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麼,日屬印度?」

  「日屬印度的話,只怕下一任印度總督就會面對連綿不斷的反抗了,永無安寧之日。」

  草鹿任一和山下奉文連連點頭:日屬印度和英屬印度地位是一樣的,那當初印度人費這個力氣反抗英國人幹什麼。

  「您的意見是?」

  「特殊朝貢化。」

  朝貢化這個名詞對山下奉文並不新鮮,就是東亞傳統國際體制中的中央帝國維持秩序的一套邏輯:大明、大清帝國時期,越南、暹羅、緬甸、朝鮮等都是中央帝國的屬國,任何統治者的更迭都需要中央帝國認可才有效,不過中央帝國除名義上統屬這些國家、接受朝貢外,實際並不干涉屬國內政,這種既統屬又獨立的體系與西方的屬國與殖民地完全不同,至少維持了幾百年的安寧,只是後來因為中央帝國力量衰弱被打破後才發生動盪。

  「所謂特殊朝貢化,就是要在原來的政治邏輯上加強內部聯繫,比如除了文字、職官、政體對接外,還要在經濟、金融、軍事、教育上實現一致化,以印度為例,今後貨幣就統一使用日元或稱亞元,度量衡和計算體系一致,本土的知識分子和上層階級要有日本留學的經歷,軍事裝備、編制都要和我們統一,日本人可在符合印度法律的前提下自由前來定居、遊歷、經商、務農等,印度政府要聘請日本擔任教授、教官、顧問,在軍事上要結盟,屬國有危難我們要發兵救援,屬國之間有矛盾我們要負責公正調解……」

  「那怎麼統治呢?」

  「各屬國均擁戴天皇為最高元首,以本土人士為首相或總理,內閣成員必須本土化,政府在大政方針與日本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獨立參加各國際組織——比如德國人牽頭的聯合國,然後我們還要組建亞洲聯盟與歐盟、北美對抗,派出的總督府只實行顧問職責,不直接統治民眾,這樣可以避免直接把鬥爭矛頭指向我們。」堀悌吉強調道,「不僅印度如此,緬甸、越南、婆羅洲、原荷屬東印度、馬來亞、菲律賓都應該參照這套體系,這些國家加起來差不多有6億人口,日本人口只有1億,這些國家面積加起來相當於整個歐洲,而日本國土在歐洲也只能算中等國家,要想完全吞併是不現實,也超出了國力,如果加以殖民,你認為英、美、法、德諸列強會不來搗亂?」

  一番話說下來,聽得山下奉文和草鹿任一都是一愣一愣的。

  思考良久之後,山下奉文長嘆一聲:「當我等還著眼於戰爭乃至戰役成敗時,堀君已著眼戰後安排、全球競爭,不得不佩服耳。」

  「現在應該明白我為什麼極力反對北上攻占西伯利亞和南下攻取澳大利亞了吧?」堀悌吉苦笑道,「消化現有戰利品已超越了日本的能力,如果再攻取地盤,一定會消化不良而崩潰,部分馬鹿只考慮攻城掠地,從來不考慮攻城掠地後怎麼守、怎麼統治、怎麼建設的問題,就像一個貪得無厭的財主拼命去搜刮房子,卻不知道自己所能居者一室爾,所能睡者一床爾,要這麼多幹什麼?」

  草鹿任一會心地點點頭:這就是堀悌吉當初一直強調的,超過能力之外的資產都是負擔的道理。

  「這建議為什麼不發給中樞呢?」山下奉文有些奇怪,「以殿下的英明,石原君、山本君的見識不可能不知道這一套體系的好處,即便內外部有一些反對意見,大家齊心協力之下也是可以同舟共濟的,向我們這種也就不必夾在堀君和中樞之間為難了。」

  堀悌吉搖搖頭,站起來走了兩步,眺望著窗外的風景……

  雖然這個突然不說話的舉動有些不太禮貌,但山下奉文和草鹿任一知道他肯定是有話要說。

  良久之後,堀悌吉轉過身來:「他們主持的特殊朝貢化和我主持的特殊朝貢化是有區別的……讓殿下和石原來主持,了不起是滿洲模式的翻版。山下君,我們控制滿洲14年了,解決了問題沒有?」

  山下奉文緩緩搖頭:如果控制滿洲就能解決問題,為什麼還會有226?

  「不對內部進行改造,不使日本淘汰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日本是不會進步的……日本這壇酒已開始發酸了,不加以改造遏制而只用幾個新瓶子來包裝,能保證酒的質量麼?」

  「所以,您的改造思路是?」

  「昭和維新!」

  「刷」地一下,山下奉文激動地從椅子上站立起來,不敢相信似地盯著堀悌吉,結結巴巴地說道,「昭……昭和維新?」

  「怎麼?沒聽過這個名詞?或者說,忘了?」堀悌吉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

  開什麼玩笑,山下奉文本人就是皇道派「餘孽」,就是變成灰他也不會忘記昭和維新是什麼。

  「我……我……」山下奉文張口結舌,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關於昭和維新,在9年前我本人的態度和現在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不過,人總是會變的,看得多了、想得多了,位置變了,想法就會變。」堀悌吉慢悠悠道,「當然,我想搞昭和維新和那批激進軍官搞昭和維新完全是兩回事,他們手段太激烈、步驟太急而且地位太低,日本這個國家,從上到下改革比自下而上革命要好得多。而維新在歷史上可不止一次,遠的有大化改新,近的有明治維新,來一次昭和維新或別的什麼維新,我覺得完全可以。如果覺得名稱刺耳,也可以叫昭和改良、國家改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