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主席先生,各位尊敬的代表,我想先就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情況做一點概述。”
這“一點概述”如果是從某些代表嘴裡說出來,那在場各位大概就會暗暗叫苦了。不過大家都知道,水星人一向都是有一說一。
“這艘被稱作‘羅摩’的巨型太空飛船,或者說是人造小行星,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被偵測到了,彼時它遠在木星軌道之外。最開始,人們都認為那是個天然星體,其軌道是一條雙曲線,沿著這條軌道,它將繞過太陽,繼續飛往群星。
“人們發現其真實面目後,太陽系勘探局的飛船‘奮進’號奉命與之相會。諾頓船長和他的船員們十分高效地完成了這項獨一無二的任務,我想我們都該為此向他們表示祝賀。
“起先,大家都以為羅摩裡面沒有生命——經歷了幾十萬年的冰封,其中的生命根本不可能復甦。從嚴格的生物學角度來講,這樣說也許直到現在都沒錯。有關專家們一致認為,任何複雜生命形式的活體器官在假死狀態下頂多只能存活區區幾個世紀。即使是在絕對零度下,殘餘的量子效應最終還是會抹去太多復甦所必需的細胞信息。因此,雖然羅摩在考古學方面擁有無比重要的意義,但它並不存在大的宇宙政治難題。
“現在來看,這種看法顯然太天真了,儘管從一開始就有人指出,羅摩直直地飛向太陽,不可能僅僅是個偶然。
“即便如此,還是可能有人爭辯——也的確有人爭辯——說羅摩不過是一個失敗了的實驗。這種觀點認為,羅摩已經抵達事先設定的目標,但是控制羅摩的智慧生命卻沒有活下來。這種看法同樣非常頭腦簡單,它顯然低估了我們所要應對的生命體。
“我們所沒有考慮的,是非生物形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佩雷拉博士的理論可信度很高,它與所有事實都很契合。如果我們接受這一理論,那麼,我們在羅摩內部所觀察到的生物,在不久前其實都還並不存在。它們的原型,或者說模板,都儲存在某種中央信息存儲區域裡,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用現成的原材料將它們製造出來——可以想見,原材料就在柱面海的金屬有機物濃湯里。這種技術仍然遠在我們自身的製造能力之上,但是在理論上沒有任何說不通的地方。我們都知道,不同於生命體,固態電路可以無限期地存儲信息,而不會產生丟失。
“所以羅摩正處在全面運轉的狀態,正在實現其建造者——不管他們是誰——的目標。從我們的視角來看,羅摩人本身不論是全都死去上百萬年了,還是他們也會被重新製造出來,並且隨時可能加入他們的僕人當中,這些都不重要。不論有沒有羅摩人,他們的意志一直都在逐漸實現——並將繼續被實現。
“已經有證據顯示,羅摩的推進系統仍然在運轉。要不了幾天,它們就會抵達近日點,根據常理推斷,到了那裡它將進行某種大的變軌動作。因此,我們很快就會有一顆新的行星——這顆行星將在我方政府享有管轄權的太陽系空間內運轉。不然的話,它當然也可以做進一步變軌動作,最終在任意距離上占據一條最終軌道。它甚至可以變成一顆主要行星——例如地球——的衛星……
“因此,各位代表,我們正面臨著各種可能性,其中有一些還非常嚴峻。如果繼續假裝這些生物必定是友善的、無論如何都不會妨礙我們,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既然他們來到我們的太陽系,那他們就一定有所求。即使他們只想要科學知識——想一想這樣的知識可以被用來幹什麼……
“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是一種領先我們幾百年——也許幾千年——的技術,以及一種無論如何都無法與之接觸的文化。我們一直在根據諾頓船長傳回來的畫面研究羅摩內那些生物機器人——生機人——的行為,現在已經得出了一些結論,我們打算向各位公布。
“水星上沒有任何可供觀察的本土生命形式,這可算是我們的不幸。不過,我們擁有地球生命的完整記錄,並且從中發現了一種與羅摩驚人相似的生命形式。
“那就是白蟻群。和羅摩一樣,白蟻巢同樣是一個被製造出來的世界,其環境也受到控制。和羅摩一樣,白蟻群的不同分工依靠一系列特化的生物機器——有工人、建造者、農民——戰士。雖然我們不知道羅摩有沒有蟻后,但我猜想那座被稱作紐約的島嶼就承擔著類似的功能。
“要把這種類比推廣得太遠顯然就太荒唐了,在很多方面也並不成立。但是我之所以要這樣說,有以下原因。
“人類和白蟻之間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和理解?如果彼此沒有利益衝突,大家還可以相安無事。可是一旦一方需要另一方的領地或者資源,那就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了。
“幸虧我們的技術和智力,只要下定決心,我們每次都能打勝仗。可是有時候勝利來得並不容易,有些人堅信,從長遠來看,最終的勝利興許屬於白蟻……
“記住這一點,再想一想羅摩可能——我沒有說一定——會帶給人類文明的可怕威脅。萬一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我們已經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加以防備?一點兒都沒有。我們不過是空談、猜測,寫了些學識淵博的論文。
這“一點概述”如果是從某些代表嘴裡說出來,那在場各位大概就會暗暗叫苦了。不過大家都知道,水星人一向都是有一說一。
“這艘被稱作‘羅摩’的巨型太空飛船,或者說是人造小行星,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被偵測到了,彼時它遠在木星軌道之外。最開始,人們都認為那是個天然星體,其軌道是一條雙曲線,沿著這條軌道,它將繞過太陽,繼續飛往群星。
“人們發現其真實面目後,太陽系勘探局的飛船‘奮進’號奉命與之相會。諾頓船長和他的船員們十分高效地完成了這項獨一無二的任務,我想我們都該為此向他們表示祝賀。
“起先,大家都以為羅摩裡面沒有生命——經歷了幾十萬年的冰封,其中的生命根本不可能復甦。從嚴格的生物學角度來講,這樣說也許直到現在都沒錯。有關專家們一致認為,任何複雜生命形式的活體器官在假死狀態下頂多只能存活區區幾個世紀。即使是在絕對零度下,殘餘的量子效應最終還是會抹去太多復甦所必需的細胞信息。因此,雖然羅摩在考古學方面擁有無比重要的意義,但它並不存在大的宇宙政治難題。
“現在來看,這種看法顯然太天真了,儘管從一開始就有人指出,羅摩直直地飛向太陽,不可能僅僅是個偶然。
“即便如此,還是可能有人爭辯——也的確有人爭辯——說羅摩不過是一個失敗了的實驗。這種觀點認為,羅摩已經抵達事先設定的目標,但是控制羅摩的智慧生命卻沒有活下來。這種看法同樣非常頭腦簡單,它顯然低估了我們所要應對的生命體。
“我們所沒有考慮的,是非生物形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佩雷拉博士的理論可信度很高,它與所有事實都很契合。如果我們接受這一理論,那麼,我們在羅摩內部所觀察到的生物,在不久前其實都還並不存在。它們的原型,或者說模板,都儲存在某種中央信息存儲區域裡,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用現成的原材料將它們製造出來——可以想見,原材料就在柱面海的金屬有機物濃湯里。這種技術仍然遠在我們自身的製造能力之上,但是在理論上沒有任何說不通的地方。我們都知道,不同於生命體,固態電路可以無限期地存儲信息,而不會產生丟失。
“所以羅摩正處在全面運轉的狀態,正在實現其建造者——不管他們是誰——的目標。從我們的視角來看,羅摩人本身不論是全都死去上百萬年了,還是他們也會被重新製造出來,並且隨時可能加入他們的僕人當中,這些都不重要。不論有沒有羅摩人,他們的意志一直都在逐漸實現——並將繼續被實現。
“已經有證據顯示,羅摩的推進系統仍然在運轉。要不了幾天,它們就會抵達近日點,根據常理推斷,到了那裡它將進行某種大的變軌動作。因此,我們很快就會有一顆新的行星——這顆行星將在我方政府享有管轄權的太陽系空間內運轉。不然的話,它當然也可以做進一步變軌動作,最終在任意距離上占據一條最終軌道。它甚至可以變成一顆主要行星——例如地球——的衛星……
“因此,各位代表,我們正面臨著各種可能性,其中有一些還非常嚴峻。如果繼續假裝這些生物必定是友善的、無論如何都不會妨礙我們,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既然他們來到我們的太陽系,那他們就一定有所求。即使他們只想要科學知識——想一想這樣的知識可以被用來幹什麼……
“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是一種領先我們幾百年——也許幾千年——的技術,以及一種無論如何都無法與之接觸的文化。我們一直在根據諾頓船長傳回來的畫面研究羅摩內那些生物機器人——生機人——的行為,現在已經得出了一些結論,我們打算向各位公布。
“水星上沒有任何可供觀察的本土生命形式,這可算是我們的不幸。不過,我們擁有地球生命的完整記錄,並且從中發現了一種與羅摩驚人相似的生命形式。
“那就是白蟻群。和羅摩一樣,白蟻巢同樣是一個被製造出來的世界,其環境也受到控制。和羅摩一樣,白蟻群的不同分工依靠一系列特化的生物機器——有工人、建造者、農民——戰士。雖然我們不知道羅摩有沒有蟻后,但我猜想那座被稱作紐約的島嶼就承擔著類似的功能。
“要把這種類比推廣得太遠顯然就太荒唐了,在很多方面也並不成立。但是我之所以要這樣說,有以下原因。
“人類和白蟻之間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和理解?如果彼此沒有利益衝突,大家還可以相安無事。可是一旦一方需要另一方的領地或者資源,那就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了。
“幸虧我們的技術和智力,只要下定決心,我們每次都能打勝仗。可是有時候勝利來得並不容易,有些人堅信,從長遠來看,最終的勝利興許屬於白蟻……
“記住這一點,再想一想羅摩可能——我沒有說一定——會帶給人類文明的可怕威脅。萬一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我們已經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加以防備?一點兒都沒有。我們不過是空談、猜測,寫了些學識淵博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