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起來霍夫曼也是一陣腦瓜疼,他想部署日美開戰,可沒法使上力氣——美國人的船都被自己壓在東海岸,自己又下令進攻各大船廠,現在日本拿下夏威夷後等於是德國一家在壓制的力量,日本可以從容不迫地梳理內部,這個閒情逸緻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給對方的。

  「所以,可以推動日本北上,實現有限目標……」霍夫曼微微一笑,「石原莞爾提出了更多援助請求,告訴他,都可以答應,不過那幾塊領地必須交割。」

  幾個高層都用無奈的眼光看著霍夫曼,元首耍起手段來也是一套一套的,用一個印度支那問題擋了日本不少要求。其實他們都知道,日本現在欠的錢還不還都無所謂,德國已在前期通過雙倍定價和貴金屬轉移把錢撈夠了,後面部分純粹是淨利潤和其他收成,但元首願意催債,他們也不好不贊同。

  「讓科爾再加一點火,我就不信這麼激烈的問題爭論到現在還能一團和氣。」

  「什麼火?」

  「把高堡奇人計劃給日本人!」

  「這個……第幾稿?」

  「第20稿吧。」霍夫曼笑笑,「不知道能不能從日本釣魚出來。」

  所謂釣魚,大家都是清楚的,利用這個計劃已前前後後斷送掉不少泄露的美國間諜和歐洲各國內應了,但元首還是一茬一茬地把計劃送出去,不把魚釣乾淨他是不肯罷休的……

  第138章 昭和維新(5)

  「又談崩了?」面對杜勒斯的匯報,杜威悵然無語,不知道該怎麼說。

  5月中旬,隨著夏威夷戰事告一段落,日美再次就和平問題通過第三國進行談判,由於有堀悌吉的強力壓制,這次日本開的條件沒有上次那麼苛刻,但由於戰場形勢比上次還要好,因此也只能是略微下調了一下心理預期,最核心的關鍵就是3點:

  第一,美國要麼給夏威夷,要麼給紐西蘭,兩者至少要給一個;

  第二,500億美元賠款不能再低了;

  第三,日本欠德國的債務已累計到360多億美元,日本要求美國加以解決——美國出錢也好,美國和德國進行其他利益交換也好,總而言之要美國解決。

  這三個條件算是大本營高層能接受的最低條件了,如果不是堀悌吉串聯的形勢比較吃力,陸軍派中樞還不願意接受這個成果,再低的要求堀悌吉也無法答應,答應的話,海軍就穩不,住了。

  杜勒斯給的條件自然要差一些:

  第一,美國出200億美元贖回夏威夷,日本保證不對澳、新下手;

  第二,美國同意提供400億美元貸款,幫助日本把欠債還清,不過貸款期限只有20年,年息1%——美方定義為商業行為。

  雙方的意見差異和出入其實有一點,不過紐西蘭或夏威夷美國都不同意給日本,本來有一部分人同意日本控制紐西蘭作為和平的保證,這個建議以特納為首,得到不少人附和,不過杜勒斯堅決反對,考慮到影響過於惡劣,最後不了了之。

  克拉克問:「您有沒有告訴日本人,如果他們這麼想要紐西蘭,讓他們自己去進攻好了,打下來歸他們不就好了麼。」

  杜勒斯很不高興,但還是回答了:「日本人表示,如果他們打下了紐西蘭,那麼夏威夷就要拿其他地盤或索賠1000噸黃金。」

  1000噸黃金顯然是不可能給出去的,雖然1000噸黃金明面上還沒有500億美元值錢,但現在其他物資可以隨便填滿500億美元,唯獨黃金這個東西是貨幣霸權,不能簡單地交出去,於是就在這裡卡殼了。在其他條款上,日美也有一定分歧,但主要條件談不攏,細節條件雙方也沒心情談。

  當然,一些小協議還是達成了,落在日本手上的夏威夷守軍和平民作為和平誠意,允許美國贖買,本著先傷病員、後平民再官兵的順序進行贖買,價格是4000美元一個,美國人咬牙答應了,光這一票就是好幾億美元。

  本來還可以再談一談,但奈何「高堡奇人」計劃由科爾送到東京後,情勢又發生巨大變化,大本營上下特別是陸軍中樞又開始頭腦活絡起來,對這一點想法堀悌吉心知肚明卻沒辦法直接反駁,連帶著他和科爾的關係也尷尬起來,現在德國方面介入陸軍事務拼命破壞日美間的和談,而堀悌吉希望排除來自德國的干擾,但又不能徹底放棄與德國的聯盟,所以開始僵持不下。不過有一點堀悌吉是清醒的:德國可以給日美關係搗亂,日本卻沒有能力給美德關係搗亂,所以他有火也發不出來。

  對德國的談判也很不順利,德國開的要求很高,特別是里賓特洛甫知道歐洲聯合演習和「高堡奇人」計劃給美國造成不小的震懾之後,更是在談判時氣勢磅礴,絲毫不肯讓步,弄得杜勒斯明明有一身外交談判的本事,結果因為戰場形勢不利而硬不起來。特別是委內瑞拉戰事陷入不利時,他的境遇更是尷尬。

  到6月2日,德美談判雖未破裂但也已經瀕臨破裂邊緣,因為德國擊敗了委內瑞拉的所有美軍,完整地占領該地,美國在南美的據點只剩下了累西腓地區,而且累西腓的形勢也非常糟糕,一方面德國不時動用飛機、火箭進行空襲,一方面鄧尼茨的U艇部隊將美國補給線路卡得死死地,讓累西腓美軍日子非常難過。

  霍夫曼對美軍贖買夏威夷戰俘和拼命的方式非常感興趣,已開出了6000美元一個的價格同意累西腓美軍撤退,條件是裝備全部留下,特納認為可以接受,但麥克阿瑟卻表示反對——站在純粹軍人的立場,這批人放下武器投降再贖買的話已失去了精氣神,這不是敦刻爾克大撤退,那是軍事上的奇蹟,是自主行為,贖買完全是被動行為,從夏威夷戰役的局面來看,只要稍微露出一點風聲,只怕軍心就完全垮了。而且李奇微在累西腓至少還牽制了德國15萬兵力,一旦讓德國人將這15萬兵力騰出手來,中美和加勒比海就直接完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