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參聯會看來,討厭的媒體老是有人問美利堅那1000多萬國防力量、1400多億國防預算用到哪去了,這些東西就可以很好地回答他們的問題——光這批新修建的設施、培訓的人員和指揮體系,涉及人員就超過100多萬,而這個數字還遠遠沒到參聯會的心裡上限。

  當初德國興建國土防禦體系用了70多萬人,美國國土面積差不多是德國的十幾倍,比整個西歐加起來還大,如果真按照德國標準建設至少要抽調1000萬兵力,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因此美國本土防禦體系呈現「東西強、南北弱、中間空」的局面,東海岸防禦能力最強,西海岸差一些,北面與加拿大的邊境線以及南面與墨西哥的邊境線就更弱,至於廣袤的,至少占據50%國土面積的中部,除類似橡樹嶺這樣的軍事禁區還有點狀防禦體系外,基本就是不設防。

  比起歷史來說,美國的防禦能力已強化了許多——歷史上像紐約這樣的大城市除了長島附近有1-2個雷達站外,根本沒有全面預防空襲的手段,被逼無奈的紐約市政府一方面發動黑手黨監控港口和碼頭,一面動員40萬紐約市民緊盯空中,論防空水平和重慶基本處於一個層次——後者有相對數量不少的地下防空掩體,紐約有相對較多的戰鬥機。

  堀悌吉空襲紐約並未給紐約造成特別重大的影響,除自由女神像,其他破壞基本在3-6月內完成了修復,但美國心頭的震撼持續了很久,強化後的國土防禦至少牽制了美國100多萬軍事力量和200多億美元——這比太平洋、大西洋兩支艦隊戰前鼎盛時期擁有的全部主力艦加起來的費用還要高昂得多。

  斯帕茨剛剛調集了一些航空力量,準備明天清晨去進攻百慕達上的德軍,沒想到敵人居然不依不饒地繼續跟了過來。

  看他神情難受的樣子,克拉克問道:「距離還有多少?」

  「距離東海岸還有195公里。」

  「知道他們的目標麼?」

  「暫時看不出來!」

  「看不出來?」克拉克倒抽一陣冷氣,「那空軍就什麼也不做乾等著?」

  麥克阿瑟表態:「他們一定是沖橡樹嶺來的!他們要發起第三輪進攻!」

  「這可未必。」斯帕茨搖搖頭,「百慕達距離橡樹嶺的直線距離可是超過了2100公里!」

  特納問道:「德國人沒有這麼遠的飛機?」

  「有!但德國人沒這麼遠的戰鬥機!別說德國人沒有,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

  「見鬼,誰說一定要戰鬥機伴隨的,難道就不會搞無護航作戰?」特納急道,「我們不也這麼幹過麼?」

  斯帕茨很不滿意地瞪了特納一眼:要不是後者玩無護航作戰的餿主意,當初陸航轟炸機和機組怎麼會損失這麼慘重?

  尼米茨在心裡搖頭:深入2000多公里進行無護航作戰——這寫轟炸機難道都是德國敢死隊?德國人往橡樹嶺派了一支地面敢死隊還不夠,現在又從空中來了?

  「不管他們的目標是什麼,至少我們應該加以攔截吧?」斯普魯恩斯皺眉道。

  「無論如何,派遣飛機攔截吧,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特納攤手說,「否則沒法向總統和民眾交代的……」

  「我已通知附近各機場防禦,如敵機降低高度,高射炮全速開火……」

  「高射炮?空軍只靠高射炮對付敵人?」一個氣急敗壞的聲音從門口傳過來——這是杜威的聲音,他聽說情況緊急,咬牙堅持從醫院跑回來了,跟在他身後的是馬歇爾、金上將和杜勒斯三人,剛一到門口就聽到裡面的爭論,「那幾百億美元去哪裡了?那上萬架飛機呢?」

  斯帕茨一片苦笑:「不這樣還能怎麼辦?我們本來擁有夜間戰鬥機飛行員不到300人,後來由於其他方向戰事緊張,不得不將這批飛行員抽調用於執行晝間任務,原有夜間戰鬥機部隊不斷縮水,到現在為止,黑貓中隊只剩下了120位……」

  「難道你們這兩年都沒有培養?」杜威瞪圓了眼睛,不敢相信地說道,「我看過報告,你們前段時間不是還說空軍至少有5萬多個後備機組麼?」

  「是啊……」斯帕茨無奈地嘆息,「是後備啊……除了能正常操縱飛機起飛降落,其他什麼仗都不能打的後備——99.9%不具備夜間作戰能力,讓他們強行升空和逼他們去死沒啥區別。」

  根據斯帕茨三言兩語的解釋,眾人才明白了原委:空軍不是不培養夜間飛行員,而是根本沒有培養餘地——夜間戰鬥機飛行員都是在精英晝間飛行員基礎上選拔的,現在連普通能作戰的晝間飛行員都缺,怎麼可能去大力培訓?培養夜間戰鬥機飛行員比培養夜間轟炸機飛行員難得多了——後者只要根據編隊飛到指定位置,電門一按,炸彈一投就可以返航了,夜間戰鬥機飛行員是要去發現、追逐並摧毀目標的,還要大量的實戰和訓練,要不是當初日本人、德國人空襲了紐約,連這個碩果僅存的黑貓中隊都會拆開投入日常作戰。

  「好吧,120架就120架吧,總比什麼也不做要好。」杜威嘆了口氣,「讓他們起飛吧。」

  「抱歉,如果敵人是來空襲華盛頓或紐約,我大概還能讓黑貓中隊出擊,如果他們要空襲其他城市,基本上沒有成建制的應對能力。」斯帕茨低下腦袋,「因為,這個黑貓中隊主要部署位置在紐約、華盛頓、費城這條城市軸線走廊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