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霍夫曼搖搖頭:「目光要放長遠一些,德國本土要著眼於新經濟體系,不能再走老路了,何況走老路能走得過美國麼?美國基礎比我們好,人口比我們多、資源比我們豐富,拼消耗性基礎工業我們是拼不過的。」

  施佩爾心想:元首這個方針一出籠,本國工業體系和資本家看來又要重新洗牌了,能跟上元首思路的大概可以繼續獨領風騷,跟不上就會慢慢衰落乃至消失。

  「讓美國這麼幹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希望美國交付賠款的速度能快一點。」霍夫曼繼續耐心解釋道,「我們和美國約定的時間是20年,但20年時間太長,變數太多,杜威總統現在和我們保持良好的關係,誰敢保證下一屆美國總統還能一樣想?等過幾年美國戰爭創傷一恢復、原子彈一爆炸,美國的想法肯定就會多很多,我不得不防……我們就舉最簡單的例子,一戰給我們規定了那麼多賠款,我們最終還完了麼?」

  施佩爾搖搖頭,只還了4年,魏瑪德國就藉口經濟危機要求延遲償還,然後爆發了魯爾區問題,接下去幾年又陸陸續續還了幾年,到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大爆發又難以為繼,可見賠款這件事固然要看實力和條件,環境和機遇也很重要。在日本歸還欠款這件事上,元首表現得就很大度,主動減免了50億,然後一下子就把債務在帳目上清除了。

  「接下去一年內我需要拿到300億美元賠款,其中10億美元用石油償付,其他290億用工業產品和其他原材料償付。」

  施佩爾默默盤算了一下:10億美元相當於3億多桶原油,超過4000萬噸,便不禁擔心起來:「元首,中東石油今年開採量已超過6000萬噸,歐洲還有1000多萬噸產量,如果再從美國引入4000萬噸,會不會一下子石油過剩而造成大跌價?畢竟現在原油價格和即將發行的歐元是捆綁在一起的。」

  第050章 世界和平(5)

  「不會,你小看了消耗。」霍夫曼微微一笑,從辦公室里抽出一張畫遞給施佩爾,「還記得這東西麼?」

  施佩爾接過後恍然大悟:「這好像是戰前就定型的大眾牌甲殼蟲小汽車。」

  「一點沒錯,當初我許諾每個德國家庭都至少有一輛這樣的汽車,可惜被戰爭打斷了,現在到了兌現承諾的時候。」霍夫曼微微笑道,「凡戰前就交過999馬克的訂戶,我保證他們在一個月內拿到汽車,同時999馬克退還,作為國家延誤這麼多年的補償;然後接受新訂單,不過現在賣999馬克恐怕是不夠了,我剛剛了解過,現在我們有更好的發動機,更好的輪胎、更好的收音機等設備,定價至少要到1499馬克,不過為了讓德國人民享受戰爭紅利,剛才博士給我出了個點子,持有軍功章可以抵錢,從最低級的鐵十字勳章開始沖抵100馬克,到騎士十字勳章可以沖抵半價為止……」

  「這倒是個好辦法!可以刺激消費。」

  「我和大眾公司、保時捷公司、奔馳公司都說過了,讓他們趕緊把坦克生產線改造回汽車生產線,然後全力開工造這種甲殼蟲,第一年至少要生產10萬輛,這種小汽車一個月要燒多少油?」

  「可能、大概150升左右吧。」

  「這樣一年就是1800升,差不多10噸原油才能提煉出這麼多升汽油,這就是100萬噸的新增消費。德國這麼多,法國、義大利、英國、難道也不多用一些?」霍夫曼笑道,「其他提煉出來的產品也不會浪費,柴油可以送到烏克蘭供拖拉機用,烏克蘭人民總抱怨沒有足夠的柴油,現在潛艇、坦克都不用了,柴油應該會夠了;重油可以供應貿易船隊,瀝青正好用來修路——我們今年的高速公路建設計劃是多少公里來著?」

  「1700公里!」

  霍夫曼搖搖頭:「遠遠不夠,按翻倍算!」

  「那就3500公里!」

  現在施佩爾已深諳基建拉動、投資翻倍的套路了。

  「為修建這3500公里,我們肯定還要用大量的卡車運輸物資,這同樣是一筆非常龐大的消耗。」霍夫曼笑笑,「接下去還有更驚人的消耗在等著我們。你見識過美國大兵作戰物資清單中的女士尼龍襪麼?雖然我對美國人打仗時候還想著這種事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認,尼龍襪這玩意對女性的吸引力實在太大,我問過愛娃,她覺得這個東西應該是女性必備的……全德國至少5000萬女性吧,每個人按4雙計算就是2億雙,施佩爾你算算,要用多少石油?德國女人有了,法國人、義大利人、英國人不要麼?全歐至少要10億雙!且尼龍襪這玩意不是永遠不破的,幾乎每年都要更新,你覺得要多少?」

  施佩爾一愣,他一下子還算不出10億雙襪子要多少石油。

  「除了襪子,還有各種各樣衣服,以前打仗大家對穿著很隨便,一身軍服一套就完事了,今後不打仗了還天天軍服麼?肯定西裝的西裝、便裝的便裝、大衣的大衣,女孩子就會更加花枝招展,這些衣服的化纖哪裡來?全部從石油來啊……剛才IG法本公司總裁來見我,說最近工業產品滯銷,他有些苦惱,我把這些數字一擺,他急得連凳子都坐不住,說連夜回去安排考慮轉產——美國公司能生產,我們也能啊!雖然法國人、義大利人設計時裝漂亮,但在服裝原料領域德國可是全歐首屈一指的,面料上去了,染料是不是也跟著上呢?這下子化工企業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