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閻馮決定聯合反蔣,馮也表示只要閻領導反蔣,自己願唯命是聽,擁閻為全國軍政領袖。但閻覺得過去對馮欺訛太甚,恐馮難忘前瞄,不肯痛痛快快地放馮回陝主持軍事,而是猶豫不決。經過反覆交涉,閻才同意馮離晉回陝,3月8日,馮及其隨行人員秘密離開,李德全和他們的女兒仍留住太原,實際上成為閻的人質。
馮閻二人也曾結拜為"把兄弟",馮臨行前,閻態度"誠懇"地對馮說:"大哥來到山西,我沒有馬上發動反蔣,使大哥受些委屈,這是我第一件對不起大哥的地方;後來宋哲元出兵討蔣,我沒有迅速出兵響應,使西北軍受到損失,這是我第二件對不起大哥的地方。現在我們商定聯合倒蔣,大哥馬上就要回到潼關,發動軍隊。如果大哥對我仍不諒解,我就在大哥面前自裁,以明心跡。大哥回去以後,倘若帶兵來打我的話,我決不還一彈。從今以後,晉軍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大哥的軍隊也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一律待遇,決不歧視。此心眈眈,唯天可表。"閻立即給馮五十萬元現款,二百挺花筒手提機槍、兩千袋麵粉,作為歡送的禮物。馮當即慨然表示,對以往之事決無芥蒂,此後彼此一德一心,共同倒蔣。
第四部分 7.吃了回頭草(2)
3月14日,馮玉祥抵達潼關,對他的高級將領們說:"蔣介石是我們第一個敵人,我們現在必須聯合閻錫山打倒蔣介石,等到蔣介石被打倒以後,閻錫山是容易對付的。"
同一天,第二、三、四集團軍將領五十七人,通電請蔣下野,並列舉了蔣的十大罪狀。15日,又通電推戴閻錫山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等為副司令。至此,馮閻聯合反蔣由秘密籌劃轉為正式公開。
馮玉祥以前聯閻反蔣,上了閻的當,吃了閻的虧,可是,這一次又再度聯閻反蔣。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馮玉祥卻偏偏吃了這個回頭草。他在潼關召開軍事會議時,大多數高級將領都認為閻陰險奸詐,不可與其共事,只有首先把閻打垮,才能有鞏固的西北根據地,立於不敗之地,應當聯蔣討閻。馮卻認為,最重要的是首先打垮蔣介石,而討蔣就必須聯閻,他說:"你們不願干,我和鹿鍾麟兩人一人一支手槍,也要和蔣介石打到底。"將領們見馮意已決,也只得表示服從。
馮玉祥對閻的背信棄義也是恨之入骨的,也並不想長期同閻合作,他的策略是先拉閻打蔣,把蔣打倒之後,回過頭來再收拾閻,因此,他再次與閻合作,也是一種權宜之計。
個人利害的需要,是軍閥離合的基礎,只要需要,回頭草也是要吃的。
馮玉祥決心聯閻討蔣,義無反顧。馮抵潼關後,接到吳稚暉由南京發來的電報,勸他摒棄干戈,以艱苦絕卓之精神努力建設,他親擬電文回覆:"頃接先生元電,迴環讀之,不覺啞然失笑。假如玉祥不自度量,復先生一電,文曰:'革命六十年的老少年吳稚暉先生,不言黨了,不言革命了,亦不言真理是非了蒼髯老賊,皓首匹夫,變節為一人之走狗,立志不問民眾之痛苦,如此行為,死後何面目見先總理於地下乎?等語,豈不太不好看乎?請先生諒之。"以戲嬉之筆嘲罵了吳稚暉,也表明了毫不妥協的反蔣態度。
3月下旬,馮玉祥在潼關組成了陸海空軍副總司令部,決定所部分別由陝、甘、寧、青陸續向河南進發,分路進擊平漢線和隴海線;集中各部騎兵編為騎兵集團軍,配合步兵作戰;以劉郁芬為後方總司令,負責陝、甘、寧、青一切後方事宜;全軍二十六萬餘人,全部開往前線,破釜沉舟,與蔣決戰。
此時,河南省主席韓復榘看到馮玉祥發動討蔣,河南勢將首當其衝,他不忘與馮之間的舊情,又怕部下倒戈投馮,因而不願也不敢與馮軍作戰,但又不願附馮打蔣,便向蔣介石請求率部到山東境內抵禦閻軍,蔣准其請,他乃率部東撤。所以,馮軍得以兵不血刃,順利地占領了洛陽、鄭州等重要城市,萬選才部乘勢東進,旋即進占開封、歸德,萬即接任河南省主席。
4月1日,馮玉祥在潼關就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職,任命鹿鍾麟為前敵總司令,進駐鄭州部署前方軍事,各路大軍陸續東下,中原大戰拉開帷幕。
第四部分 8.兵馬戰猶酣(1)
1930年4月1日,閻錫山在太原就任陸海空軍總司令職,李宗仁也在桂平就任副總司令職。
4月4日,蔣介石以國民政府名義下令免除閻錫山本兼各職,並通緝拿辦。6日,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常會議決,永遠開除閻錫山黨籍。中原大戰正式開始。
中原大戰沿隴海、平漢、津浦三線及其附近地區展開,反蔣聯軍的作戰方略是。馮軍擔任河南境內隴海、平漢兩路作戰任務,東進徐州,南下武漢;閻軍擔任山東境內津浦、膠濟兩路作戰任務,與馮軍會攻徐州,然後沿津浦路南下,直搗南京;桂軍出兵湖南,北上武漢;石友三部以主力進攻濟寧、兗州,以一部協同閻軍會攻濟南。
蔣軍以韓復榘部拒守黃河南岸,阻截津浦路閻軍南下;劉峙所部分別布防徐州、碭山、宿縣;何成浚部分防平漢路許昌以南各地;陳調元部和馬鴻逵部布防魯西濟寧、曹州,以拒止石友三部;楊虎城於1929年叛馮投蔣,所部警戒河南南陽;范石生部警備鄂北襄樊一帶。
馮閻二人也曾結拜為"把兄弟",馮臨行前,閻態度"誠懇"地對馮說:"大哥來到山西,我沒有馬上發動反蔣,使大哥受些委屈,這是我第一件對不起大哥的地方;後來宋哲元出兵討蔣,我沒有迅速出兵響應,使西北軍受到損失,這是我第二件對不起大哥的地方。現在我們商定聯合倒蔣,大哥馬上就要回到潼關,發動軍隊。如果大哥對我仍不諒解,我就在大哥面前自裁,以明心跡。大哥回去以後,倘若帶兵來打我的話,我決不還一彈。從今以後,晉軍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大哥的軍隊也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一律待遇,決不歧視。此心眈眈,唯天可表。"閻立即給馮五十萬元現款,二百挺花筒手提機槍、兩千袋麵粉,作為歡送的禮物。馮當即慨然表示,對以往之事決無芥蒂,此後彼此一德一心,共同倒蔣。
第四部分 7.吃了回頭草(2)
3月14日,馮玉祥抵達潼關,對他的高級將領們說:"蔣介石是我們第一個敵人,我們現在必須聯合閻錫山打倒蔣介石,等到蔣介石被打倒以後,閻錫山是容易對付的。"
同一天,第二、三、四集團軍將領五十七人,通電請蔣下野,並列舉了蔣的十大罪狀。15日,又通電推戴閻錫山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等為副司令。至此,馮閻聯合反蔣由秘密籌劃轉為正式公開。
馮玉祥以前聯閻反蔣,上了閻的當,吃了閻的虧,可是,這一次又再度聯閻反蔣。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馮玉祥卻偏偏吃了這個回頭草。他在潼關召開軍事會議時,大多數高級將領都認為閻陰險奸詐,不可與其共事,只有首先把閻打垮,才能有鞏固的西北根據地,立於不敗之地,應當聯蔣討閻。馮卻認為,最重要的是首先打垮蔣介石,而討蔣就必須聯閻,他說:"你們不願干,我和鹿鍾麟兩人一人一支手槍,也要和蔣介石打到底。"將領們見馮意已決,也只得表示服從。
馮玉祥對閻的背信棄義也是恨之入骨的,也並不想長期同閻合作,他的策略是先拉閻打蔣,把蔣打倒之後,回過頭來再收拾閻,因此,他再次與閻合作,也是一種權宜之計。
個人利害的需要,是軍閥離合的基礎,只要需要,回頭草也是要吃的。
馮玉祥決心聯閻討蔣,義無反顧。馮抵潼關後,接到吳稚暉由南京發來的電報,勸他摒棄干戈,以艱苦絕卓之精神努力建設,他親擬電文回覆:"頃接先生元電,迴環讀之,不覺啞然失笑。假如玉祥不自度量,復先生一電,文曰:'革命六十年的老少年吳稚暉先生,不言黨了,不言革命了,亦不言真理是非了蒼髯老賊,皓首匹夫,變節為一人之走狗,立志不問民眾之痛苦,如此行為,死後何面目見先總理於地下乎?等語,豈不太不好看乎?請先生諒之。"以戲嬉之筆嘲罵了吳稚暉,也表明了毫不妥協的反蔣態度。
3月下旬,馮玉祥在潼關組成了陸海空軍副總司令部,決定所部分別由陝、甘、寧、青陸續向河南進發,分路進擊平漢線和隴海線;集中各部騎兵編為騎兵集團軍,配合步兵作戰;以劉郁芬為後方總司令,負責陝、甘、寧、青一切後方事宜;全軍二十六萬餘人,全部開往前線,破釜沉舟,與蔣決戰。
此時,河南省主席韓復榘看到馮玉祥發動討蔣,河南勢將首當其衝,他不忘與馮之間的舊情,又怕部下倒戈投馮,因而不願也不敢與馮軍作戰,但又不願附馮打蔣,便向蔣介石請求率部到山東境內抵禦閻軍,蔣准其請,他乃率部東撤。所以,馮軍得以兵不血刃,順利地占領了洛陽、鄭州等重要城市,萬選才部乘勢東進,旋即進占開封、歸德,萬即接任河南省主席。
4月1日,馮玉祥在潼關就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職,任命鹿鍾麟為前敵總司令,進駐鄭州部署前方軍事,各路大軍陸續東下,中原大戰拉開帷幕。
第四部分 8.兵馬戰猶酣(1)
1930年4月1日,閻錫山在太原就任陸海空軍總司令職,李宗仁也在桂平就任副總司令職。
4月4日,蔣介石以國民政府名義下令免除閻錫山本兼各職,並通緝拿辦。6日,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常會議決,永遠開除閻錫山黨籍。中原大戰正式開始。
中原大戰沿隴海、平漢、津浦三線及其附近地區展開,反蔣聯軍的作戰方略是。馮軍擔任河南境內隴海、平漢兩路作戰任務,東進徐州,南下武漢;閻軍擔任山東境內津浦、膠濟兩路作戰任務,與馮軍會攻徐州,然後沿津浦路南下,直搗南京;桂軍出兵湖南,北上武漢;石友三部以主力進攻濟寧、兗州,以一部協同閻軍會攻濟南。
蔣軍以韓復榘部拒守黃河南岸,阻截津浦路閻軍南下;劉峙所部分別布防徐州、碭山、宿縣;何成浚部分防平漢路許昌以南各地;陳調元部和馬鴻逵部布防魯西濟寧、曹州,以拒止石友三部;楊虎城於1929年叛馮投蔣,所部警戒河南南陽;范石生部警備鄂北襄樊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