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起點了點頭,沒說話。

  又看了一會製作沙盤,白起與白暉去了偏殿用飯。

  吃過飯,白起問白暉:「當初你為何要走。」

  「兄長問這話,心中應該有數。」

  「不,身為秦人,自當為秦國流盡最後一滴血,你富甲天下之後,卻怕了,怕自己被問罪,怕自己失去一切。你變了,沒再和以前一樣去爭過,只是在想退路。」

  白起有自己的想法。

  白暉呢,也有。

  白暉不打算說服白起,自己確實是不想再爭了,有什麼可爭的。

  看白暉不說話,白起又問道:「那為何又決定回來了?」

  「兄長不想走,無論生死,我們兄弟在一起便是了。接下來,怕是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諸夏對外的戰爭都不會結束,這天下太大了。我們兄弟能活多少年,接下來每年都在開戰,也只有兄長喜歡這樣的生活。」

  白起笑而不語。

  反正,白暉此時已經回來了。

  對匈奴的第一戰,無論打不打,白暉都已經參與到其中。

  白暉又說道:「兄長你說,匈奴人會不會是聲東擊西,他們有別的目標?」

  白起搖了搖頭:「有倒是好事,可惜他們未必有。雁門關、河套以及近十個要塞都已經布下重兵,相互支援。其中雁門關有趙軍精銳五萬,韓軍精銳兩萬,還有我秦軍精銳六萬人。趙奢應該靠得住。」

  「匈奴若來,我給予的命令是圍殺。」

  「恩!」

  此時洛邑。

  假的天子替身經過了數月的訓練,代替了死去的周天子祭祀天地,禪位於贏稷,國號改周為華,贏稷為始皇帝。

  贏稷登基,大赦天下,八千萬秦錢賞賜各地德望之老、治孝之子、賢德之妻、忠勇之卒。

  這一晚,白暉又夢到了自己的父親。

  白暉告訴自己的父親白名鶴,他準備和兄長白起一起,征戰天下,等自己老了再說,若不小心戰死在戰場上,也沒有什麼遺憾。

  次日。

  正如白暉所擔心的,卻是白起所期待的。

  匈奴人偷襲燕門關。

  白起、白暉兩兄弟披甲上陣。

  白起一指白暉:「弟帶兵北上,截斷匈奴退路。」再指廉頗:「廉頗將軍領軍突襲明面上呼倫湖,暗中分兵去拿下東胡祖地,守住。本將隨後便至。」

  廉頗上前一抱拳:「若敵軍不堪一擊,當如何?」

  「匈奴人,不至於不堪一擊。若戰損極低的話,復擊呼倫湖。」

  「廉頗領命。」

  白暉看過戰報,匈奴人對雁門關下手,並非是聲東擊西,只是想借雁門關這邊的戰鬥吸引一下諸夏的注意力,好讓他們去攻打東胡。

  可即便是如此,白起要了呼倫湖那裡的匈奴主力,竟然還不放過匈奴派到雁門關的佯攻之兵。

  這一戰,估計可以消耗匈奴至少八萬有生力量。

  白起、白暉兩兄弟一同抱拳,而後各自帶兵分頭行動。

  秦代天一統天下,秦王贏稷接受禪位稱始皇帝的第二天,諸夏趁著匈奴想襲擊東胡的機會,對匈奴的戰爭拉開了大幕。

  一統天下的最重要功臣,白氏兄弟的白起、白暉,再次領軍,北擊匈奴。

  全劇終

  原本不想寫的感言

    最近有許多留言,我把粉絲值超低的全給刪除了,還有一些就訂閱最後一個章節過來說難聽的話,我也刪除了。

  然後仔細看過許多留言,好聽的,不好聽的,委婉的,不客氣的。

  然後有一個讀者說的直白,評論區裡有一個叫,此生吾自知的朋友,事實上說到點子上了。

  他的留言說,十年不攻開始,變的水了,然後就崩了。

  身為作者,從來沒有在寫作的過程上流露過自己的寫作心態,一直到寫完了,不得不承認,這位朋友說的完全沒錯,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寫不下去,硬湊字數,倒是很沒意思,寫的累,看的也累。

  說到結尾,爛尾這個詞的定義太寬廣,若要爛尾早在兩個月前就可以,寫到戰國統一,也算是完成本書戰國之意。

  那麼然後呢?

  打到地球盡頭,然後開星艦???

  我不認為這樣是正確的,戰國一統,完結,也是咬牙堅持下來回,儘量不想水,但正因為那位朋友所說的話,十年不攻就是一個失敗的設定,逼的我手足無措,所以他說寫崩,這個論點我接受,而且一字不差的接受。

  說爛尾的話,我不承認,因為堅持寫到戰國一統。

  最後說一句:

  我刪除過許多評論,試問一句,我有刪除過學徒以及學徒以上粉絲值的書評嗎?

  沒有。

  亂噴的人,我還禁言過不少呢,剛才看了一眼,怎麼也有二十多個。

  就這樣了,完本了。

  接受本書讀者的批評,罵幾句也絕對不還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