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不知道它會怎樣爬這些台階?”蘿拉興致勃勃地說。她的問題很快有了答案,那蜘蛛根本沒去管台階,而是直接衝上弧形緩坡,速度一點兒都沒有減。
“中軸區指揮台,”諾頓說,“你們可能馬上就會有客人了——看看阿爾法扶梯的第六層。還有,多謝你們一直努力關照我們。”
對方花了一分鐘才品出諾頓的話裡有話,中軸區的觀察員這才吭哧吭哧地道歉。
“呃——頭兒,你跟我說了位置,我這才看見有個東西。可那是個啥?”
“你猜的跟我一樣,”諾頓回答,同時按下“全體警報”的按鈕,“阿爾法營地呼叫全體人員。剛才有個生物造訪過營地。那生物長得像個三條腿的蜘蛛,腿很細,高有兩米,身子很小,呈球形,動作迅捷,以旋轉的方式前進。看起來雖然無害,卻十分好奇。這東西有可能在你注意到它之前就溜到你身邊了。請大家注意。”
第一個回復來自東邊十五公里外的倫敦。
“一切正常,頭兒。”
西邊同樣距離的羅馬也回話了,聽起來像是睡意沉沉。
“這兒也一樣,頭兒。啊,稍等……”
“怎麼了?”
“一分鐘前我把鋼筆放下——現在丟了!什麼——哦!”
“說有用的!”
“你不會相信的,頭兒。我剛才正在做筆記——你知道我喜歡寫東西,而且做筆記不會打攪到別人——我用的是最喜歡的原子筆,有兩百年歷史了——那個,現在它躺在地上,在五米開外!我撿起筆了——謝天謝地——沒壞。”
“那你估計原子筆是怎麼到那兒的?”
“呃——我可能打了一分鐘的瞌睡。這一天可真累。”
諾頓嘆了口氣,不過忍住沒有發表評論;他們人手太少了,而且要在極短時間內探索整個世界。熱情並不是總能戰勝疲憊,他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在冒不必要的風險。也許他不該把船員分成這樣的小隊,讓他們探查如此廣闊的區域。可他一直知道時間正在飛速流逝,而在他們周圍還有太多秘密有待探究。他越來越確信,很快就會有大事發生,而他們將不得不提早撤離,甚至不能等到羅摩抵達近日點——到那時,羅摩必將調整自己的軌道。
“中軸區、羅馬、倫敦——所有人,都聽好了,”他說,“我要你們整個晚上每過半小時匯報一次。我們必須假設從現在起,咱們隨時都會來客人。其中有些傢伙可能有危險,不過咱們無論如何都要避免發生意外。你們都知道與此相關的條例。”
這話一點兒不假。這是他們訓練內容的一部分——不過也許他們當中誰也不曾真的相信,這種一向都是紙上談兵的“與外星生命直接接觸”的情況會在他們有生之年出現——更別說還被他們趕上了。
訓練是一回事,現實情況是另一回事。何況誰也說不準,萬一事態緊急,人類謀求自保的古老本能會不會又占了上風。不過,對在羅摩內遇到的每一個生物個體都保持警惕還是有必要的,這種警惕應當一直保持到他們離開羅摩——甚至延續到離開以後。
諾頓船長可不希望自己作為發動星際戰爭第一人而載入史冊。
幾個小時過後,平原上出現了幾百隻蜘蛛。透過望遠鏡,可以看見南岸大陸上同樣遍地蜘蛛——不過看樣子,紐約島上卻沒有。
這些蜘蛛不再理睬探險隊員們,又過了一陣子,探險隊員也不再去理它們——儘管諾頓還是時不時地發現醫務官的眼睛裡閃著凶光。他知道,要是哪只蜘蛛遭遇不幸,那她心裡準會樂開花。但諾頓絕不允許她為了科學而刻意作這種安排。
實際上,蜘蛛不可能具備智力——它們的身體太小了,裝不下類似大腦的東西,而且實際上也很難看出它在哪裡儲存運動所需的能量。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它們的行為都帶有目的性,而且協調一致;它們雖然好像到處都是,卻從不重複拜訪同一個地方。諾頓常常有一種感覺:它們正在搜尋某種東西。不管那東西是什麼,這些蜘蛛似乎都還一無所獲。
它們全都向中軸區攀爬,並且一直無視那三道巨大的扶梯。即便是在接近零重力的條件下,攀爬近乎垂直的內壁仍屬難事,目前尚不清楚蜘蛛們是如何做到的。蘿拉估計蜘蛛身上帶有吸盤。
然後,讓蘿拉喜不自勝的是,她得到了她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標本。中軸區指揮台報告說,有一隻蜘蛛從垂直的羅摩內壁上掉下來,落在第一層平台上,再也沒起來,不知是死了還是殘廢了。蘿拉從平原爬了上去,用時之短,成為一項再也無人打破的紀錄。
上到平台後,她發現雖然撞擊速度很低,這個生物還是三條腿全斷了。它的眼睛雖然還睜著,卻對外界的試探毫無反應。蘿拉心想,就算是一具新鮮的人類屍體都比這有活氣。她帶著自己的戰利品一返回“奮進”號,就著手進行解剖工作。
蜘蛛非常脆弱,不用蘿拉動手,自己就差不多七零八落了。她先弄斷蜘蛛的腿,然後開始對付羸弱的外殼。外殼沿著三道大圓環開裂,像剝了皮的橙子一樣展開。
“中軸區指揮台,”諾頓說,“你們可能馬上就會有客人了——看看阿爾法扶梯的第六層。還有,多謝你們一直努力關照我們。”
對方花了一分鐘才品出諾頓的話裡有話,中軸區的觀察員這才吭哧吭哧地道歉。
“呃——頭兒,你跟我說了位置,我這才看見有個東西。可那是個啥?”
“你猜的跟我一樣,”諾頓回答,同時按下“全體警報”的按鈕,“阿爾法營地呼叫全體人員。剛才有個生物造訪過營地。那生物長得像個三條腿的蜘蛛,腿很細,高有兩米,身子很小,呈球形,動作迅捷,以旋轉的方式前進。看起來雖然無害,卻十分好奇。這東西有可能在你注意到它之前就溜到你身邊了。請大家注意。”
第一個回復來自東邊十五公里外的倫敦。
“一切正常,頭兒。”
西邊同樣距離的羅馬也回話了,聽起來像是睡意沉沉。
“這兒也一樣,頭兒。啊,稍等……”
“怎麼了?”
“一分鐘前我把鋼筆放下——現在丟了!什麼——哦!”
“說有用的!”
“你不會相信的,頭兒。我剛才正在做筆記——你知道我喜歡寫東西,而且做筆記不會打攪到別人——我用的是最喜歡的原子筆,有兩百年歷史了——那個,現在它躺在地上,在五米開外!我撿起筆了——謝天謝地——沒壞。”
“那你估計原子筆是怎麼到那兒的?”
“呃——我可能打了一分鐘的瞌睡。這一天可真累。”
諾頓嘆了口氣,不過忍住沒有發表評論;他們人手太少了,而且要在極短時間內探索整個世界。熱情並不是總能戰勝疲憊,他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在冒不必要的風險。也許他不該把船員分成這樣的小隊,讓他們探查如此廣闊的區域。可他一直知道時間正在飛速流逝,而在他們周圍還有太多秘密有待探究。他越來越確信,很快就會有大事發生,而他們將不得不提早撤離,甚至不能等到羅摩抵達近日點——到那時,羅摩必將調整自己的軌道。
“中軸區、羅馬、倫敦——所有人,都聽好了,”他說,“我要你們整個晚上每過半小時匯報一次。我們必須假設從現在起,咱們隨時都會來客人。其中有些傢伙可能有危險,不過咱們無論如何都要避免發生意外。你們都知道與此相關的條例。”
這話一點兒不假。這是他們訓練內容的一部分——不過也許他們當中誰也不曾真的相信,這種一向都是紙上談兵的“與外星生命直接接觸”的情況會在他們有生之年出現——更別說還被他們趕上了。
訓練是一回事,現實情況是另一回事。何況誰也說不準,萬一事態緊急,人類謀求自保的古老本能會不會又占了上風。不過,對在羅摩內遇到的每一個生物個體都保持警惕還是有必要的,這種警惕應當一直保持到他們離開羅摩——甚至延續到離開以後。
諾頓船長可不希望自己作為發動星際戰爭第一人而載入史冊。
幾個小時過後,平原上出現了幾百隻蜘蛛。透過望遠鏡,可以看見南岸大陸上同樣遍地蜘蛛——不過看樣子,紐約島上卻沒有。
這些蜘蛛不再理睬探險隊員們,又過了一陣子,探險隊員也不再去理它們——儘管諾頓還是時不時地發現醫務官的眼睛裡閃著凶光。他知道,要是哪只蜘蛛遭遇不幸,那她心裡準會樂開花。但諾頓絕不允許她為了科學而刻意作這種安排。
實際上,蜘蛛不可能具備智力——它們的身體太小了,裝不下類似大腦的東西,而且實際上也很難看出它在哪裡儲存運動所需的能量。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它們的行為都帶有目的性,而且協調一致;它們雖然好像到處都是,卻從不重複拜訪同一個地方。諾頓常常有一種感覺:它們正在搜尋某種東西。不管那東西是什麼,這些蜘蛛似乎都還一無所獲。
它們全都向中軸區攀爬,並且一直無視那三道巨大的扶梯。即便是在接近零重力的條件下,攀爬近乎垂直的內壁仍屬難事,目前尚不清楚蜘蛛們是如何做到的。蘿拉估計蜘蛛身上帶有吸盤。
然後,讓蘿拉喜不自勝的是,她得到了她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標本。中軸區指揮台報告說,有一隻蜘蛛從垂直的羅摩內壁上掉下來,落在第一層平台上,再也沒起來,不知是死了還是殘廢了。蘿拉從平原爬了上去,用時之短,成為一項再也無人打破的紀錄。
上到平台後,她發現雖然撞擊速度很低,這個生物還是三條腿全斷了。它的眼睛雖然還睜著,卻對外界的試探毫無反應。蘿拉心想,就算是一具新鮮的人類屍體都比這有活氣。她帶著自己的戰利品一返回“奮進”號,就著手進行解剖工作。
蜘蛛非常脆弱,不用蘿拉動手,自己就差不多七零八落了。她先弄斷蜘蛛的腿,然後開始對付羸弱的外殼。外殼沿著三道大圓環開裂,像剝了皮的橙子一樣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