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討論了整整一天的戰略形勢,最終一無所獲,參聯會核心圈既沒有決定接受哪國的條件,也沒有決定優先考慮如何先與一國媾和,只不斷否認著難以抗拒的事態——德國條件不可接受、日本條件不可接受、出賣紐西蘭不可取、不能放棄盟友等等,勉強算是有建設性成果的只有兩句話:一是加強國土防禦;二是強化瓦胡島防禦體系,不能不戰而降。

  問題是瓦胡島已守不住了,在失去犄角的夏威夷島支援和配合後,瓦胡島的防禦體系已變得非常不完整,島上那些看似駭人的火力體系也因為少了中堅軍官和技術兵種的操縱而變得殘缺不全,杜立特有殺身成仁、死戰到底的決心,他的手下——5萬餘守軍和近4萬平民並沒有這種想法。

  瓦胡島陷落在所有人看來都是不可避免之事。

  當參聯會正在為可怕的前景而進行徒勞無益的掙扎時,部署在美國陸軍體系內,正為美方大量培訓陸軍部隊的紅軍教官團也在以黨內民主生活會為藉口召開秘密會議。

  「同志們,隨著軸心勢力步步緊逼,美國政府的出路已愈見慘澹……」勃列日涅夫做了很長篇幅的情況報告,「從目前掌握的情報和大家匯報的情況來看,美國中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對於打贏戰爭的信心很不充足,且美國當權的大資產階級還在一個勁粉飾太平、愚弄民眾,隨著軸心勢力逼近美國本土,勢必會演化成激烈的政治動盪。這種政治騙局是不可能長久維繫的,一旦日德軍隊在北美大陸登陸,杜威政府的信譽就會徹底破產——雖然這個政權的威信隨著戰局每況愈下而近乎完全喪失了。這種情況將演變成我們非常熟悉的結果——革命!這樣的革命在歷史上發生過兩次!」

  旁邊有人馬上接茬:「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對,隨著外敵入侵,本國腐朽政權即將覆滅之際,人民一定會起來反抗,這種自發的反抗有兩個結果:或是大資產階級政府向德國屈膝投降、履行苛刻的條件並對內鎮壓,這是巴黎公社的教訓;或是覺悟的民眾團結起來,趕跑侵略者並成立革命政權,這是十月革命的經驗。史達林同志教育我們,要努力實現後一種結果,儘可能保住美國革命的勝利成果。」勃列日涅夫用炯炯有神的眼睛掃視了眾人一眼,「如果美國爆發革命並成功站穩腳跟,是對全世界無產階級非常具有鼓舞意義的標誌性事件,是世界革命興起的重要標誌,會在全球掀起革命浪潮並最終波及德國、日本自身。」

  大多數人沉默不語:蘇維埃自己都步履維艱,談什麼世界革命不覺得太早了麼?更何況美國爆發革命的前提和基礎何在?即沒有成熟的理論指導,也沒有具有統一性的組織或政黨——美國共產黨在蘇維埃看來是標準的修正主義、妥協主義的政黨,根本不是革命政黨,也不可能帶領美國人民走上革命之路。

  不過也有少數人躍躍欲試:不管怎麼說,只要美國一失敗,北美局勢就要大亂,這是革命最深厚、最廣袤的土壤。就算是革命失敗又如何,只要能給日本和德國搗亂,能給蘇維埃爭取時間就值得了。

  「美國革命由其特殊性和時代特徵,最顯著的一點就是沒有成熟的理論和可靠的領導力量……」勃列日涅夫道,「但這些我們有——我們有成熟而豐富的鬥爭經驗可以傳授給美國同志。史達林同志指示:我們要在力所能及接觸的中下級軍官中發掘積極分子和革命分子,幫助他們成長起來,用無產階級的革命思想、武裝鬥爭的經驗來幫助他們。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蘇維埃革命的領導同志在革命成功前也並不是特別起眼,沒有一個舊政權、舊體系的高級政客或軍官,史達林和莫洛托夫同志當初是《真理報》的編輯和作者,伏羅希洛夫同志是鍋爐廠的工人,布瓊尼同志雖在舊軍隊任職,也不過是一個士兵委員會主席,算是低級軍官……真正的無產階級和革命力量重視根植於基層。」

  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皺著眉頭問道:「政委同志,我們當初和美國人有過協議,不能在軍隊中開展活動,這……」

  「團長同志說的沒錯,我們目前固然不能在美國軍隊中公開活動,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和美國軍官、士兵接觸,我們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傳授他們軍事知識,一方面要和他們交朋友,可以通過私下聊天、日常接觸等方式了解這些人物的政治傾向和思想動態,這是我們的有利條件;其次,我們表現出來的堅定作風、頑強意志和軍事素養美國軍人一定也看在眼裡,等形勢發展到緊迫程度,他們一定會更加倚重和仰仗我們;再次,由於美國軍事形勢緊張、國土防禦體系進一步延長,他們提出了更多的教官援助要求,國內已答應了這個請求,第二批人員會在下個月抵達,人數300餘人,全是政治立場堅定、軍事素養全面的同志,會極大地增強我們的力量;最後,蘇維埃在美國工人階級中擁有不少同情者,也有一部分俄羅斯僑民,黨會通過其他渠道組織並運動起來;黨在美國軍政界、知識分子界還有一點力量,到最後關頭,這些力量都會配合我們行動……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並不是孤軍作戰,無產階級團結起來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被勃列日涅夫這麼一鼓動,很多人就開始興奮起來:這幾個月來,教官團以自己的努力和認真的工作態度贏得了不錯的聲望,同時很多軍官也在業餘時間自發學習了英語,交流溝通能力提高的很快,大家已不滿足於普通的軍事培訓,認為可以做些有益的工作。雖然美國人目前對革命這個論調避之唯恐不及,但他們相信,真等日德的屠刀和鐵蹄踏上北美大陸,美國民眾一定會醒悟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