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仁疑惑地搖搖頭。

  「我們從夏威夷前線撤退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避免對美戰爭長期化,為給帝國生存發展贏得寶貴時機。」

  「如果在遠東和俄國人達成膠著,豈不是剛剛脫離了一個泥潭又進入了另一個泥潭?如果這樣,我們為什麼不進攻中國呢?那不是看起來更弱?」堀悌吉解釋道,「這次出兵俄國目的不是為了消滅或占領俄國,而是要削弱布爾什維克的力量,避免在今後給帝國搗亂。這是根本性的戰略問題,如果本末倒置,那就不可救藥了。」

  「如果不肯聽呢?」

  「不肯聽?」堀悌吉笑笑,「事態會教育他們的,沒有聯合艦隊撐腰,這場戰事失敗不可避免。明知必敗而打,這樣的指揮官留著幹什麼?早點退役吧。」

  明仁愕然,隨即下意識地點頭。

  「這次戰役是兩個目標,第一敲打史達林,讓他不要為所欲為,同時控制俄國的太平洋出海口;第二,適當給遠東紅軍放放血,維護滿洲的穩定。」堀悌吉笑笑,「然後才是順帶給關東軍解決一下軍功的事,如果本末倒置為了軍功去投入一場更加浩大的戰役,豈不是得不償失?」

  松田千秋插嘴道:「長官,既然這樣,您為什麼還急掉印度軍、中國軍的部隊北上,又把從美國獲得的500多輛坦克全部運過來?按兵不動不是更好?」

  「這涉及到對俄國人的認知,我們追擊並失敗,被迫後退,俄國人一定會反追擊,然後關東軍將面臨很大問題,這時候把印度軍、中國軍的部隊和新裝備填補進去,就可以穩住防線!」堀悌吉笑笑,「海軍要這麼多謝爾曼坦克幹什麼?更好的坦克德國有的是,我完全可以全部淘汰換新的,豹式、虎2哪個不比謝爾曼出色?」

  第071章 世界和平(26)

  「老師,那我們下一步怎麼做?」

  「去打蘇維埃港,把那個港口也破壞掉,然後讓部隊轉進滿洲,兩個港我一個也不要。」

  明仁心想:老師到底是老師,換了一般將領,誰敢說把剛打下的海參崴說放棄就放棄的?他似乎從中悟出了一些什麼。

  事態果然如堀悌吉推測的那樣:托爾布欣撤退後,梅津美治郎下令部隊進攻,一口氣深入俄國國境300多公里,還向蒙古境內推進。但關東軍的好運到此也為此了,到9月下旬,從西線秘密調遣過來的紅軍已趕到了20萬,朱可夫利用這20萬預備隊加上托爾布欣手裡的25萬軍隊,一口氣在烏蘭烏德附近圍住關東軍3個軍約14萬人。

  經過9天戰鬥,這14萬人近乎被全殲,日軍還連帶損失了400多輛坦克和200多門火炮。紅軍也付出了近20萬的傷亡,不過後續又有15萬援軍抵達,這個缺口被很快補上了。

  然後紅軍以勢不可擋的局面壓過來,再次衝擊到托爾布欣第一次衝擊的地方。丟掉14萬軍隊的關東軍這次不能再構築連綿不斷的防禦體系了,只能各自為戰,在隨後10天的堡壘戰鬥中,紅軍突破了近一半堡壘體系,但卻被調遣過來的日軍援兵擋住了,朝鮮軍、中國軍、印度軍三支援兵齊到,再加上關東軍的後續部隊,一共組成了30多萬堵路的部隊。

  從8月到10月,雙方連續交戰了近2個半月,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次大型戰役。

  第一階段,紅軍進攻,最初投入了45萬進攻兵力,自身損失7萬,只殺傷日軍2萬,聯合艦隊猛攻海參崴,使得紅軍損失近10萬;

  第二階段,紅軍敗退,日軍進攻,梅津美治郎投入了40多萬兵力,除14萬在烏蘭烏德戰役中被全殲外,另外還在其他戰線損失了3萬多,紅軍總共損失了25萬餘,損失雖然大一些,但戰略態勢卻是勝利的。

  第三階段,紅軍恢復進攻,日軍苦苦維持,直到援兵抵達後再度將戰線拉回到最初時段,日軍損失了5萬多人,紅軍損失了7萬多人。

  綜合而言,紅軍前後一共投入了125萬兵力,日軍前後投入110萬,坦克之比是2100:1600,飛機之比是4000:4700(包括聯合艦隊1000多架艦載機),火炮是3000多:2000多。

  損失紅軍將近42萬傷亡,日軍傷亡也超過了25萬,紅軍損失了1200輛坦克,2000架飛機,日軍損失了900輛坦克,1700架飛機。

  從場面上來說,日軍似乎是勝利者,因為他們戰線基本維持在開戰前的情況,損失和傷亡也小於紅軍,再加上聯合艦隊還徹底摧毀了海參崴、蘇維埃港兩個重要地盤,似乎算得上勝利。

  但實際上日軍這場戰役打輸了。短短3個月就有25萬傷亡在歐洲大型戰役中是很常見的,但對日本陸軍來說是非常難以想像的,日本在中國戰場的傷亡一共也就不過50多萬——一個是持續3個月的戰役,一個是持續近10年的戰役,這樣的大型戰役多來幾次,日本根本就不用裁軍了,人數很快會達到標準。而且這次戰役如果不是聯合艦隊主力全部出動,不惜用大炮打蚊子的架勢為關東軍保駕護航,日軍輸得還要慘烈。

  梅津美治郎被憤怒的石原和東久邇宮稔彥王擼掉了職務,關東軍就地整改,從中國撤退的中國軍,從印度壓縮回來的部隊補入了關東軍,使得關東軍原本鐵板一塊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11月份,原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被授予元帥稱號,並擔任關東軍司令官職務,標誌著這個重兵集團終於擺脫獨走的形象,開始了新的歷史進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