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船隻靠岸,霍夫曼帶著愛娃出現在甲板上時,整個港口區完全陷入激動的狂潮,如林的右手全部舉了起來,匯聚成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嗨!希特勒!」就連埃蒙·瓦勒拉總理本人也在正式見面時舉起右手向比他年輕7歲的元首行舉手禮以表示敬意。

  這架勢不像是去外國訪問,倒像是回德國本土一般。

  對他的行動,霍夫曼絲毫不覺奇怪:歷史上在德國眾叛親離、一敗塗地、元首自殺的情況下,瓦勒拉總理還堅持去德國駐愛爾蘭大使館弔唁,可見愛爾蘭人是真心親德的。

  既然愛爾蘭人這麼恭敬和客氣,霍夫曼照樣也要捧一捧,反正這些話不怕英國人知道,在檢閱完由黨衛軍官兵組成的儀仗隊後,他發表了簡短的演講:

  「今天,我見到了英勇的、為國家獨立和自由而進行前赴後繼戰鬥的愛爾蘭人民,仿佛親眼見到了那不屈不撓的奮鬥歷程,我感到由衷高興和欽佩……眾所周知,瓦勒拉總理一直是我的偶像,是我革命道路上的精神導師,當時我因德國戰敗而感到灰心喪氣時,瓦勒拉先生堅持武裝革命鬥爭的精神就激勵著我……搞武裝鬥爭,他是先驅;走議會路線奪取政權,他是前輩;反抗不公平的國際政治秩序,他領導下的愛爾蘭是歐洲典範!今天,400多萬愛爾蘭人民真正站起來了,將以嶄新姿態開創歷史!」

  瓦勒拉先是一愣,然後帶頭開始鼓掌。愛爾蘭本土此時有300多萬,北愛爾蘭人口100多萬,霍夫曼說400多萬就已暗示著愛爾蘭是一個整體——這比什麼好話都中聽!

  掌聲!如雷貫耳的掌聲!暴風驟雨般的掌聲!很多愛爾蘭人都激動得難以自抑,很多人跺著腳吶喊。眾政要先是平心靜氣地聽他講話,然後致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連瓦勒拉那張老臉上也是紅光滿面。

  身邊的戈培爾一直在微笑:他可知道元首的老底,那會兒牢底坐穿時半個字都沒提過瓦勒拉。

  曾經的良心學者霍夫曼在政治這口大染缸里變得越來越壞了:胡謅的話張口就來,居然說得還頭頭是道,絲毫面不改色心不跳。

  要說哪個中立國對德國勝利感到高興,自然非愛爾蘭莫屬,這種傾向甚至超過了「德國人民的老朋友」弗朗哥。雖然愛爾蘭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但一直傾向德國,愛爾蘭有一部分人參加了英國部隊,被愛爾蘭當局以「叛國罪」、「逃兵罪」予以懲處,但對加入黨衛軍的愛爾蘭人,行政當局從不過問,如此雙重標準連軸心都感覺有些汗顏。

  當霍夫曼因勢利導,提出對北愛爾蘭未來歸屬地位進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未來前途後,這種感情就再也抑制不住,別說一個區區愛爾蘭黨衛軍師,就是拉一個集團軍出來也不算太困難——對人口不滿500萬的愛爾蘭人來說,這近乎竭盡全力。

  身為資深政治家,瓦勒拉總理當然清楚德國此舉是要愛爾蘭盯著大不列顛,用愛爾蘭制約英國人,可他願意——這世界上只有德國人願意幫助愛爾蘭人真正贏得獨立,真心幫愛爾蘭弄回北愛爾蘭。

  為表達對德國的感激,愛爾蘭不但對所有德國主持制定的歐盟、聯合國規範予以認可,還在一個月前率先完成道路通行調整規範,只有一點接受了柏林方面的勸告:獨立自主歸獨立自主,適當給英國人留點面子,暫時繼續擁戴英國元首也就是愛德華八世為愛爾蘭最高元首,同時繼續留在大英國協架構里。

  對此,愛爾蘭方面一一予以照辦。

  現在雙方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北愛爾蘭獨立問題投票,瓦勒拉表示,根據民意調查和私下工作,目前民意可超過50%,將近52%,不過區域內的上層人物對不列顛還有留戀。

  霍夫曼點點頭: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倫敦方面同樣也在做工作,在這件事上倫敦和渥太華是有一致利益的,邱吉爾再糊塗也不可能在這方面上給艾德禮搗亂。

  公投時間和丹麥公投一樣,都選在1月26-28日三天,然後在1月31日公布最終結果。

  「我這次專門就是為這件事而來,您知道我們在黨衛軍美利堅集團軍中發展了5000多名愛爾蘭後裔士兵,有至少一半可追溯到北愛爾蘭淵源,另外我們在巴西居民和部隊中也甄別出了近千名北愛爾蘭後裔。」霍夫曼道,「思想工作我方已做了一段時間,建議貴國履行快速入籍手續,幫他們迅速將歸屬轉入北愛爾蘭,然後嘛……」

  「快速歸屬沒問題,但趕回來投票恐怕有點麻煩。」瓦勒拉琢磨了半天,「這麼多人辦完手續至少要半個月,再宣誓效忠什麼的……」

  霍夫曼眨了眨眼睛:「他們正在東部前線為保衛歐洲不受布爾什維克力量侵蝕而枕戈待旦,肯定沒時間回來投票,但設個流動票箱卻沒有問題,至於宣誓效忠,讓北愛爾蘭方面派個駐外機構不行麼?」

  瓦勒拉眼前一亮,他是搞議會鬥爭上台的嘛,自然對選舉這種事門清:由德國出面組織搞流動票箱?那還不是想填什麼就是什麼?換句話說,這3000多張票穩了!現在這種關鍵時刻,別說多3000張票,就是多300張票都是好的——北愛爾蘭有投票資格的一共50萬出頭,多3000張贊成票可以多半個百分點!這幾乎是德國能搞小動作的極限了。而且他相信英國也在搞這種小動作,把大量在不列顛上、在加拿大的人口「快速轉化」為北愛爾蘭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