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什麼事情,連娘親都不能說嗎?”娘親看到竇琰的模樣,心中好笑,臉上的表情卻透著一股子傷感。“孩子大了,這翅膀也硬了,想為娘生你養你……”

  “娘,我說還不行嗎?”竇琰趕緊舉雙手投降。

  “真的?”娘親的雙眼射出的金光讓竇琰以為是兩盞五百瓦的大燈泡,晃得險些睜不開眼。娘親一臉的驚喜:“我兒說的可是實情?”

  “事關公主殿下的清譽,孩子豈敢胡言,不過,此事只是陛下私底下與那位王姬提過,事情還沒有個准信,所以孩兒才想著先不告訴您,省得萬一事情出了變化……”

  “放心吧,娘親誰也不會說的,真沒想到,不到一年,咱們家的琰兒居然這麼爭氣,好,好啊,若是你父親也知道這個消息,不知道會高興成什麼樣呢。”娘親點了點頭,看著竇琰的目光裡邊又多了幾分驕傲與寵溺。

  --------------------

  PS:更新到,羞愧的爬走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結了(以及許多想說的話)

  第一百一十三章結了(以及許多想說的話)

  景帝四年初,此時,關中平原仍舊風雪連天,竇嬰終於攜大功回到了長安,天子親自郊迎大軍,以賀諸將之功。

  等到了第二日,竇嬰才回到了府中,舉府上下終於迎回了這名震天下的大將軍,一別半年有餘,親人相見,自然是難免唏噓。

  不過好在妹妹的降生,讓這場重逢又添了幾分的歡喜。

  “可惜是個女兒。”娘親仍舊很鬱悶,不過老爹樂呵呵地抱著這個尚未起名的二妹一點也捨不得撒手,笑眯眯地道:“閨女也行,只要是咱們家的兒女。”

  “父親這話說得太對了,就像芷妹這般聰慧機敏的女兒,全長安都找不出幾個來。”竇琰自然是打蛇隨棍上,馬屁連環來。“咱們二妹肯定也不會比芷妹差。”

  “呵呵,那是。乖女兒,你兄長說的對不對啊?”竇嬰樂滋滋地親了親那噎噎吖吖的小丫頭粉嘟嘟的臉蛋,這才將其將給了奶娘。轉過了頭來打量著自己的兒子。“琰兒,這大半年來,你做得很不錯。”

  “老夫雖遠在軍中,對京中事,卻也有所耳聞,天子對你可是贊喻有加啊,今日,天子還曾相詢於為父,汝可曾訂過婚約……”老傢伙一臉意味深長的笑容,而剛剛正想從奶娘手中接過二女兒的娘親也不由得一呆,旋及一臉驚喜地抓住了老爹的手。“夫君說的可是真的?天子真的是這麼問的嗎?”

  竇嬰讓自己婆娘這個衝動的舉動給嚇了一跳。“自然是真的,難道為夫說的是假話不成?咦,看夫人的模樣,莫不是夫人知道什麼內情不成?”

  娘親伸手拍了拍自己的心口,滿是歡喜的目光盡數落在竇琰的身上。“想不到這小子還真說中了。”

  “信陽與我兒有意?”待聽了娘親的解釋和竇琰這位當事人的解釋之後,竇嬰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兒,就跟家圖四壁的貧下中農中了五百萬大獎似的,畢竟這個時代能與天子結為親家,絕對是榮耀中的榮耀,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兒子居然早就跟信陽公主這位天子愛女已經似下勾搭上了,一個連一個的好消息讓竇嬰的腦袋也變得暈呼呼的。

  對於自己兒子的手段,竇嬰已然完全放了心,而半個月之後,竇嬰被封魏其侯,食邑五千戶,兩個月之後,天子下詔指婚,剛剛行過冠禮的魏其侯世子竇琰尚信陽公主。

  --------------------

  而在這一年裡,權位勢力陡然升高的竇嬰也有些飄飄然起來,每每朝議之時,列侯皆不敢與條侯周亞夫、魏其侯竇嬰平起平坐。

  竇琰聽聞之後,不由得警惕了起來,心知景帝性情的竇琰再次尋機跟自己的父親作了交流,以高祖時那些從龍功臣的結局,還有那天子老師晁錯的下場來勸說自己的父親。

  竇嬰也不是傻子,漸漸地開始收斂一些之後,果然發現天子對於自己和條侯周亞夫的態度也發生了細微的變化,終於驚覺過來,事事不強爭,對於帝詔,也只是據理而不強辨。

  使得天子愈發地看重竇嬰,而在這個時候,因為廢后之事,梁王再次生起了窺探帝位的心思,又說動了竇太后重提此事,景帝只得急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以絕梁王之野心,也斷了竇太后意屬梁王的心思。

  而太子太傅,景帝本意屬竇嬰,而竇嬰卻因竇琰的勸說,拿起了關於漢隸創新這一事關大漢文字統一改良方面的重大事務為藉口,婉拒了此任。

  在竇琰的施計之下,時任博士的董仲舒也變成了一名大漢文字改良的幹將,而竇琰這個未來者用他那一套學說忽悠著這位未來的董大牛人,牽拉扯錯,將董大牛人的天地人三策修改得更符合人類歷史發展方向的政治白皮書(竇琰語)。

  而竇琰又支使信陽公主勸說竇太后,竇太后也覺得自己的弟弟數十年來學問也已經很高深,卻一直未受重用,好歹也是外親戚,而且還是長輩,教個小屁孩有啥了,決定親自找景帝,為自己的弟弟撈份好工作,最終,爭執不過竇太后,加上竇嬰所主持的事務也確實事關大漢國祚千百年長期發展,最終景帝命章武侯竇少君為太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