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0天推平南非、30萬盟軍一鼓而下,德軍自身傷亡不到1萬的消息很快傳開了,這動靜對眾多國家來說比德國當初6周推平法國還恐怖!在他們看來,法國戰役德國從阿登森林出了奇兵,打了北部英法聯軍一個措手不及才贏的,如果硬碰硬從法比前線的一戰舊路推過去,大家絕不相信德國能贏得如此輕鬆。

  可打南非完全是坐而論道的架勢,德軍冷冷地看著布萊德利熱火朝天地修防線、部署兵力,卻什麼也不干涉,只管自己調集部隊推過去。

  仿佛兩個重步兵比武,一方不但準備了精良的盔甲,還囤積了足夠物資,而另一方看都不看,直接一拳過去——盟軍那苦心經營的鋼鐵盾牌瞬間便如豆腐渣一樣被搗碎了。如果當初德國用這實力打法國,即便選擇從馬奇諾防線正面突破,只怕法國同樣攔不住。

  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擁有層出不窮高精尖武器的德軍在陸地上實力優勢已太大,甚至打到不需要動用海軍的地步。各國軍事觀察家都很奇怪,德國打南非除了前期拼命用船隊調用物資、裝備外,就沒看見軸心海軍出現,仿佛南非是個內陸國家不臨海一般。

  更讓人詫異的是,南非戰役同期,德國還在南美大打出手,不但巴西北面一鼓而下,連英屬、法屬、荷屬蓋亞那都瞬間換了主人。

  各國拼命打聽新軍事革命的變革內容,德國人管這叫閃電戰2.0,於是2.0的名頭很快就傳開了,其他歐洲各國里,報紙、電台里將整套戰術描繪得令人如痴如醉,偏偏德國國內當無足輕重一般通報了消息——我非洲戰役集群經15天奮勇作戰,解放南非全境,是役共消滅盟軍30萬,我軍損失不滿1萬……

  美國方面當然也蒙圈了,布萊德利根本沒怎麼向參聯會報告有關情況便落荒而逃,華盛頓知道南非戰況還是從歐洲拿到的消息:瑞士大使和武官發送回國的有關於戰事過程和評價的電報比布萊德利匯報得還多。讓人感覺布萊德利什麼也沒幹就莫名其妙地失敗了,然後就挾持著史末資和南非黃金儲備逃跑——英德兩國對這件事一致予以譴責,要求美國儘快歸還。

  閃電戰2.0的輝煌勝利使德國大陸軍派調子很快也唱不高——前線交上來的戰報很明確,整場戰役一共幹掉了400多輛盟軍坦克(另繳獲了近千輛),有70%是被直升機、攻擊機們或其他飛機解決的,只有30%才是被裝甲部隊、炮兵和反坦克部隊等傳統地面軍事力量解決的——削減陸軍似乎成了順理成章、政治正確的事。

  古德里安代表陸軍提出要求:裁撤陸軍兵員可以,但陸軍必須組建航空兵,把包括直升機、對地攻擊機在內的戰術壓制力量全劃給陸軍管!就像海軍擁有海軍航空兵一樣。

  空軍反唇相譏:陸軍連一個會開飛機的人都沒有,別說攻擊機,連直升機上面都是空軍的飛行員!

  霍夫曼作為三軍總司令對這種事當然要有所平衡,根據他的指導原則,凱特爾迅速提出了系統解決方案:陸軍再壓縮200萬傳統兵員,增加30萬陸軍航空兵、地勤輔助、電子對抗及其他兵力,整體軍費比例予以下調,按照快速反應部隊性質,要求陸軍組建12個1946型快速師,並表示會儘快拿出編組方案。

  這樣一來,加上蘇德戰役結束後預定就裁軍的100萬,等於陸軍兵力要淨砍掉270萬以上,一下子從最高峰的近700萬砍到400萬出頭,很可能還要繼續砍到350萬內,這就涉及軍種平衡問題:陸軍兵力當初20倍於黨衛軍,現在黨衛軍還有35萬部隊,且以傳統陸軍為主,如果一味只砍陸軍不砍黨衛軍,似乎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霍夫曼表示理解,今後會解除美利堅集團軍編制,壓縮部分黨衛軍番號,讓部分外籍黨衛軍回歸該國國防軍編成(比如黨衛軍愛爾蘭師),像警察師可以回歸國內繼續充當警察,把黨衛軍兵力壓縮到20萬甚至18萬內,整體依然讓陸軍保持20倍兵力優勢,不過飛彈部隊繼續交給黨衛軍主管,負責元首安全的警衛旗隊師單列,均不在統籌範圍內。

  第003章 天翻地覆的12月(3)

  對黨衛軍壓縮其實一直都在推進中,霍夫曼兩年來已給包括希姆萊等人在內洗了不少腦,不但讓他們放棄對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同時還對波蘭人、斯拉夫人、吉普賽等人都網開一面,不再搞針對性群體事件——這是霍夫曼作為一個學者最起碼的良知。

  「新思維」也得到了主管軍備的施佩爾和統籌勞工陣線的米爾希元帥的大力支持,在他們努力下,上百萬原本要去集中營「淨化」的人群最終都變成第三帝國勞工服苦役,由於德軍在歐洲勝利得比預想更早,根據霍夫曼的建議,為體現人道主義關懷,對實際服役滿24個月且平時表現良好的勞工提前釋放——一下子解救了大約30餘萬猶太人,並陸續將他們安置到非洲猶太國。

  這一舉動不但沒影響生產效率,反而讓更多勞工看到希望:他們相信如果自己努力工作幫助德國獲得最終勝利,他們將能以最快速度獲得釋放,現在無非再煎熬一下子而已。

  當然,集中營雖極大減少與廢除了,但並不代表沒有,全德境內依然還有3個「現代化」集中營用於對某些政治犯進行收容關押,不然怎麼體現國社威嚴?霍夫曼可不是左翼聖母,對他穿越前所處時代的「政治正確」感到噁心和厭煩,現在穿越了當然不能重蹈覆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