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轟!」X-25工廠倒塌了。

  「轟!」X-27工廠里一團又一團烈焰沖天而起。

  「轟!」

  整個核心區工廠不斷發生爆炸、起火、倒塌的聲音,一團又一團蘑菇雲隨即升了起來,曼哈頓工程苦心經營的核元素分離、提純工廠在這次鋪天蓋地的攻擊中化為一片廢墟,更致命的是,那些經過濃縮的高純度核原料、已提煉了一半的半成品,以及還沒來得及提純的礦石原料,全部被炸得四散分離,還有部分通過塵埃、空氣、流水向四周擴散。

  此時此刻,整個橡樹嶺成為巨大的輻射源,它散發出的威脅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成為最致命的因素——完全隔斷並封鎖了有關搶救可能。關於輻射的危害美國人是在事發後幾天才反應過來的,第一批奮不顧身衝進去搶救的消防員和官兵暴露在大劑量輻射下後,在隨後幾天陸續患上各種疾病而去世。

  整個飛彈三炸橡樹嶺的行動直接並未造成多少人傷亡,但後續的輻射卻收割走了3000多人的生命,還有更多人因為放射的縈繞,在今後幾十年中陸續因為患上各種怪病而去世。

  3天後預定匯合地點的7號山洞裡,大難不死的斯科尓茲內只等來了阿爾弗雷德一個人——後者能大難不死純屬僥倖,他搶到了一套科研人員衣服和工作牌,上面人的照片和他有6分想像,同樣也是文質彬彬,在夜色下也讓他混過了檢查崗。

  兩人見面不由得抱頭痛哭:出發時整整32人,最後只剩下了他們2人!雖然沒有一個人願意開口交流同伴的去向,但等了3天都不見蹤影,只能推斷他們全部陣亡了……

  「向總部報告吧。」

  阿爾弗雷德挖出了埋藏在山洞裡的電台,發送了整個行動最後一次電報:行動完成,全面成功,我突擊隊傷亡殆盡,只剩2人!

  沒過多久,柏林通過百慕達中轉的回電就來了:「德意志將永遠以你們為榮!」

  第110章 和戰之間(1)

  火箭三炸橡樹嶺不僅讓美國高層陷入了深刻的軍事危機,更陷入了沉重的政治危機。

  給他們造成巨大震撼的一方面是自己在軍事實力上的落後:德國的彈道火箭已可以突襲上千公里、巡航火箭更是實現了空載化,射程高達500公里以上,而且落點十分精準;另一方面是情報與反諜體系上的無能:30多個德國間諜從墨西哥入境,一直深入到美國心腹地帶而未被察覺,這是何等的諷刺與漏洞?更糟糕的是,曼哈頓工程號稱美利堅最絕密的工程項目,知情人據說只有20人,但即便這樣,在德國面前還是如同透明一般,一想起這個潛伏在高層的間諜,眾人都感覺不寒而慄。

  參聯會開會的時候,大家彼此間互相張望的目光都變了:誰知道這些掛著上將、中將軍銜,有著顯赫地位的軍人及其他政治家是不是德國人的眼線?

  由於杜威再次住院,兼之杜威沒有指定參聯會負責人——本來杜威是素意讓英格拉姆出任這個職務的,但因為大西洋、太平洋艦隊先後潰敗,重建海軍需要得力人手,英格拉姆被他最終派遣了出去,會議開始時整整半個多小時沒人說話。

  倒不是大家沒有想法,而是大家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開口,一個不當心被當成間諜處理,那後半輩子可真是完了。

  風雨飄搖的時刻,杜勒斯不得不站出來穩定軍心——副總統現在依然是個擺設,倒是杜勒斯這個國務卿很搶鏡,里里外外都一把抓,在軍人面前也說得上話。

  他沙啞著喉嚨道:「現在,國家面臨著生死攸關的局面,當務之急我認為要辦好以下幾件事:

  第一,一定要想辦法抓捕滲透進來的德國間諜,從他們嘴裡撬出他們的情報來源和活動體系;

  第二,儘快評估橡樹嶺的損壞程度,能搶救的搶救,不能搶救的儘快易址重建;

  第三,大家要團結,要信任,我個人相信在座諸位不會是德國間諜,你們已處於一個政治家、一個軍人在職業生涯中的頂峰,我看不出賣命給德國人有什麼特別好處;

  第四,要加大對先進武器的投入、加快研發進度,我們在尖端武器領域落後的程度有些多了,再這樣下去,我們美國人將死無葬身之地!」

  最後一句話讓人尤其肅然動容,眾人剛要展開討論,電話鈴接二連三地響了起來。

  第一個電話是奧本海默打來的,他要求帶一支科學家隊伍去現場查看橡樹嶺的損失,這個要求被杜勒斯禮貌地拒絕了——他認為現在情況不明,專家暫時不宜到現場而應該就地隱蔽,損失情況讓空軍派偵察機去照相識別;

  第二個電話是卡門打來的,他希望能派一些技術人員會同救援部隊去尋找德國火箭的殘骸、碎片,以便研究有關細節——這個要求被參聯會接受了,表示下午就可以啟程;

  第三個電話是胡佛打來的,他要求得到特別授權去查看這些大人物的有關信息:包括他們電話記錄、信件和包裹記錄、家庭成員與外界接觸情況、可疑銀行帳戶往來情況等——這無疑是要在老虎頭上動土,不過大家都明白這是免不了的。

  杜勒斯沉吟了半天,當著參聯會眾人的面說:「您先從杜威總統這裡查起,第二個可以檢查我,然後其他人稍微等一等……」

  列席會議的馬歇爾和金上將對望了一眼,他們的政治敏感性立即醒悟杜勒斯在等他們主動表態,連忙站起來說:「我們兩個接觸有關情況比較早,先從我們這裡查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