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唉……”

  在妻子的哀嘆聲中,穆之已經大踏步走出門去了。

  天色逐漸變亮,視野也漸漸開闊了起來。穆之走到田埂上,手搭涼棚向遠方望去——

  越過上百間低矮的平房,可以看見刺史府的雕樑畫棟。此刻,火勢基本上已經被撲滅了,有濃煙從院子裡向上升騰而起。

  百姓們仍然不敢出門,有不少人打開窗戶的一條小縫,露出一隻眼睛向外窺探,個個驚魂未定。

  這時,從大路上有一騎快馬飛奔而來,向穆之家的方向跑去,看見穆之,馬上那人用力勒韁,坐騎長嘶一聲,踏著泥地轉了半個圈子。

  “請問先生可是劉道民?”

  路上也只有穆之一人,而且形貌如此獨特,騎者便作出了這樣的推測。

  “嗯——”

  穆之默默點頭。

  “請先生隨我同去拜見劉下邳,有要事相商!”

  然而,穆之依舊是那副冷冰冰的樣子,死板的面孔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令使者不禁大為困惑。

  他又複述了一邊剛才的話。

  穆之仍然沉默。但是,在他的心裡,卻像火山噴發般充滿了狂喜和活力。

  ——劉道民,劉道民,你要鎮靜下來!

  他拼命在心中說著。終於,他總算可以自由操縱自己的聲帶了:

  “你……先等一會兒。”

  穆之快步向家走去。

  “幹什麼呢?”

  使者不禁用手撓起了頭,呆呆地等著對方。

  不久之後,穆之又出現在路上,他扯爛了一件布裳,紮成綁腿,一副軍人的打扮。

  “走吧!”

  他對使者說著,此時已經完全恢復了平靜。

  大約在中午十一點左右,穆之來到了刺史府中。此時,義士和新加入的人們在府衙中川流不息,水泄不通,使者手腳並用開路,才終於把穆之帶到了劉裕面前。

  ——瘦得好像麻竿一樣。

  這是在場的劉裕、魏詠之、何無忌三人心裡同時產生的第一印象。

  “卿就是劉道民嗎?”

  “正是。”

  “有一件事,我想找卿商量一下。”

  劉裕目光炯炯地注視著穆之,緩緩說:

  “我等始舉大義,人手匱乏,十分艱難。現在急需一名軍吏,卿替我出出主意,看看有誰堪選?”

  穆之深深一揖到地,抬頭正色說:

  “貴府初建,萬事草創,作軍吏的非要有真才實學不可。當此倉卒之刻,似乎也沒有比在下更合適的人了!”

  “哈哈哈哈,好。”

  劉裕仰天笑了一陣,點點頭。

  “卿能自屈,我等大事可成!”

  隨即,劉裕便在座中簽發文書,任命穆之為府主簿。

  “那麼,請分給我五名會打算盤的助手,十名跑腿的下人。”

  穆之向劉裕請求,劉裕一一予以滿足。穆之便在府衙的一間側房裡設下辦公室,開始調度城中的錢糧物資;並立起木牌,讓新參加的人們來此報到,編組成隊。

  到了下午,劉毅、孟昶等人也從廣陵趕回。

  “大功告成了!”

  一進來,孟昶便臉色通紅地嚷著;劉毅則竭力表現出鎮定自若的神色,不過,還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幾分喜悅和倨傲。

  “哦!是怎麼成功的?”

  無忌問。

  孟昶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昨天我和道規到廣陵之後,勸說桓弘今天早開城門,大家一同出獵。桓弘果然中計。早晨,盤龍的人馬如閃電般攻進桓弘府衙。對方還正在喝瘦肉粥,就被盤龍取下了首級。真是一場天衣無縫的大成功!大勝利!盤龍,你說是嗎?”

  劉毅的黑臉上掠過一絲自傲的笑容,點了點頭。

  “那真是恭喜二位了,成此大功,青、兗二州已悉數反正。接下來,就等京師的消息了。”   劉裕微笑著誇獎兩人。

  “對了。”

  劉毅不緊不慢地說,“我進門時,看見有很多人在側房裡出入,聽說是新任的主簿在辦公,不知道是哪位當此重任?”

  “東莞劉道民。”

  “是他?好像是個無名之輩吧。”

  劉毅不屑地笑了笑,“莫非真是軍中無人了?我看主簿的位子不如讓孟主簿來坐,豈非更合適一點?”

  “劉道民之才,無人能替。”

  劉裕淡淡地說。這句回答,不禁讓孟昶和劉毅都臉上變色。

  “哈哈……原來下邳如此看重劉道民。那麼,在下也真想見識一下那位先生到底有何高才了。”

  劉毅板起臉孔,拉上孟昶一同向側房走去。

  “哎,不太好吧。”

  一邊走著,孟昶一邊小聲說。

  “哼,劉下邳剛奪取城池就重用無名小輩,結黨營私,不可不防!”

  劉毅冷笑著說,“如果那個劉道民是個吃白飯的傢伙,就讓他滾蛋,由老兄來掌管主簿。”

  兩人走到側房門前,向裡面看去。

  此時,那位竹竿般的劉穆之正斜著身子坐在榻上,面前的几案上擺滿了空白的黃紙白紙和送來的報告信箋。邊上站滿了人,有來報告情況的,有來等候吩咐的。穆之一邊聽人的匯報,一邊看信箋,一邊寫批示,一邊對助手下達命令。四件完全不同的事卻同時運作得井井有條。他的腦子仿佛能一心四用,辦事效率之快已經超出了凡人所能想像的速度。不,也只有“神速”這個詞能用來形容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