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目前來看,法德和解在兩國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收效,法國不僅成為歐盟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而且在各個領域都擺脫了1940年戰爭失敗的陰影,國內秩序安定、生活平靜、經濟發展良好,雖然還有激進的「自由法國」運動人物在私底下串聯,但普通法國民眾對此興致並不高昂。

  在法國政壇內部,即便是民族自尊心最強的那一批政客,也不得不承認除了割走阿爾薩斯和洛林外,德國各方面的條件和對待都算是非常友好的,甚至比當初英法結盟時還要好——那會兒丘胖子還敢趾高氣昂地對法國指手畫腳。

  達爾朗快步走進了會面地點,他壓根不知道他的命運其實已改變了——歷史上這時候他早就被人暗殺死於非命,哪裡會如此春風得意?

  「德國人用了10天就打垮了史末資和布萊德利?」,貝當耷拉著眼皮問道。

  「確切地說,從第3天開始,南非人和美國人就崩潰了。」達爾朗感慨道,「德國人使用數千枚火箭開路,迅速擊垮美軍各戰略要地,同時配上高性能噴氣機——不僅有戰鬥機,還有攻擊機,打得美軍人仰馬翻,再配上那種奇形怪狀的直升機,給盟軍造成了難以想像的衝擊。德軍裝甲部隊幾乎沒怎麼激戰,美軍和南非人就垮了。另外德軍在進攻過程中還施加了強大的干擾,癱瘓了美軍指揮與溝通體系……我接到的戰報是,30餘萬盟軍至少其中23萬當了俘虜,2萬多人逃跑,剩下4萬出頭的才是傷亡,現在英國人、荷蘭人正和德國商議善後辦法。」

  作為法蘭西元首未來的接班人,達爾朗不但獲得了貝當的認可,也獲得了德國及法國內部實力派人士的支持,地位已相當穩固,因此他話說得很直接:「感覺德軍進攻實力比起法蘭西戰役和巴巴羅薩後又有了新進步,南非的情況換作是我們,在兵力1:1的條件下可能也就是多支撐5-8天的功夫。」

  貝當點了點頭,他是一戰法國英雄,他已看不懂閃電戰1.0,現在2.0階段就更看不懂,不過有一點好,他懂軍事。不會像不懂行的領導人那樣認為己方兵多、防禦工事好就認為能贏。打勝仗的關鍵在於指揮,兵力再多也要一套體系維持,整套體系都崩潰了談得上什麼勝利?

  他想了想問:「你們對此有什麼想法?」

  「現在德軍是兩個原則性的軍事改革思路,第一,裁軍,無論希特勒本人還是德國最高統帥部都認為不必維持這麼大的軍隊規模,德國可能想要壓到400-500萬之間,如果參照這個標準,我們擁有150-200萬足矣,再多可能德國人也不放心;第二,提高裝備水平,那些4號坦克、3號突擊炮、虎式已明確從戰後德軍中撤裝,笨重的大口徑拖曳式火炮也全部撤裝,早期的螺旋槳飛機也要儘可能地完成撤裝,德國預計在1950年實現全噴氣化——無論海陸!現在德國在滿世界尋找買家接手,日本表示了極大興趣,其他南美、歐洲小國也表示興趣很大……」

  達爾朗頓了一頓,又補了一句:「我想我們不但要重新啟動法國的新一代坦克、飛機研製工作,更要引入火箭,沒有這種武器,法蘭西今後就稱不上有聲有色的國際大國!」

  貝當點點頭,關於新式武器開發,法國內部最高國防委員會是開過會討論的,打算趁現在法德關係良好,德國又有裝備要出口,建議買一批Me-262和虎式坦克過來「山寨」一下,同時對其他已掌握的生產技術進行消化吸收,開發新一代主戰兵器。

  在這方面法國已嘗到了甜頭,1943年日德海軍艦載機主力裝備是德國改良後的Bf-219(零戰改),後在下半年迅速過渡到更強的Do-412和Bf-319,但已大量製造出來的Bf-219便出現剩餘,除訓練和後備外似乎無處可去。正好土地神-羅納公司完成了對土地神-14-R型號發動機的改良升級,這種14氣缸氣冷發動機能在620公斤狀態下實現1500匹馬力的最大輸出功率(比日本1130匹馬力,重571公斤的榮21發動機和德國1275匹馬力、重579公斤的BWM702發動機)功效比更好。

  利用這種發動機改良後的Bf-219整體再次增加200多公斤重量——主要用於強化機體強度和油箱裝甲,同時又提高備彈上限和燃油空間(新發動機燃油消耗略大,為維持同等航程需要增加65升燃油),戰鬥性能更趨於完善,魔改後的Bf-219被改稱D.990(原本法國打算用於霞飛號航母的是德瓦蒂納D.790型艦載機)。

  日本方面經試驗後認可了法國的改進,認為雖然性能不及新一代Bf-319,但至少是一種對Bf-219進行改良的低成本解決方式,精打細算的日方立即要求法國根據這種方式將100架Bf-219改進為D.990,並依照日本命名規則稱其為超零戰,同時還要求獲得土地神-14-R發動機生產授權。想玩航母但囊中羞澀的西班牙海軍、葡萄牙海軍也表達了類似願望,再加上法國自己的200架訂單,D.990一共獲得了400架訂單,完全可開動起來,據說智利海軍也表示了類似興趣——整條生產線足以維持到1945年年中。

  基於這個想法,法國航空界希望引入德國飛機並嘗試自己的噴氣機發展,即便有3-4年技術差距,他們認為可迎頭趕上,對此達爾朗都極力表示支持——他也獲得了工商界特別是軍工界對其繼任法蘭西元首的支持。

  同時為拉攏海軍派,海軍上將出身的達爾朗也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法蘭西海軍的恢復建設,趁目前意志輪、軸心級航母、萊茵級護航航母圖紙都到手的有利條件,打算新建設一批軍艦——他雄心勃勃地將未來法國主力艦部隊維持在50萬噸規模(只統計萬噸以上軍艦)。至於法國艦隊目前在德軍指揮下的幾艘主力軍艦,眾人形成共識,戰列艦是徹底過時的東西了,哪怕讓·巴爾號和黎塞留號戰後歸來,待遇也完全不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