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8頁
說到13億這個數字,常瑞青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在座的其他中g高層卻眉開眼笑,似乎誰也不認為13億甚至是更多的人口會成為一個問題,畢竟眼下的大中華聯邦可是真正的地大物博。
但有後世經驗的常瑞青卻知道,人口增長固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可是過多的人口也將加大對資源和土地的壓力。雖然這個時空的大中華聯邦的土地和資源好像都是世界第一,不過讓6.8億人口平均一下,可就遠遠比不過美德英人民了。而且由於現在中國的城市化率較低,因此人口出生率比美英德等國高了不知道多少,如果不能儘快提高城市化率,未來中國的人口峰值突破20億都是有可能的!
常瑞青嗯了一聲,繼續往下說道:“如果20年後我國的人口總數達到13億,而農村人口保持在1.5億的話,我們的城市人口就將達到11.5億。而且其中的60%到70%將會生活在以八大都會為核心的城市群當中。”
“什麼?11.5億的70%可是8.05億人啊!那麼多人生活在8個大都會中?也就是說每個大都會都會有1億居民!?”周e來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第一個就提出異議了。“總理,縱觀東西洋各國,何時有過居民超過1000萬人的城市?要讓一個城市的居民達到10000萬豈不是在開國際玩笑啊?”
常瑞青笑了笑道:“翔宇的這個話我可不贊成,我們的八大都會有多少人不在於東西洋各國的城市有多大,而是在於八大都會的面積有多大。目前八大都會的可利用的土地面積之和大約有35000平方公里,這個數字是不包括水域和山地的,也就是說都是可以建設成市區的。”
“那也安置不了8億人啊!”毛澤東也附和道:“就算把35000平方公里全都建設成市區,每個平方公里能放多少人?不會超過10000?能放4億人就頂天了。”
常瑞青點點頭,接著他的話往下說道:“總統,我的意思是將來會有7億到8億人口居住在以八大都會為中心的城市群當中,到時候,上海到南京之間,廣州到香港之間,北京到天津之間,還有武漢三鎮的周圍,還有大半個遼東半島,都會遍布人口集中的城市。這些城市群的總面積肯定會數倍甚至十倍於八大都會,用來安置7億到8億人口是綽綽有餘的。當然人口聚集是有一個過程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內完成。即使我們用第二次土改來推動,恐怕也需要10到20年才能完成這一過程。而這段時間當中,也會有大量同城市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業相關聯的產業得到蓬勃發展,會產生出數以億計的就業機會。在未來進入八大都會的原農業人口,一方面會在政府二次土改政策的幫助下在城市活動住房,一方面又會從住房和城市建設的相關產業當中找到工作,這將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現在八大都市的房價好像不便宜?農民有可能負擔得起?”陳獨秀搖搖頭表示懷疑,他對普通農民的財力是再清楚不過,辛勤勞作一年,能夠維持溫飽已經不易。即使進入城市,也是兩手空空,如何能承擔八大都市高昂的房價?
“仲甫丈夫,八大都市的房價是很便宜的!”常瑞青無奈地搖搖頭,同這些腦子裡面沒有生意經的gcd人討論房地產的確夠累人的,這個陳獨秀口中不便宜的房子一定是他住的花園洋房,根本不是農民和工人所需要的單元房。
接著他嘆了口氣,就開始詳細向在座的諸位描繪起了未來中國房地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前景當然是美好的,未來有超過10億人口要進入城市生活,如果按照四口之家一套住房來計算,就需要2.5億套住房,當然實際上的需求肯定超過2.5億套,沒準能達到3億套甚至是4億套大中華聯邦是不會搞什麼房地產限購的,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擺在那裡,還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房地產的熱愛?而且各地方政府還需要房產持有者所繳納的地產稅來搞建設呢!
所以常瑞青的房地產政策,實際上就是放開了買,放開了造,是沒有什麼耕地紅線的。且不說中亞、西伯利亞有那麼多土地可以種地,就說把人口集中到大城市後,原來鄉村的住房不就可以推倒種地了麼?難道人口進入大城市會比在鄉村占有更大的住房面積?
未來大量的住宅需求,再算上城市商業、工業、辦公物業的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市圈交通的大建設,由城市化所帶來的建設需求和地產需求加在一塊兒怎麼都不下10萬億!而由這些需求拉動的鋼鐵、建材、建築行業大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同樣是個天文數字。
所以說,大中華聯邦的現代化其實就是城市化,只要以八大都會為中心的一系列都市群都建設起來了,大中華聯邦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了。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都覺得常瑞青說的很有道理,卻又難以置信。周e來算是熟知地方建設之人,此刻聽常瑞青這一番話,也覺得似乎置身雲霧之間,無比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卻又難以觸及。
第九百一十二章 廣大知識青年到大都會來
兩輛仿邁巴赫的中國龍牌防彈轎車一前一後開出湯山常瑞青官邸,在通往南京城的道路上面疾馳。這兩輛豪華轎車的主人就是眼下大中華聯邦的總理常瑞青還有參政院長兼中G黨主席周E來。不過開在後面的那輛周E來的轎車後排座位卻是空空如也。原來周大院長在今天的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以後,離開湯山官邸的時候,就被常大總理請上了自己的汽車。
但有後世經驗的常瑞青卻知道,人口增長固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可是過多的人口也將加大對資源和土地的壓力。雖然這個時空的大中華聯邦的土地和資源好像都是世界第一,不過讓6.8億人口平均一下,可就遠遠比不過美德英人民了。而且由於現在中國的城市化率較低,因此人口出生率比美英德等國高了不知道多少,如果不能儘快提高城市化率,未來中國的人口峰值突破20億都是有可能的!
常瑞青嗯了一聲,繼續往下說道:“如果20年後我國的人口總數達到13億,而農村人口保持在1.5億的話,我們的城市人口就將達到11.5億。而且其中的60%到70%將會生活在以八大都會為核心的城市群當中。”
“什麼?11.5億的70%可是8.05億人啊!那麼多人生活在8個大都會中?也就是說每個大都會都會有1億居民!?”周e來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第一個就提出異議了。“總理,縱觀東西洋各國,何時有過居民超過1000萬人的城市?要讓一個城市的居民達到10000萬豈不是在開國際玩笑啊?”
常瑞青笑了笑道:“翔宇的這個話我可不贊成,我們的八大都會有多少人不在於東西洋各國的城市有多大,而是在於八大都會的面積有多大。目前八大都會的可利用的土地面積之和大約有35000平方公里,這個數字是不包括水域和山地的,也就是說都是可以建設成市區的。”
“那也安置不了8億人啊!”毛澤東也附和道:“就算把35000平方公里全都建設成市區,每個平方公里能放多少人?不會超過10000?能放4億人就頂天了。”
常瑞青點點頭,接著他的話往下說道:“總統,我的意思是將來會有7億到8億人口居住在以八大都會為中心的城市群當中,到時候,上海到南京之間,廣州到香港之間,北京到天津之間,還有武漢三鎮的周圍,還有大半個遼東半島,都會遍布人口集中的城市。這些城市群的總面積肯定會數倍甚至十倍於八大都會,用來安置7億到8億人口是綽綽有餘的。當然人口聚集是有一個過程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內完成。即使我們用第二次土改來推動,恐怕也需要10到20年才能完成這一過程。而這段時間當中,也會有大量同城市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業相關聯的產業得到蓬勃發展,會產生出數以億計的就業機會。在未來進入八大都會的原農業人口,一方面會在政府二次土改政策的幫助下在城市活動住房,一方面又會從住房和城市建設的相關產業當中找到工作,這將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現在八大都市的房價好像不便宜?農民有可能負擔得起?”陳獨秀搖搖頭表示懷疑,他對普通農民的財力是再清楚不過,辛勤勞作一年,能夠維持溫飽已經不易。即使進入城市,也是兩手空空,如何能承擔八大都市高昂的房價?
“仲甫丈夫,八大都市的房價是很便宜的!”常瑞青無奈地搖搖頭,同這些腦子裡面沒有生意經的gcd人討論房地產的確夠累人的,這個陳獨秀口中不便宜的房子一定是他住的花園洋房,根本不是農民和工人所需要的單元房。
接著他嘆了口氣,就開始詳細向在座的諸位描繪起了未來中國房地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前景當然是美好的,未來有超過10億人口要進入城市生活,如果按照四口之家一套住房來計算,就需要2.5億套住房,當然實際上的需求肯定超過2.5億套,沒準能達到3億套甚至是4億套大中華聯邦是不會搞什麼房地產限購的,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擺在那裡,還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房地產的熱愛?而且各地方政府還需要房產持有者所繳納的地產稅來搞建設呢!
所以常瑞青的房地產政策,實際上就是放開了買,放開了造,是沒有什麼耕地紅線的。且不說中亞、西伯利亞有那麼多土地可以種地,就說把人口集中到大城市後,原來鄉村的住房不就可以推倒種地了麼?難道人口進入大城市會比在鄉村占有更大的住房面積?
未來大量的住宅需求,再算上城市商業、工業、辦公物業的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市圈交通的大建設,由城市化所帶來的建設需求和地產需求加在一塊兒怎麼都不下10萬億!而由這些需求拉動的鋼鐵、建材、建築行業大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同樣是個天文數字。
所以說,大中華聯邦的現代化其實就是城市化,只要以八大都會為中心的一系列都市群都建設起來了,大中華聯邦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了。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都覺得常瑞青說的很有道理,卻又難以置信。周e來算是熟知地方建設之人,此刻聽常瑞青這一番話,也覺得似乎置身雲霧之間,無比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卻又難以觸及。
第九百一十二章 廣大知識青年到大都會來
兩輛仿邁巴赫的中國龍牌防彈轎車一前一後開出湯山常瑞青官邸,在通往南京城的道路上面疾馳。這兩輛豪華轎車的主人就是眼下大中華聯邦的總理常瑞青還有參政院長兼中G黨主席周E來。不過開在後面的那輛周E來的轎車後排座位卻是空空如也。原來周大院長在今天的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以後,離開湯山官邸的時候,就被常大總理請上了自己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