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頁
見他僅帶百餘侍衛就趕了回來,原本還有些心中難安的大臣們徹底的鬆了口氣,看來這是沒事了。
“郡王爺,明明是大勝之勢,你為何要擅自罷兵,留給金人一條生路,難道不怕縱虎歸山,他日邊疆烽煙再起嗎?”小皇帝一張小臉脹紅,看這小李將軍進來,也沒有命小根子給他搬把椅子坐下回話。小李將軍也不見怪,躬身道:“皇上,大道理臣不知道,但是小道理還是明白一些的,也許您認為對待敵人應該毫不留情一口氣滅掉他們,但是在臣看來,這是萬萬要不得,若是這個世間沒有了讓臣值得時時刻刻警醒的對手和事物,遲早有一天,臣會追悔莫及的。以小見大,正如今日我朝廷大軍若想一舉殲滅金國輕而易舉,但是俯瞰周邊各國,眼下唯有金國有能力和我們戰場對陣,其餘各國不足為懼。但是皇上你要明白,一旦金國消亡,那我大宋之人難免會有驕縱之心,也許短時間裡看不出什麼來,但是臣敢斷言,不出二十年,又將是一場大禍。臣之所以留下金國,只是希望我大宋能時時警醒,就在長城之外,還有一個國家曾經占據我大宋半壁江山,逼得當年的趙構狼狽逃竄,在海上整整躲了三個月之久。這樣的敵人,需要我們時時刻刻牢記,不能有一絲一毫懈怠!”
小李將軍的話說的鏗鏘有力,猶如一記記重錘敲打在小皇帝的心頭,愣了半天才喃喃道:“忘戰必危,忘戰必危。”“郡王爺,朕受教了。”小皇帝慌忙站起身來走到了小李將軍面前躬身說道,態度很是虔敬,小李將軍很是滿意。“皇上明白就好,雖然留下金國,會時不時的給我們填一些小麻煩,也會讓我大宋受些損失,但是從長遠看,這個是值得。而且,自古以來,我中原之地多受北地蠻人襲擾,現在滅了金國,不出十年又會有一支新興勢力崛起,到時他們也會和金人一樣垂涎於肥沃富足的中原之地,與其面對一支陌生的敵人,還不如對付金人來得簡單。”
小皇帝點了點頭,但是心中還有些疑問,“敢問郡王,既然如此那為何不直接發兵挺進這蠻夷之地,以我大宋現在的軍力,占領廣闊的草原應該不難吧,那裡可是天然的牧場,從此以後我大宋再也不用為戰馬發愁了,而且從此以後不再受北地遊牧民族的威脅,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嘛。”
小李將軍呵呵一笑,倒是覺得這小皇帝有幾分見解,只可惜還是年齡太小,考慮問題不全面。後世早有定論,在槍械沒有大面積普及之下,農耕民族就算是一時占有上風,也無法徹底統御遊牧民族,現在就憑几百門神武大將軍,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小皇帝的設想。“皇上,要想統御草原,現在根本無法實現,您還是靜心等候一下吧。”小李將軍的話是真理,這一點是小皇帝經過這件事情之後確認下來,現在聽他一說這件事情現在無法實現,倒也不強行辯駁,只是笑道:“正覺得這件事情為時不遠了,只要有郡王爺在,遲早有一天,我大宋朝會超過歷朝歷代,成為這天下間唯一的霸主!”
“呵呵,皇上能這樣想就再好不過了,只不過微臣怕是不能在為皇上效力了,這次回來除了解釋這件事情,另外就是想辭去現有官職,回家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小李將軍說出這話,可是把小皇帝嚇得不輕,急道:“郡王爺,這是為何,我大宋今日,全賴郡王爺帶領將士們征戰沙場才得來的,你為何要辭去官職,難道是朕做的不好,或是有人說什麼閒言碎語!”
小皇帝也不傻,現在的小李將軍可以說是權傾天下,手中更是握有雄兵數十萬,若是他想當皇帝,只怕也沒有人能攔得住,如此一來有人擔心他又不臣之心也在所難免。只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自己也以判斷出他是一心為國,絲毫沒有以權謀私的心思,根本就不可能聽信讒言防備與他的。“皇上,現在最大的敵人金人已經不是我大宋的對手,這大宋天下四海昇平,而你又是有為之主,臣是武將,領兵打仗還成,對於治國之道卻是不如朝中諸位同僚。而且征戰沙場十餘年,也著實感到有些累了,這位子還是讓給年輕人,畢竟他們才是未來的中堅力量,等著時機成熟,皇上一統四方的雄心壯志也需要他們幫襯,趁著現在好好讓他們歷練歷練。”
“可是郡王爺,若是沒有你,朕還真不知道如何與他們溝通,還請郡王爺不辭辛勞,多為朝廷辛苦幾年才好。”小皇帝言辭誠懇。目光灼灼的看這小李將軍有些哀求的說道。小李將軍心中也是感動,只不過去意已決,不會有所動搖的。“皇上放心,再過幾日金使前來遞交降表納貢稱臣,諸位將領也會趕回來,到時皇上好好認識一下,以後有事直接找他們就是了,他們的心性微臣很是了解,斷然不會因為你年紀小而飛揚跋扈的,而且朝中有韓大人坐鎮,您大可放心就是。”
“可是郡王爺,這件事情倒是好辦,但是朕的功夫還沒學好呢,你要是辭官回家了,那誰來教朕的功夫呢?”小皇帝學藝心切,可容不得自己的師傅半路撂挑子給跑了。“皇上放心,只要你的基本功紮實了,大可以找別人學一些招式,搏百家之長為己所用,哪練出來的功夫可要比微臣交給你的強上百倍,到時皇上武藝大成,微臣絕對不是您的對手啊。”小李將軍一忽悠,小皇帝樂了,其實他心中想法也是等著功夫學好了,和小李將軍好好比試一下,不求一招百敵,但求棋逢對手!現在小李將軍一說這話,他如何能不高興,如果真的能打敗號稱軍中武功第一的李大元帥,那自己豈不是勇冠三軍了?
“郡王爺,明明是大勝之勢,你為何要擅自罷兵,留給金人一條生路,難道不怕縱虎歸山,他日邊疆烽煙再起嗎?”小皇帝一張小臉脹紅,看這小李將軍進來,也沒有命小根子給他搬把椅子坐下回話。小李將軍也不見怪,躬身道:“皇上,大道理臣不知道,但是小道理還是明白一些的,也許您認為對待敵人應該毫不留情一口氣滅掉他們,但是在臣看來,這是萬萬要不得,若是這個世間沒有了讓臣值得時時刻刻警醒的對手和事物,遲早有一天,臣會追悔莫及的。以小見大,正如今日我朝廷大軍若想一舉殲滅金國輕而易舉,但是俯瞰周邊各國,眼下唯有金國有能力和我們戰場對陣,其餘各國不足為懼。但是皇上你要明白,一旦金國消亡,那我大宋之人難免會有驕縱之心,也許短時間裡看不出什麼來,但是臣敢斷言,不出二十年,又將是一場大禍。臣之所以留下金國,只是希望我大宋能時時警醒,就在長城之外,還有一個國家曾經占據我大宋半壁江山,逼得當年的趙構狼狽逃竄,在海上整整躲了三個月之久。這樣的敵人,需要我們時時刻刻牢記,不能有一絲一毫懈怠!”
小李將軍的話說的鏗鏘有力,猶如一記記重錘敲打在小皇帝的心頭,愣了半天才喃喃道:“忘戰必危,忘戰必危。”“郡王爺,朕受教了。”小皇帝慌忙站起身來走到了小李將軍面前躬身說道,態度很是虔敬,小李將軍很是滿意。“皇上明白就好,雖然留下金國,會時不時的給我們填一些小麻煩,也會讓我大宋受些損失,但是從長遠看,這個是值得。而且,自古以來,我中原之地多受北地蠻人襲擾,現在滅了金國,不出十年又會有一支新興勢力崛起,到時他們也會和金人一樣垂涎於肥沃富足的中原之地,與其面對一支陌生的敵人,還不如對付金人來得簡單。”
小皇帝點了點頭,但是心中還有些疑問,“敢問郡王,既然如此那為何不直接發兵挺進這蠻夷之地,以我大宋現在的軍力,占領廣闊的草原應該不難吧,那裡可是天然的牧場,從此以後我大宋再也不用為戰馬發愁了,而且從此以後不再受北地遊牧民族的威脅,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嘛。”
小李將軍呵呵一笑,倒是覺得這小皇帝有幾分見解,只可惜還是年齡太小,考慮問題不全面。後世早有定論,在槍械沒有大面積普及之下,農耕民族就算是一時占有上風,也無法徹底統御遊牧民族,現在就憑几百門神武大將軍,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小皇帝的設想。“皇上,要想統御草原,現在根本無法實現,您還是靜心等候一下吧。”小李將軍的話是真理,這一點是小皇帝經過這件事情之後確認下來,現在聽他一說這件事情現在無法實現,倒也不強行辯駁,只是笑道:“正覺得這件事情為時不遠了,只要有郡王爺在,遲早有一天,我大宋朝會超過歷朝歷代,成為這天下間唯一的霸主!”
“呵呵,皇上能這樣想就再好不過了,只不過微臣怕是不能在為皇上效力了,這次回來除了解釋這件事情,另外就是想辭去現有官職,回家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小李將軍說出這話,可是把小皇帝嚇得不輕,急道:“郡王爺,這是為何,我大宋今日,全賴郡王爺帶領將士們征戰沙場才得來的,你為何要辭去官職,難道是朕做的不好,或是有人說什麼閒言碎語!”
小皇帝也不傻,現在的小李將軍可以說是權傾天下,手中更是握有雄兵數十萬,若是他想當皇帝,只怕也沒有人能攔得住,如此一來有人擔心他又不臣之心也在所難免。只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自己也以判斷出他是一心為國,絲毫沒有以權謀私的心思,根本就不可能聽信讒言防備與他的。“皇上,現在最大的敵人金人已經不是我大宋的對手,這大宋天下四海昇平,而你又是有為之主,臣是武將,領兵打仗還成,對於治國之道卻是不如朝中諸位同僚。而且征戰沙場十餘年,也著實感到有些累了,這位子還是讓給年輕人,畢竟他們才是未來的中堅力量,等著時機成熟,皇上一統四方的雄心壯志也需要他們幫襯,趁著現在好好讓他們歷練歷練。”
“可是郡王爺,若是沒有你,朕還真不知道如何與他們溝通,還請郡王爺不辭辛勞,多為朝廷辛苦幾年才好。”小皇帝言辭誠懇。目光灼灼的看這小李將軍有些哀求的說道。小李將軍心中也是感動,只不過去意已決,不會有所動搖的。“皇上放心,再過幾日金使前來遞交降表納貢稱臣,諸位將領也會趕回來,到時皇上好好認識一下,以後有事直接找他們就是了,他們的心性微臣很是了解,斷然不會因為你年紀小而飛揚跋扈的,而且朝中有韓大人坐鎮,您大可放心就是。”
“可是郡王爺,這件事情倒是好辦,但是朕的功夫還沒學好呢,你要是辭官回家了,那誰來教朕的功夫呢?”小皇帝學藝心切,可容不得自己的師傅半路撂挑子給跑了。“皇上放心,只要你的基本功紮實了,大可以找別人學一些招式,搏百家之長為己所用,哪練出來的功夫可要比微臣交給你的強上百倍,到時皇上武藝大成,微臣絕對不是您的對手啊。”小李將軍一忽悠,小皇帝樂了,其實他心中想法也是等著功夫學好了,和小李將軍好好比試一下,不求一招百敵,但求棋逢對手!現在小李將軍一說這話,他如何能不高興,如果真的能打敗號稱軍中武功第一的李大元帥,那自己豈不是勇冠三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