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荀彧見荀攸堅定不撤軍的想法,他這個史部主官也不好說話,畢竟現在利弊還沒斷清楚,如果支持荀攸的意見就會有幫親不幫理的嫌疑,如果這事被確定,那他以後可就不好處理事情了。反到是工部尚書劉曄此時起身道:“五十萬石糧食,論比例來說的確是只夠軍隊維持到來年夏收之時,尤其是現在出現意外情況,就更顯得緊張。但百姓不可不救,否則就有違反我們江東以仁德治天下的宗旨,同樣軍隊在關鍵時刻也不能撤軍,這樣不但會遭受損失不說,可能還遭受敵人的追殺。現在為難的是兩邊都是難事,我們是要慎重考慮,因為任何一方都不是輕易可為之的。不如我們一邊把消息發給主公,一邊籌劃堅持半月,半月之內說不定戰事可定,如此一來就大小事情都可以解決。”

  荀攸皺眉道:“劉大人的意思是我們既救濟百姓,又給主公一定的時間,同時在救濟百姓時可以稍微節儉一些,如果是這樣到是可行,只要我們這些人親自下去監督和號召百姓同甘共苦,節省一些糧食下來也不是不可能的。”戶部侍郎吾傑點頭道:“如此到是可行,畢竟行軍打仗時的所用的糧餉,要比駐紮時多用一半,但怕就怕半月之內大軍撤不下來。那我們就真會堅持不住,到時候可就更難辦了。”會議商議到這裡,大家的意見也還是綜合起來了,暫時決定先按劉曄的說法進行。其實蔡文姬也是贊同沈鷹班師的,畢竟民乃國之根本,如果民生怨道,如何能長治舊安。

  但就在此時大將軍王府外一騎飛馳而來,來人剛跳下馬背,就一路喊道:“捷報,捷報!”這個朗朗之聲,讓大殿上議事的江東官員都是喜出望外,內心都希望這個捷報能給他們帶來轉機。龐統此時輕輕的對徐庶道:“元直我們猜猜這份戰報的內容如何?”徐庶微微笑答:“士元看來是心中有數,卻拿我來取笑,其心實在不良啊!”龐統淡淡一笑,兩人各在對方手中劃了起來,結果兩人的字果然是一樣的。傳令兵直奔大殿,朗聲道:“奉大將軍王令,請兵部大人領信。”荀攸忙接過戰報,打開觀看之後,責問道:“為何戰報這時才送到?”

  “請大人恕罪,一路風雪交加,致使戰報遲到兩日。”傳令的小校惶恐的跪地道。荀攸這才想起自己糊塗,此時他們不正是在商議風雪之災嗎?“你先下去吧!”荀攸這才對注視著自己的眾官道:“這封戰報是主公傳來的,益州已經安定,劉璋宣告投降,成都順利拿下的消息。”荀攸話一道出,大殿上文武官員都不由鬆了一口氣。這時龐徐二人不由對視而笑,為剛才的彼此的默契而喜悅。“不知主公戰報上還有什麼批示否?”荀彧的問話讓大家都靜了下來。“主公希望我們能夠繼續支援糧草,他準備對南蠻和漢中用兵。”荀攸的話出,江東官員紛紛表示不可。

  荀攸制止大家道:“各位大人無須緊張,戰報是大雪之前發的,相信主公要是知道江東發生天災,他必然會放棄攻打漢中和南蠻的戰事,我想我們只需要向主公上封奏報,既可!”

  張昭笑道:“如此甚好,益州既定,南蠻漢中都可以以後再計較。”會議也就決定救災為主,江東的戰事也將宣告暫時結束。徐庶搖頭道:“可惜了大好機會啊!”龐統也無奈的說道:“天時有變,非人力可為之。漢中雖然重要,但後方基地更不能放棄啊!”做為一個女人,蔡文姬此時心中也希望沈鷹能夠早日回來,現在年關已近,就算趕不上在新年時回來,但能夠提前回來,也可以一家早日團聚。

  建安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身在成都沈鷹接到建鄴的奏報。其實沈鷹心中也有預料,雖然益州的雪災不是很嚴重,但還是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沈鷹在接到奏報後,也只有仰天長嘆道:“孔明,益州之事我就交託給你了,此時戰端不已再起,孔明切記切記!”郭嘉道:“主公我們是否今天就走?”沈鷹點頭然道:“越快越好啊,現在江東需要我去主持大局啊!”

  “奉孝,你給我擬封賞表,我說你寫。”郭嘉持筆道:“請主公示下。”沈鷹把腦中的思緒理了一下,道:“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加封趙雲、張合、許楮各二千石,封地百里。張松為漢陽亭侯領戶部侍郎銜成都令,嚴顏為前將軍,法正為蜀郡太守,孟達為益州太守,董和為中郎將,許靖為益州長史,龐義為軍前司馬,吳蘭為左將軍,吳懿為右將軍,其餘劉巴、費觀、彭□、卓膺、李嚴、黃權、雷銅、李恢、張翼、秦宓、譙周、呂義,鄧芝、楊洪、周群、費觀、費詩、文武歸順人員等等數十人,可酌情在原來的官職上,根據個人能力提升一到三級不等。黃忠為安西上將軍領梓潼太守,魏延為揚武將軍,另賞賜黃金八百兩、白銀二千兩、錢五千萬貫、上等蜀錦千匹,賜與各官將。立即殺牛宰馬,大餉士卒。並開倉賑濟百姓。”沈鷹想了了會說:“傳令各部隊吃飽喝足,傍晚拔營班師。”沈鷹能夠在這麼快把這些職位安排妥當,自然是因為早有準備。郭嘉寫畢,投筆笑道:“主公如此仁義之舉,蜀中文武必會衷心效力。”

  沈鷹搖頭道:“我要的是他們能夠報答百姓,而不是效力我一個人,你先把封賞和將令發出去吧!”郭嘉知道沈鷹的心意,也只有希望這些人能夠盡心盡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