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洞子裡的珠寶,大多是從中國的滿洲搶來的,尤其是玉器。中國是一個盛產玉且玉器製作水平極高的國家,許多書中,都記載了他們的玉器製作工藝。大約在公元2世紀,中國有一個名叫葛洪的人,曾寫過一本書,名《抱仆子》,其中有“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的說法;其後的《太平御覽》也記載,有人在法陵盜掘古墓時,發現棺內有一毛髮雪白,面色身體如同活人的屍體,認為這是在屍體周圍放了幾十塊玉壁的緣故;中國的醫書《神農本草》也說,有人在臨死前服玉三斤,死後屍體三年色不變。他們甚至還說中國古代有個白氏國,人如白玉,國中不種五穀,居然靠種玉當飯吃,據說玉長成之後,經椎打磨成細屑,味道既肥又甜,客人來了以膏露浸玉屑製成的美酒招待,飲一升,可以醉上三年,並說那裡有靠吃玉活上一千歲的……這些美麗的傳說對今天的我們來說,當然只是“傳說”而已,但是,玉器的珍貴,卻也由此可見一斑。

  除黃金和珠寶之外,洞中還有一樣東西,這是一個奇妙的東西——一個空無一物的精緻的盒子!當時,懷亨拿起這個盒子,看了看,其質地並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而且,裡面什麼也沒有裝,就隨手將它扔在了一邊。

  就是這個東西,後來引起了一個人的高度重視,他決心研究這個東西,來破解有關山下奉文藏金的真正秘密……一個月之後,他們把所有的黃金和珠寶順利地運回了美國。

  從那以後,懷亨和他那些還活了下來的隊員們,再也沒有出現在菲律賓,他們暴富了,同時也退出了中央情報局的秘密小組。

  這一點,跟福光稔是致的。

  又一個骷髏迷陣

  福光稔第一次出擊就有收穫,這是毫無疑問的。

  他的收穫在碧瑤山中。

  與他的同胞丸山正雄比較起來,福光稔要聰明得多。他的聰明,是以他的科學精神為基礎的。他長時間地受到西式教育的影響,不會像丸山正雄那樣,把過多的精力花費在那些子虛烏有的神鬼之上。他雖然也聽說過血光噴灑的傳言,心裡也充溢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他不會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企望看到血光的近乎虛幻的想像上面,他認為即便當初那些菲律賓專家們真的看到了血光噴灑的場景,也僅僅是一種幻覺。任何人都有產生幻覺的時候,但是,幻覺畢竟不是事實本身。福光稔寧願進行實地考察,以自己的眼光去判斷寶物之所在。

  不知是運氣,還是他真的具有超越一般人的能力,總之,他成功了。

  他是在前山找到寶物的。

  與懷亨所帶的隊伍一樣,他也沒能找到藏寶點的正門,而是從側面挖進去。

  對洞內的知識,他要比懷亨豐富得多,他早就從日本有關人士那裡了解到了一些真實情況,給他提供這些清況的,大多是日本的一些高級官員,他們有的人對山下奉文藏金渴慕已久,但是,他們或是不大清楚這些玩意到底有沒有,或是不知數目究竟有多大,因為兒玉譽士夫回國後一再向政府表白,說自己以及前方的同僚當年都已把搶來的東西悉數交給了天皇陛下。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他們都隱隱約約地聽說山下奉文藏金的埋藏點相當隱密,有無數道機關,稍不留心,不僅得不到財寶,還有可能把性命搭上,因而不敢由自己貿然去挖,便索性把信息提供給福光稔,如果他能挖出金塊來,想來也不會忘記他們這些提供信息者的大恩大德。

  由於有了一些關於的洞內情形的知識,福光稔的心理準備要充分得多,不至於像懷亨那樣,一走一個陷餅,直到人都快死光時才得到寶物。

  不過,在進入骷髏陣之後,和懷亨一樣,福光稔的探險隊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但是,仍然和懷亨一樣,他們也最終得到了那些財寶。

  在那個洞子裡,有230多噸黃金,同時,也有一些玉器、翡翠以及別的珠寶。最讓福光稔愛不釋手的,是那條綠松石蛇型項鍊和那條扭繩型黃金手鐲。另一條蛇型項鍊裝在一個金質的盒子裡,取出來的時候,竟如一條鮮活的綠蛇,頭和尾巴都在不停地扭動;那條扭繩型黃金手鐲,產於公元前1世紀的英格蘭,很重,這樣的手鐲完全是為了顯示富有,不具備實用價值。

  當然,還是有一個空無一物的精緻的盒子,就放在那個黃金手鐲的旁邊……不過,福光稔並沒像懷亨一樣,將這個盒子扔掉,而是好壞不嫌地裝迸了自己的私囊。

  ……

  據說,福光稔回東京後,把黃金手鐲送給了一個不明身分的官員,那條蛇型項鍊,送給了他在沖繩的一個情婦。

  第七章 逃離死亡地帶

  在特異功能大師榮松的指點下,潛水員再次下水,僅僅幾分鐘時間,他們便全都浮出了水面——這一次,他們的確找到了“那智號”的殘骸。

  當年,除了那1000多名士兵,隨同這艘巡洋艦一齊沉入水底的,還有100噸黃金和難以數計的各式珍寶。

  在博尼法西奧城堡之下

  正當丸山正雄葬身大海、福光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小組的小分隊在布滿骷髏的地洞深處搏殺得血流成河的時候,馬科斯卻鑽了空子。他知道他們在幹什麼,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他知道,數目巨大的山下奉文藏金,他不可能一個人獨吞,必然要挪出一部分來,讓其他人去挖掘。現在,日美雙方爭鬥起來了,他就可以從中得利,加快自己的挖掘步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