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容地說:“其實連我也沒能馬上理解他的話意。你提到北大附中一個小女孩,那

  是我的孫女兒,這會兒正在隔壁玩電腦,她向我轉述了林達對學生做的最後一次

  報告,在那之後,我才揣摩到林達這些話的真正含意。我說你們的知識層面太低,

  其實,和林達的智慧相比,我也是低層面的人哪。”

  兩名調查人員急切地盯著他,等他說出最後的答案。

  公姬教授的孫女兒此刻正趴在電腦屏幕前,這是爺爺剛剛為她購置的電腦。

  一根纜線把她併入了網絡,併入無窮、無限和無涯。光纜就像是一條漫長的、狹

  窄的、絕對黑暗的隧道,她永遠不可能穿越它,永遠不可能盡睹隧道後的大千世

  界。她在屏幕上看到的,只是“網絡”願意向她開放的、她的智力能夠理解的東

  西。但她仍在狂熱地探索著,以期能看到隧道中偶然一現的閃光。

  林達在台上盯著她,林達盯著每一個年青的聽眾,他的目光憂鬱而平靜。這

  會兒沒人知道他即將去拜訪死神,以後恐怕也沒人理解他這次報告的動機。林達

  想起了創立“群論”的那位年青的法國數學家伽羅瓦,他一生坎坷,有關“群論”

  的論文多次被法國科學院退稿——那時世界上還沒有一個數學家能理解它。後來

  他愛上一個不愛他的女人,為此陷入一場決鬥。決鬥的前夜他通霄未眠,急急地

  寫出了群論的要點,至今,在那些珍貴的草稿上,還能觸摸到他死前的焦灼。草

  稿的空白處了草地寫著:來不及了,沒有時間了。來不及了,時間不夠了。

  在即將捨棄生命時,他還沒有忘懷對科學的探索嗎?也許,伽羅瓦和他才能

  互相理解。

  林達告訴年輕的聽眾,蜜蜂早就具備了向高等文明進化的三個條件:群居生

  活、勞動和語言(形體語言)。相比人類,它們甚至還有一個遠為有利的條件:

  時間。在數億年前,它們已經建立了有效的蜜蜂社會。

  但蜜蜂的進化早就終結了,終結於一個很低的層面上(相對於人類文明而言)。

  為什麼?生物學家說,只有一個原因,它們的腦容量太小,它們不具備向高等智

  力發展的物質基礎。如此說來,我們真該為自己14 00 克的大腦慶幸──可是孩

  子們啊,你們想沒想過,1400克的大腦很可能也有它的極限?人類智力也可能終

  結於某個高度?

  沒有人向小女孩轉述林達的遺言:不要喚醒蜜蜂。

  類人10資料之十:《生態動力學》20世紀末期,一些科學家提出“生態動力

  學”假說,他們認為,生物的進化是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背向而馳的。

  按照熵增定律,宇宙在不可逆轉地日益走向無序;而生物進化卻是高度有序化、

  組織化和複雜化的逆向過程。

  生物進化得以實現的先決條件是能量流的存在,換句話說,生物機體的進化

  伴隨大量的能耗,伴隨著其環境的無序化。這是不能豁免的代價。而且,這種逆

  勢而行的複雜系統終究是脆弱的,是不穩定的。你可以把積木一塊一塊壘起來,

  加高再加高。但總有一次,當你把最後一塊積木搭上去時,這個不穩定的結構會

  譁然崩解。同樣,當生物演化到某種程度時必然會失控和崩潰,越是高度進化的

  生物,其崩潰周期就越短。恐龍的滅絕與其說是外因,不如說是內因(複雜化和

  高度特化的器官無法適應外界變化)所造成的。非常遺憾——我們真不忍心指出

  這一點——這條規律同樣適用於人類。

  不要幻想人類的智力和人類的科學技術能夠避免人類生態動力學的崩潰。要

  知道,科學和智慧,它們本身也是逆勢而行的複雜系統啊。

  十、兩個謎底何不疑已退休30年了,30年的閒散早已磨蝕了他的鋒芒,不過,

  知道兒子面臨危險之後,他渾身的弦立即崩緊了。

  何不疑一生作了兩件大事,第一是參與了人工DNA 的研究,親歷了那些震撼

  世界、震撼歷史的過程:無生命的原子在科學家的擺弄下被注入生命力,最終變

  成類人工廠流水線上的嬰兒。科學家永遠取代了上帝。

  這種睥睨萬古的感覺是別人體會不到的。另一件事則幾乎是對上的一件事的

  反叛,50歲那年他以2 號工廠老總的身份偷出了一個具有自然指紋的B 型人嬰兒,

  恐怕這是迄今為止全世界唯一的一例。

  他和妻子十分喜愛這位十斗兒,甚至放棄了親生子,把全部親情貫注到劍鳴

  身上。現在危險已經來到劍鳴身邊,他當然要保護他。昨夜他一直在調查,搜集,

  找到了那篇關於RB雅君被銷毀的案件報導,知道她的男人叫齊洪德剛,一位頗有

  造詣的電腦工程師。他又設法進入德剛的個人電腦,瀏覽了那人所搜集的有關劍

  鳴的資料。總的說事情還不是太糟,看來德剛並不想用匕首或毒藥來復仇,他是

  想找出兒子個人歷史上的把柄。但兒子這一生只有那一個“把柄”,這個把柄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