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對馬科斯而言,後一個問題是不需要他們來回答的,他只要分期分批地把黃金投放到國際市場上,就不會引起黃金價格的暴跌,也就不必擔心因為造成黃金市場混亂而給自己帶來麻煩。可是,他相當關心第一個問題。

  對這兩個問題,柯爾斯特可以不回答,但榮松必須回答,客觀地說,他對馬科斯夫婦的價值就體現在回答這些不可知的問題上。榮松很狡猾,他先選中了好回答的第二個問題,他說:這個問題不必擔心,總統可以先把這些黃金運出國,存到不同的銀行里去,時機成熟了再投入市場,就不會造成金價暴跌的情況;當然,最好先將黃金賣掉,這樣,運送起來就方便得多,也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

  可是,那第一個問題呢?榮松只好老老實實又狡猾兮兮地說:我是搞心靈感應的,對這些技術性的問題沒有關心過,這事還得由總統先生您自己去想辦法。

  馬科斯又看了看“證券商兼金融家”柯爾斯特,柯爾斯特見榮松亦言不知,便也大膽地說自己也不知道。

  這時,馬科斯自己說道:“我有一個朋友,也就是哥斯大黎加總統何塞·菲格羅,他曾向我提起過一個人,這個人名叫羅伯特·柯蒂斯。他說,羅伯特·柯蒂斯是一個探礦家和冶金學家,他發明了兩種很有意義的冶煉工藝,一種工藝是能從任何一種金礦里提取更多的黃金,另一種工藝則是能夠融化金條,改變其結構以便重新鑄成你想要的指紋印。”馬科斯說,如果我們有了柯蒂斯的幫助,我們就可以把所有山下奉文藏金澆鑄成新的金條——我們想要的指紋印的金條!讓那些經過重新鑄造的金條,看上去就像是本格特聯合礦或者該礦附近其他金礦出產的。本格特礦每年大約可以生產10萬盎司的黃金,這數目是小了一點,可這不要緊,我們可以多報一些,以此來掩蓋大量的日本戰利品進入市場。但是,柯蒂斯住在內華達州,來來往往很不方便,也容易引起人們的懷疑,假使能夠說服柯蒂斯把他的設備運到馬尼拉來,跟我們一起工作,再精明的人也不會猜疑到什麼了。

  馬科斯提出這個人來,是想讓榮松或者柯爾斯特主動跟柯蒂斯聯繫一一馬科斯當然不可能親自出面。柯爾斯特會意,自告奮勇去跟羅伯特·柯蒂斯聯繫。

  他馬上用宮內的電話跟內華達州的柯蒂斯通了電話。電話上,柯爾斯特不可能說得十分明白,但是柯蒂斯已經聽出來了,是要他跟他們合夥尋找並重新澆鑄山下奉文藏金。柯蒂斯暗中發笑,他覺得這一群人想發財都想瘋了,在這世上,哪有什麼山下奉文藏金?他寧願相信那只不過是想發財的人們編造出來的一個神話故事。

  見柯蒂斯態度冷淡,柯爾斯特便親自飛往內華達州,跟柯蒂斯當面交涉。

  柯蒂斯依然懷疑那是事實。柯爾斯特向他保證說,他們在馬科斯總統的地下儲藏室里見到了價值幾億美元的金條和其他寶物,其中還包括一尊重達一噸多的金佛像!柯蒂斯還是不信,但是,他受不了這麼刺激人的誘惑,也受不起這麼大的挑戰。

  他決定跟柯爾斯特一起到馬尼拉。

  來到馬尼拉之後,他受到了總統的接見。之後,榮松和柯爾斯特開誠布公地告訴柯蒂斯,客觀地說,柯蒂斯才是馬科斯最為需要的人,他們二人都是配品,但是,是他們給柯蒂斯找了這樣一個發財的機會,因此,他們要柯蒂斯答應,事成之後,他們也是合伙人之一。對此,柯蒂斯付之一笑。

  組建“萊伯隊”

  關於柯蒂斯其人,有這麼一點小資料:和很多尋寶人比起來,羅伯特·柯蒂斯只不過是一個童子軍而已。他一直在美國西部的沙漠和山區,以開銀行和做汽車推銷商為生,後來成為一家小型採礦和貴重金屬提煉公司的總裁。他在那群礦石癖和寶石搜集家之中十分活躍。這些人整天都在用金屬探測器尋找黃金,要不然就在夢中尋找南美黃金國埃爾多拉多或者錫沃拉的七座黃金城。當柯爾斯特第一次從馬拉卡南宮給他打電話時,柯蒂斯正陷入財政困境一一他的公司因為花錢購買他發明的工藝所需的設備而債台高築。作為政治上的保守派,柯蒂斯從右翼的約翰·伯奇協會富有的會員中借到了25萬美元。但是,他無力償還。正在他祈禱上帝幫忙時,參加尋找日本人戰時掠奪財富的工作,可以幫他解決財政危機的前景,似乎是上帝對他祈求的回答。柯蒂斯很嚴肅,富有才華,而且和其他工程師一樣,工作任務一定下來,就用最有效的方法一下子干到底。他又是浪漫的,因此在政治上和商業上都容易上當受騙。但是,他對於人性的了解足以使他知道應避免與聲名狼藉的人或計劃有什麼牽連,既然馬科斯是菲律賓總統,美國的右翼盟友,柯蒂斯認為這件事情在道德上不會有什麼問題,其實,除了這些,柯蒂斯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精細,不管走到哪裡,不管幹什麼工作,他都有作詳細記錄的習慣,同時,他又極為擅長擺弄各種電器,他把所有打給他的電話都無一例外地錄了下來,甚至與朋友面談也錄音。知道了這一點,我們才會理解,在以後的歲月中,也就是當他參與到對山下奉文藏金髮掘的過程中後,他何以會有長達數千頁的文字記錄和數百小時的錄音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