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丹麥,德國明確宣布,不願意加入德國的丹麥公民(除部分與國家利益密切相關者除外,玻兒等一批核心人物就屬於少數例外)可自由遷徙外國,只要有國家願意收留他們,德國不加阻攔,想去美國也可以,結果丹麥人失望地發現,原來一直友好的挪威、瑞典等國都緊緊關上了大門,永久中立國瑞士也不願吸納,而美國在選擇性地簽發2000個簽證後宣布不再接受丹麥移民,這讓本來群情激奮的丹麥人一下子就泄了氣,雖然加拿大方面號稱願意無限制接受丹麥人,但一看上面樹立的標準:大學學歷或有工程師、技師職稱或有其他一技之長的熟練工人,丹麥人就十分無語,符合這些標準的丹麥人不過5%,而且這些明明能在歐洲大陸活得好好地,為什麼要跑到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去?

  於是輿論風向又開始轉了:都能到國外去當二等公民了,為什麼不留在德意志大家庭里當一等公民?柏林又不歧視哥本哈根,甚至在占領階段,德國警察和普通官兵對丹麥人都十分友好,何苦為了一個虛名而放棄眼前實實在在的利益?再說,眼看德國就要成為世界霸主,這時候離開德國、放棄德國真的是明智之選麼?

  於是德國不但順利囊括了冰島和丹麥,還通過活生生的實例教育了丹麥人: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把你們當德意志人看待,再洗白也脫不了這個身份!

  2月6日,加勒比海第一階段戰事結束,夾擊累西腓的德軍在完成佯攻和牽制任務後,退回了原出發點,現在德軍已占領了大半條加勒比島鏈,同時又取得了威壓委內瑞拉的關鍵據點,然後就要準備開始分贓了。

  整條島鏈上無論背風群島還是向風群島,除馬提尼克和其他少數島嶼是法國外,其餘全是英國領地,不過現在顯然不可能全部交給英國,德意是要收取報酬——幫助英國拿回英屬蓋亞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地的報酬。

  而英國也知道自己確實管不住這麼多領地,根據秘密協定,德國拿到聖文森與格瑞納丁、巴貝多、格瑞那達三個主要島嶼,法國拿到與馬提尼克鄰接的聖露西亞和多米尼克,義大利獲得不少,包括維京群島、安地卡、安圭拉、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等都歸於義大利(雖然部分還沒打下來)。

  整體而言,這串島鏈南部歸屬於德國(除最大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中部歸屬於法國(包括瓜德羅普),北部歸屬於義大利。英國人雖然丟了不少島嶼,但最大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哈馬群島及牙買加還是英國的。根據政治勢力的分野,整條加勒比島鏈人稱德、意、法、英島鏈,或稱歐洲島鏈。

  現在,最危險的男人及其墨西哥匪幫就可以搭乘潛艇,毫髮無損地穿越加勒比島鏈進入墨西哥海域了……

  第061章 最危險的男人(6)

  「該死的,該死的,為什麼這麼快投降?說好節節抵抗、遲滯對手的效果呢?」

  聽著杜威在參聯會會議上發飆,所有人都感覺十分尷尬且無言以對,現在美國戰場局勢可謂不利到了頂點:在太平洋上,日軍占領了萬那杜,直接將進攻線推進到新喀里多利亞和索羅門群島一線,艾森豪每天發回來的戰況報告都很不理想,澳新岌岌可危,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在加勒比海更是一團糟,德軍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然後又北上吞掉了大半條歐洲島鏈,逼得美軍在慌忙中將尚未整頓完畢的大西洋艦隊拉出來,可還沒等眾人回過神,德軍又展開向西進攻,到2月10日時,荷屬安的列斯群島中靠近委內瑞拉的幾個重要島嶼,包括庫拉索島、阿魯巴島等在內全落入德軍之手,形成了對委內瑞拉的絕對壓制。

  雖然美國也在這些島嶼上部署了不少的兵力,但架不住一擁而上的德國海陸空全面優勢——再強硬的岸防工事面對380mm級別火炮照樣是一堆渣渣,更何況德軍在南美航空力量並不弱,整體陸基作戰飛機雖以1500vs7000架居於絕對下風,可美國這7000架部署太分散:累西腓有1000多架,加勒比海4大島有2500餘架,中美洲包括巴拿馬有近2000架,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也有1000餘架,相互間因為戰場隔絕緣故很難支援,倒不是說航程絕對達不到,而是能飛這麼遠航程去戰鬥的老鳥根本沒這麼多,就算能達到又如何,誰知道德國人下一個進攻目標是什麼。

  這方面美軍已吃了不止一次的虧,德軍拿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後,美軍以為德軍會向西打,航空兵力重點在中美洲和委內瑞拉一線,結果德軍打了北線;剛把兵力調到北面準備應付德軍下一步進攻時,德軍又向西打,每次都是疲於應付、傷痕累累。

  反觀德軍,每次行動都集中優勢力量予以突擊,還能充分得到航母戰鬥群幫助,加蘭德指揮著機群經常以600-700架規模予以出擊,再加上航母上還能出動300-400架次,在局部地帶永遠是德軍以多打少。光以多打少還不最令人絕望,最絕望的是德軍飛行員的精銳程度完全不是美軍可望其項背的,在戰鬥機飛行員領域差距更大,大批在東線轉戰多年的老鳥躍躍欲試等著給自己的戰績增光添彩,擊落數低於10架的飛行員在南美空軍內部被戲稱為「新手」——其實這標準都夠得上美國雙料王牌了。

  俄國紅軍這個老朋友還是很盡責的,一點也沒騙美國人:新手飛行員參加這種戰事只要能安然無恙扛過3次,絕對立即成長為老鳥,可還有後半句話他們忘了告訴美國人——「能安然無恙扛過3次的飛行員比例低於25%,95%以上的紅軍飛行員都撐不過最初20個作戰小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