論這份責任有多重 他也要咬緊牙關將它頂住
看著還在緩緩渡江的南京市民們,張興漢露出了一絲淡然的笑容,只要這些無辜百姓能夠安全撤離,他張興漢何惜一死?中銳團全體官兵又何惜一死呢?
值此國家有難,民族危亡之秋,當兵的不上誰上?作為軍人、作為一條有血有肉的漢子有些責任就必須去勇敢承擔。
有了決斷,張興漢當即向旁邊正在親自指揮百姓渡江的馬超俊道:“馬市長,我前線部隊已經開始了撤退計劃,卑職奉命要率部堅守南京,這裡就交給您了,我要帶部隊去前線了。”
“嗯張團長保重”馬超俊聞言頓時肅然起敬點頭道。
張興漢沒有說話,而是啪地挺身立正向馬超俊敬了一記軍禮,旋即轉身帶著警衛連大步離去。
目送張興漢和警衛連官兵們的背影逐漸遠去,馬超俊神情微動最終舉起了右手想那些慷慨赴死的忠勇愛國志士敬了一記標準的軍禮。
……………..
白崇禧指定的撤退計劃是,太湖西岸的國軍部隊除少數部隊擔任阻擊外,主力向蕪湖、當塗等地撤退,從上述地區西渡長江,待主力部隊成功撤離後,擔任阻擊的部隊可向黃山一帶撤退。
蘇州、常熟、江陰、無錫等地的國軍主力留下必要阻擊部隊後,一部自鎮江渡江北撤,主力則是要撤向南京,經南京渡江北上。
而張興漢和他的中銳團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撤到南京方向前線部隊斷後,阻擊日軍的追擊,從而以保證南京剩餘市民和主力部隊順利撤至北岸。
中華門,中銳團駐地。
中華門的城牆上,城內的大街上盡皆站滿了全副武裝的中銳團官兵,張興漢在副團長羅天佑、參謀長周偉等人的簇擁下大步來到了隊伍面前。
站在隊伍前,一股淒涼的悲壯感從張興漢心底油然而生,他平時嚴肅的目光此刻變得比往常要隨和的多,隨著張興漢的目光所到之處,所有官兵無不昂首挺身。
他要多看看這些鮮活的生命,要多看看自己的部下們,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讓心疼的面孔,張興漢鼻頭一酸幾欲落淚。
面前的這些熱血青年們個個都是風華正茂之際,還未來得及享受充滿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人生,就要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了。
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卻就要匆匆謝幕了,到了此時張興漢這個特種兵出身的職業軍人開始痛恨戰爭,更加痛恨發動這場戰爭的侵略者們。
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將會有多少爹娘痛失愛子?會有多少妻子孩童從此變成孤兒寡母?
但是誠如蔣委員長戰前所發表的抗戰聲明一文中所言,戰爭即開,為了維護中華民族尊嚴,維護千百年來祖宗先民遺留給我們的歷史責任。
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全國國民亦必須嚴肅沉著,準備自衛。在此安危絕續之交,唯賴舉國一致同心協力,縱然拼盡民族生命也決不做絲毫妥協,抗戰到底
張興漢環視了一眼在場的官兵們,旋即朗聲道:“弟兄們,前線危急,南京危急,鄙人臨危受命,將率領你們守衛南京,守衛國父陵寢,此戰九死一生,不是敵死就是我亡。”
張興漢說此一頓,又道:“先前委座曾經給我一個撤到後方整補的機會,但是被我拒絕了誰都知道撤到後方我們固然可以安然無恙,升官發財,但是作為軍人眼見國都淪喪,同胞塗炭,大家捫心自問豈能無愧於心?我們中銳團號稱國軍第一精銳團,拿的是全薪,別的部隊拿的都是國難薪,其他兄弟部隊都在前線浴血奮戰,而我們又豈能落於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