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PS:至於某些地攤文學說日本歷史上曾撿到過一顆原子彈,最終未爆炸而送給俄國的這種故事,一聽就知道很不靠譜——美國當時一共就3顆原子彈,1顆在試驗場上爆炸,2顆分別賞給了廣島和長崎,哪來第3個未爆炸的產品?退一億步說,如果日本真撿到一顆完好無損的原子彈,以日本仁計劃的研究能力,直接回收並重新利用並不是很困難的事——制約日本的是客觀條件而不是理論構想。

  實際上最早俄國啟動原子彈計劃的刺激是從英國傳來的,湯姆遜教授為首的英國鈾委員會工作情況報告落到貝利亞手上,引起了史達林的極大興趣,在1942年11月,蘇聯國防委員會作出了《關於開採鈾》的決議,責成有色冶金人民委員部在1943年5月1日前要在稀有金屬總局所屬的塔巴沙爾「B」工廠生產出4噸鈾鹽,並要求制訂出年生產能力為10噸鈾鹽的工作計劃,隨後又命令在科學院系統內成立2號實驗室,由物理學教授庫爾恰托夫負責製造實驗用反應堆。

  但由於紅軍在戰場的急劇失敗,再加上中亞地盤喪失,這些工作並未實現,甚至連預計要在中亞開採鈾礦的實際行動都沒來得及展開就匆匆忙忙消失了,搬到東俄以後,有關核武器項目雖然力圖重新恢復,但因為德國火箭、噴氣機的巨大威脅,在項目優先度層級上是低於這兩者的,更低於新式重型坦克的資源獲得量,但現在這個情報一出現,整個情況都發生了改變。

  「這份情報可以確認是真的麼?如果是真,從情報角度來分析,他會引起什麼樣的形勢變化……貝利亞同志。」

  「關於準確性,雖然不敢說100%確定,但即便可以達到80%的可信度,內務部會儘可能通過其他渠道核實,至於影響,我覺得要看原子彈的真實威力到底有多少。我來之前諮詢過幾位專家,他們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你說說看。」

  「第一種結論是根據理論數字推算的,10公斤鈾-235相當於1600噸TNT(這當然是極大低估了),那一枚常用炸彈可以攜帶200-400公斤鈾炸藥,意味著這枚炸彈的威力可以達到3-6萬噸規模的TNT當量(這個推算居然出入不大),這種炸彈的威力是方面軍級別的,可有效破壞一座中等城市,重創集結起來的方面軍部隊;第二種結論是根據現實制約計算的,專家們認為德國不可能有這麼充裕的資源去提煉鈾元素,因為這種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極低,只有千分之幾,提煉十分困難,他們估計一顆炸彈就只有20-40公斤鈾炸藥(這估計比較接近事實),威力在3000-6000噸之間,具備戰術意義,可以有效破壞堅固要塞,對付軍一級部隊(紅軍軍一級編制大概只有3-5萬人),他們認為如果被敵人的戰術空軍或火箭部隊所利用,可以在主要進攻方向上打開一個重點缺口,或者用於登陸作戰……」

  貝利亞給出了兩個答案,雖然沒有附上自己的意見,但史達林是能夠聽明白的:如果是前者,那對東俄來說是個很麻煩的事,因為東俄和澳大利亞一樣,目前也是城市集中型國家,主要人口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中,其餘廣袤的領土自然條件惡劣,並不適宜生存;如果是後者,那相對而言威脅不是特別大,現在東西俄漫長的邊境線上只有少數幾個適宜突破的缺口,只要守住了那裡,烏拉爾防線是可以保住的——至於傷亡什麼的暫時就不能計較了。

  「不過……」貝利亞話鋒一轉,又說起第二個讓史達林心驚肉跳的推論,「如果是第二種推斷,我們也許會很快面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這句話怎麼說?」

  「日本關東軍一直有北進企圖,根據我們搜集到的情報,關東軍最近半年,特別是最近3個月以來一直在集結兵力、囤積武器、裝備和補給,在日常貿易中種種刁難、破壞或者無理取鬧也減少了很多——這不是說明他們在克制忍讓,恰恰說明他們在醞釀大的事端……」

  「你不是10天前給我匯報了一個敵人集結情況有所緩解的情報?」

  「那個情報最初看來確實如此,但現在看卻不是這回事。」貝利亞忍住史達林咄咄逼人的目光,儘可能用比較充分與合理的口氣闡述,「如果德國開發成功的是戰術核武器,那麼日本沒理由不心動,德國也沒理由不出賣——只要日本付得起錢,現在德國為了錢和其他利益,把火箭技術都賣給了日本,沒理由在戰術性質的武器交易上作梗,而如果日本真打算利用這種新式武器對我軍發動背信棄義的攻擊,那麼他們還需要等待時機……」

  「可遠東已開始要進入冬季,再過1個月就要開始冰封了。」

  「今年開戰的可能性很低,但來年開戰的可能性極高……還有一個情報可以佐證。」

  「什麼情報?」

  「堀悌吉基本控制了日本內部局勢,日本高層在暴風驟雨般清洗之後,似乎達成了新的穩定,裕仁天皇也縮在皇宮裡不敢露面,更不敢公開發表不滿意見。」

  「這只是你們的推測。」

  「不,昨天下午日本正式對外發布了詔書,任命裕仁之弟崇仁為南洋總督,統攝太平洋事宜,眾所周知這位親王是海軍派,與山本五十六、堀悌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這個任命能獲得通過並公開發表,說明日本陸海軍高層達成了新的一致——限制皇權甚至架空裕仁,堀悌吉敢於政變,憑藉的是手中的武力,政變之後,他必須要有成績才能服眾,其他領域不好下手,北進卻是最容易的選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