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金上將的臉陰沉得可怕,他發現自己不但被布爾什維克耍了——其實大家都在心照不宣地做破壞協議的事,無非現在美共勢大,金上將準備的那個陸戰師不夠看了,又被杜威耍了一次——10天就到紐芬蘭?這說明政府當局早就和德國人溝通好了,說不定談好價碼還在美共起事之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政府早就不信任軍方了。

  「我表示反對,這是叛軍,他們……」

  這句話一出口就被杜勒斯駁回了:「總統會簽發命令豁免以前的一切恩怨,而且這個集團軍一直戰鬥在反布爾什維克的一線,有豐富的經驗,是我們不可多得的盟友,我們不能因為以往的一些不快而放不下,我知道海軍對某些事情耿耿於懷,但現在情況危急,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向前看,如果他們能平定布爾什維克的叛亂,恢復美國和平,原諒他們又何妨呢?」

  現在金上將也無語了,海軍不能平叛,陸軍戰鬥力不行,要遏制這場瘟疫傳播只有寄希望於外來力量,日本、加拿大的力量都婉拒了,這支純粹的美國軍隊如果再婉拒,那就真找不出合適的其他力量來了。

  他苦笑幾聲,最後道:「既然以國家利益為重,海軍就不從中作梗了,不過希望總統能把握好,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一號同意教官團以個人名義臨時加入美共並提供軍事諮詢和顧問服務,但務必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務必不讓他們落到美國反對派手中……關於承認和建交問題,目前形勢還不明朗,為防止反對派聯合攻擊蘇維埃政權,以維持現狀為好。」

  這份電報雖沒有完全達到馬林科夫請示的要求,但至少美共獲取教官已有眉目,他立即通知托馬斯準備調整前線兵力和軍事指揮部署;在另外一邊,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也收到國內發來的訓令,指示他派遣部分教官深入基層,他立即心領神會,迅速與勃列日涅夫商量好了有關人選。

  自從波士頓交戰以來,美國紅軍對麥克阿瑟的支持部隊已發動了數次進攻,但除了實現大量傷亡外都無功而返。

  防禦波士頓的麥克阿瑟汲取了前幾次戰鬥的教訓,不再和美共在野外決戰,試圖畢其功於一役,而是讓部隊收縮防禦、搞彈性布局和工事防禦,打起了類似一戰的戰壕戰、陣地戰,再加上這次防禦部隊中有一個英國師,他們可不像美國師那樣容易倒戈,有這個師相助,布萊德利立即進行三明治法布防——讓英國師、美國師穿插在防線上,以便能壓制住其他兩個師蠢蠢欲動的某些行為。

  這種布局立即收到了效果,部隊不但頂住了攻擊,而且在戰場上公開倒戈的現象大大減少,無論美共怎麼滲透、怎麼運動,脫離陣地投奔美共的美國陸軍除了第一天那2000多人外,其餘紋絲不動——這背後的代價是麥克阿瑟開動憲兵和直屬警衛部隊作為督戰隊,槍決了一批他認為有動搖、投降傾向的官兵,依靠這堆人頭,他終於穩住了陣腳。

  陣腳一穩住,布萊德利的指揮功力就能得到有效發揮,畢竟他在南非是系統研究過縱深防禦、層層阻擊體系的,奈何南非遇到的是實力高出一籌且完全更新打法的閃電戰2.0,這才被折騰得迅速潰敗。到現在這當口,別說閃電戰2.0,就連閃電戰1.0都玩不起來,工農紅軍雖然有幾架飛機,但並不足以撕開防線的缺口,甚至於連覆蓋波士頓市也辦不到。雙方用的是二戰的武器打一戰標準的戰壕戰術,美共的攻擊根本就無濟於事。

  蘇聯教官說是顧問和諮詢,但實際上在作戰中完全接管了指揮工作,從最上層參謀命令的下達到營一級火力的配備與進攻體系、套路的構建都充滿了紅軍特色,不過,現在這支美國工農紅軍畢竟不是蘇聯紅軍,換招牌容易,要改變美國士兵骨子裡的火力覆蓋、炮兵優勢觀念需要更多時間,在蘇聯顧問眼裡,進攻中出現的動作都笨拙無比,別說跟不上他們的指揮節奏,就連他們曾經教過美國部隊的攻防節奏和戰術也基本上不能完全執行到位。

  雖然布萊德利的手下有關應對防禦的舉措也很雜亂無章,但防禦畢竟比進攻容易,特別是對面火力不算充足、飛機也只能象徵性騷擾的前提下,要守住防線就比較容易了。

  在蘇聯教官接手前,美共已打了3天,接手後,又打了3天,在連續6天的激戰中,美共一共付出了將近1.5萬的傷亡——傷大部分,陣亡不多,只把戰線向前推進了不到3公里,如果依照這個架勢和速度,別說3天,就是再30天也難以拿下波士頓。

  「這樣不行……」顧問團團長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和勃列日涅夫率一部分人留在華盛頓幫助福斯特整頓後方秩序、維持蘇維埃政權的運轉,前線指揮交給了以副團長崔可夫為首的軍官團,但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同樣關注著戰事進展,他從前線發來的戰報中看出,目前的局勢對美共非常不利了。

  紐約一戰雖然傷亡也有2萬,但其中大部分是工人和赤衛隊,核心部隊受到的損失其實不大,而圍攻波士頓難道1.5萬傷亡幾乎全部是純粹的軍人,這是個很的數字——差不多相當於目前美共投入戰場兵力的10%;其次,紐約損失雖然大,但最後是成功把這個美國經濟心臟拿下來的,大批華爾街大亨也淪為了階下囚,勞動人民歡天喜地地做了主人,有些傷亡大家感情上也能接受,但這次圍攻波士頓到目前為止並未取得什麼實質性戰果,部隊剛剛因為革命而聚攏起來的士氣一下子就變得低落下來,甚至還因為傷亡出現了動搖——10%的損失攤在蘇聯紅軍身上根本無所謂,但在美國軍隊身上就有些受不了。最後,美共是憑藉一口氣連續出擊,現在如果在波士頓被擋住,其他地區軍隊聚集起來後如果發動反撲將會難以承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