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國民政府的海軍相對於聯合艦隊連個零頭都算不上,但這個零頭對中共而言已算是比較龐大了,更何況一旦接收南京政權,那裡還有一支不大不小的艦隊。而日本也多次表示聯合艦隊要處理一批軍艦,有需要的都可以來買,價格保證實惠。暹羅、印度國民政府甚至伊朗都伸出手說要買,重慶方面當然也是很眼饞的——有了海權在手,京津唐、膠東就不是孤立無援的死角了。

  更重要問題在於,朱可夫知道米高揚交涉得不太順利:西柏坡同意是同意夾擊日本,不過以實力不足為由,提出了一大批裝備、材料、工業設備的支援要求,說是買,但現在中共也拿不出錢來,只能先欠著慢慢用糧食和其他農產品補,問題俄國老大哥自己也揭不開鍋,再加上這些粗大笨重的東西如果不走水路要想運過來基本讓人絕望。

  這態度不但米高揚不滿意,史達林更不滿意,認為中共現在底氣足了、翅膀硬了,有自己的算盤和小九九了,開始不把俄國老大哥放在眼裡了。更重要的是,延安推行的分田到戶政策讓史達林很不滿意——這不是離經叛道麼?農業不發展集體農場能搞得起來?沒有一大二公,共產主義優越性如何體現?如果延安這條道路是對的,那豈不是說俄國這條道路是錯的?

  路線問題可是最原則、最核心、最沒有妥協餘地的問題!

  路線鬥爭可是要死人的!

  潛伏在身邊的階級異己分子可比外地要可怕的多,日本人不過就要個勘察加,不會拿蘇維埃怎麼樣,如果蘇維埃的根本指導理論站不住腳,那就是「國家要變修、人民要受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

  第069章 世界和平(24)

  俄國自己當然也有分田到戶,不過這是「公有制必要的、有益的補充」,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會動搖公有制和集體農莊這個主體。

  所以他不止一次在政治局會議上批評分田到戶是「小農主義思想的殘餘」,不是純粹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頂多算「山溝溝里的馬克思主義」,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當年共產國際放個屁都是香的,28個半布爾什維克回國就奪了權,現在還有誰能從延安這批人里奪權?最有實力的王明因為多次被批鬥已跑去國民黨一邊當了特務,雖然混了中將軍銜,但幾乎沒有什麼建樹。

  而北中國9省地盤在手,愈加說明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延安整風已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還加上了馬列主義「中國化」的金鐘罩,當初為和中國同志背靠背,這一條史達林是捏著鼻子認的——沒辦法啊,當初經典語錄說社會主義不可能在一國建成,他硬生生改為可以在一國建成,他能改,延安為什麼就不能改?

  不過朱可夫有一點不清楚:延安之所以對向北進攻興趣不大,除技術裝備差距太大外,還有現實制約——一旦重慶政府和平條約一簽署,很快就會面臨內戰。雖然延安一直在主張「和平建國」、「聯合政府」,但要求他們放棄軍權這一條,延安就不可能答應,等分田到戶政策落實後,南北「和平建國」的道路就被徹底堵死了——難道把分的田再收回去?

  如果30萬大軍這邊進攻滿洲不力,這邊又遭遇進攻,豈非腹背受敵。

  而從參加過援印戰役的觀察員來說:單純從戰術運用和技術裝備來看,關東軍的實力超過當初印度軍的實力,而中共自己的部隊——哪怕是那5萬相對而言的機械化部隊也達不到印度英國軍隊的平均水平。現在中共手中最好的坦克還只有38T和T26,三號坦克都沒有。

  而國黨手中卻有一大批三號、突擊炮和英法美的坦克(謝爾曼是例外,日本全部打包全收了),關東軍的主力是T-34(包括日本自己製造的同等級產品)、謝爾曼,另外再搭配部分虎式,從技術代差來說實在太遠。即便是這樣,38T和T26損壞後的配件也沒法生產,只能從垃圾中翻尋備用件或者繼續從上海黑市買。

  上海黑市在上次鈾礦石風波後曾經收緊過一段時間,但現在已完全放開了,除鈾礦石依然看不見之外,其他東西愈加豐富,連汽油都可以敞開買了——上海街頭那些汽車,80%的油料來源都是黑市。至於原本走俏的青黴素,一下子變得親民起來,價格不斷下跌,德國貨、美國貨爭奇鬥豔,甚至還有日本貨——用過的醫生都說是坑貨!

  至於反坦克炮、高射炮、重機槍、迫擊炮、甚至105mm重炮都可以買到——只要你出得起錢,據說還有人神秘兮兮地表示,如果想要軍艦,他們可以搞來摩托艇、汽艇,甚至還有魚雷艇(不帶魚雷)!

  這種裝備差異,使得陳賡等人對向北進攻十分慎重——打了沒好處還會崩壞牙的事可不值得。

  就在朱可夫想把「按兵不動」的思路報上去時,托爾布欣把一張電報紙遞給了他:「這是華西列夫斯基同志發來的最新電報。」

  電報寫的很清楚:史達林同志抽調西線30萬軍隊秘密向東部署,同時還會搞到可以武裝2個集團軍的重型裝備。

  「這是哪兒的消息?抽調30萬軍隊,烏拉爾防線不要了?」看了這個電報,朱可夫忍不住了,乾脆直接要通電話找華西列夫斯基——雖然有些嗡嗡聲,但總算海參崴一線的通訊設施還不錯,不妨礙交流。

  「是赫魯雪夫搞來的消息,弗拉索夫同情我們,說他也是俄羅斯的一份子,不忍心看我們被日本帝國主義欺負,決定干點好事……當然他是不是有其他想法我不得而知,但史達林同志顯然是相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