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候南非戰役指揮官布萊德利還帶著南非領袖史末資等一班人漂在海上,唯一的好消息是他們發送過電報確認平安,這讓華盛頓稍微放下了一點心。雖然布萊德利讓人打得落花流水,稀里糊塗就敗下陣來,但至少陸軍高層和參聯會都不認為他有什麼過失——能打成這樣已不錯了。杜威也表示回國後還會讓布萊德利繼續帶兵。

  鑑於目前特殊情況,國會和聯邦法院都秉承了「特事特辦」的效率,用最快速度完成公民團投票和總統就職儀式,杜威已在12月9日正式宣誓就職,在他正式成為總統後,他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發人深省:「對德國新戰術,你們打算怎麼應對?」

  「持續加大對火箭項目的投入,這一點毋庸置疑。另外,直升飛機我們也有幾款相對成熟的產品,比如R5\R6直升機,我相信他們能夠發揮作用……」麥克阿瑟苦惱地抓著頭皮,「現在關鍵是奪取制空權,沒有充分而有力的噴氣機,我們舉步維艱,據說德國人在南非戰場使用了新一代的噴氣戰鬥機,機動性能非常強悍,已可以和傳統螺旋槳戰鬥機玩戰術機動了……」

  1939年伊戈爾·西科斯基就製造成功了VS-300直升機,而且想當成熟,設計範疇和外形與後世幾乎一模一樣,美國根據這個基礎,不緊不慢地搞出了R5\R6,雖然都投入了戰事,但只承擔偵查、垂直運輸、救援等輕型輔助任務,從來還沒考慮可以像德軍一樣發揮樹梢殺手、垂直機動的決定性作用,南非這一悶棍把他們立即打醒了。

  麥克阿瑟和克拉克立即注意到了直升機的價值,和德國同行一樣,他們馬上提出請求,希望研製更多更好的直升機——無論運輸型還是戰鬥型,同時要求將直升機部隊配屬給陸軍,充當陸航——這一點剛從陸航升級為空軍的高層倒是很爽快地同意了。

  不過麥克阿瑟說的也到點子上,沒有噴氣機全場控制的力量,光有直升機沒用,完全是對手的活靶子,要解決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把制空權掌握住!

  Me-262的名頭雖然駭人,但德、美雙方都清楚這款噴氣機是以截擊為主要目的,出發點在於打擊美軍大編隊轟炸機群或運輸集群,單獨Me-262與P-47進行交手,前者就顯得過於笨拙,P-47縱然不能戰而勝之,耍耍對手完全可以辦到。

  但單發Ta-183就不一樣了,速度比Me-262更快,靈活機動性能更好,雖然還不能媲美傳統戰鬥機,但至少配上無與倫比的速度後,這種機動能力就顯得非常誇張,再1vs1或者4vs4,P-47就居於下風。

  沒有戰鬥機優勢就等於沒有制空權優勢,不掌握制空權就意味著被動挨打,所以空軍和陸軍對此非常撓頭,短時間內找不出解決辦法。

  第010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0)

  美國在噴氣機領域與德國有18-24個月的技術水平差異,美國自己開發的P-80流星依然趕不上英國開發的格羅斯特流星,而後者還不及Me-262水平。

  換而言之,到1944年12月,相對已裝備了Ta-183的德軍,美軍在噴氣機領域整整落後了2年。和平時期這個2年無關緊要甚至不足掛齒,在戰爭特別是世界大戰的時候,可真是要了命——恰好美國在重型坦克領域的差距也是2年。

  當然,這種差距不會線性發展,美國同樣也在奮起直追。獨立空軍籌建後,「病癒復出」的阿諾德上將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新一代噴氣戰鬥機裝備。原本在Ta-183烏鴉未露臉前,美國對下一代新飛機寄予厚望的是F-84雷電噴氣,但南非戰場見識過烏鴉後,空軍緊急啟動先機噴氣機招標。

  結果招標工作剛啟動了3天就鬧了個大烏龍,聽到空軍信誓旦旦啟動新一代噴氣戰鬥機招標,然後吹噓各廠家快速響應,不到3天就準備了有關申報材料的「壯舉」,尼米茨本能地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不過他沒多說什麼。

  心思縝密、目前負責統籌海軍後勤與裝備的斯普魯恩斯回去後越想越不對,終於想起來:海軍前期已啟動過艦載噴氣機4個招標項目——NA-134項目。什麼「快速響應的壯舉」,這分明是幾個不良廠家把海軍標書修改一下又送到空軍那去騙錢!到時候同樣一架飛機,從海軍撈一筆錢,從空軍再撈一筆研究費。

  「這幫狗娘養的資本家!」知道原委後,杜威生氣地拍了桌子,倒不是他對多出錢表示不滿,錢是小意思,關鍵時期還玩小手段,傳出去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阿諾德的臉色迅速陰沉下來,本來陸海航不太喜歡用對方飛機(該傳統保持到了現在),像海航的F4U陸航就完全不用,但聽斯普魯恩斯的意思,這4個廠家全部用海軍艦載機在糊弄他,這讓他如何不氣得暴跳如雷?

  當然,這批廠家肯定會做些調整,同一架飛機一定會被他們搞出什麼空軍版、海軍版來矇混過關,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還在生產車間裡故意設立兩個廠區——海軍作業區、空軍作業區。

  明明同樣的東西偏偏要搞出不一樣來。這是三菱、中島等飛機公司原來應付日本陸海航的辦法,沒想到美國人居然這麼快也學會了。

  杜威顯然不這麼看:「大家要精誠團結、共渡難關,現在不要區分海軍的、陸軍的,都是美利堅軍人,都是為了國家,一定要相互配合!」

  平時這種話說一百遍也沒有效果,現在情勢如此危急,哪還容得阿諾德挑三揀四,立即表態同意和海航一起確定下一代主力噴氣戰鬥機規格與項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