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先生的急智和狗腿般的領悟精神,霍夫曼由衷表示欣賞:「先生們,雖然這計劃執行概率低於1%,但一定要有,要讓美國人看到我們的決心,不要以為帝國拿他們沒辦法,把我逼急了,我可不介意瓜分美國!德國一家占不過來,讓整個軸心進行瓜分總行吧?」

  約德爾眼前一亮:「元首是想讓北美恢復到當初的狀態?比如英國人管理新英格蘭13州,法國人管理路易斯安娜,西班牙人管著佛羅里達?」

  「西班牙的主要地盤換成義大利,西海岸讓給日本人,然後我們也弄一塊好點的地盤,在內地扶持一個美利堅國家社會主義共和國,作為我們和日本之間的緩衝國——可以把黨衛軍美國集團軍派回去效力嘛!如果史達林願意出兵,把阿拉斯加劃給他!」霍夫曼笑盈盈道,「你們先制定一個妥善、可行的方案,等歐盟和《柏林條約》組織正式成立,就把這個計劃和歐盟軍力部署一起發給各國總參謀長討論!有關兵力調度要考慮到位,這場征服北美大陸的神聖戰爭中,我們出50-60%的兵力,其餘兵力由另外47個軸心盟國一同派兵,哪怕只派個號手,也得給我把國旗亮起來,可考慮作為聯合國軍的首戰!」

  約德爾奉承道:「48國聯軍,嘖嘖,想起來就激動人心!」

  「親愛的埃里希……」霍夫曼點了曼施坦因的名字,「您將來是歐盟和《柏林條約》組織的軍隊統帥,如有需要,請您負責指揮這個史無前例的征服計劃!」

  人稱「眾帥之帥」的埃里希·曼施坦因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表示:「元首,您是帝國和歐盟的最高統帥!是全德意志人民最偉大的領袖,是全歐洲、全軸心陣營最英明的領導人,我很樂意也很榮幸在您指揮下為這件事效勞。」

  第043章 背鍋俠杜威(5)

  眾人一致為元首的腦洞深深折服,這計劃還要放給各國討論,明擺著是放出去準備恐嚇美國人,也不知道誰會當內應,但世事無常,萬一用上呢?——當初曼施坦因制定從阿登山區橫穿用於法國戰役的計劃一開始不也沒人看好麼?最後還不是元首力排眾議用上了,眾人忽然有點期待起來。

  當霍夫曼組織籌劃高堡奇人恐嚇大計時,杜威剛剛完成了新政府班底的組建。

  在最引人注目的國務卿崗位上,他任命了56歲的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杜勒斯可不是無名之輩,他的外祖父約翰·沃森·福斯特是班傑明·哈里森總統的國務卿,姑父羅伯特·蘭辛是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國務卿,現在他又出任杜威總統的國務卿,完全繼承了家族的光榮傳統。

  杜威之所以任命杜勒斯為國務卿,一方面是因為對方是華盛頓政治世家中的重要成員,有利於團結更多力量維持自己的統治,另一方面也因為杜威頗有自知之明地知道自己在外交領域並不擅長,且總體偏年輕——只有42歲,需要一個老成持重但又不能顯得太老的政治家搭配執政,時年56歲、一直負責共和黨外交政策制定和對外發言的杜勒斯看上去就非常適合。

  說句實話,當過紐約州長的杜威在內政領域非常得心應手,打擊犯罪、傾聽民意、關注民生的水平和手段也很高明,但對外和軍事是其兩個軟肋,特別是他的年齡,作為總統實在顯得年輕了點,在歐洲外交圈子裡除非是皇室或勛貴出身,否則42歲能不能混上使館一秘還是個問題,如果美國實力獨步天下可以頤指氣使,他當然不用顧忌,想怎麼來就怎麼來,現在受制於歐洲太多,即便心高氣傲的美國人也要放下身段。

  杜勒斯在這方面的資源就比杜威強很多,他不但與歐洲外交圈子聯繫很緊密,而且因為羅伯特·蘭辛的提攜,剛剛年屆30就擔任了凡爾賽和會美國代表團法律顧問(主持代表團實際工作是自己姑父,這種肥水怎麼會流外人田?)——朝中有人好當官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戰後,他又在賠款委員會工作,對恢復德國經濟和重新武裝起了很大作用,換而言之,杜勒斯先生不僅和德國高層很熟,還對德國人「有恩」,這是赫爾之流萬萬比不上的。

  「有恩」這件事也可以理解為他們是放任德國、以至於現在世界格局敗壞的始作俑者,但高層政治家沒人看問題這麼狹隘。扶持德國、武裝德國是凡爾賽·華盛頓條約後美國為打破英法兩國排擠而制定的國策,是得到頭面人物和財團一致認可的,杜勒斯只不過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要算帳算不到他頭上去。且德國最初的表現確實也符合美國的預期,深刻動搖並破壞了英法的殖民體系,迫使他們公開或秘密向美國求援,然後美利堅就可以待價而沽,最後像上次大戰一樣贏錢個盆滿缽滿,成就世界霸業。

  可惜日本人不解風情偷襲了珍珠港,把美國快速拖下了水,更可恨德國人太能打,不但揍得英法生活不能自理,連體型龐大的北極熊都被打得只剩最後一口氣——原本笑盈盈想看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美國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在東西兩大洋遭受軸心夾擊,而且至關重要的維持通道——巴拿馬運河和合恩角航線還被切斷了,這讓實權派如何不慌張?

  啟用杜勒斯,和德國人攀一攀交情、緩和一下情緒未嘗不是一個好招!

  不過杜勒斯就任後的第二天,他提出的第一個議案並不是迅速尋求與德國妥協,而是出人意料地談到了俄國問題,他表示:「俄國不但與中國連成一氣,而且與日本、德國都有根深蒂固的矛盾,雖然雙方意識形態不同,但現在民族和國家的生存已壓倒了一切,我相信史達林先生對此會採取務實而謹慎的態度,能夠超越意識形態的鴻溝。即便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不共戴天,在雙方打起來之前先要把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送下地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