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古德里安為人類命運悲天憫人時,布萊德利坐在指揮部里對著地圖默然無語,他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今天這一仗。

  憋屈!

  只有「憋屈」這個詞才能形容今天的感覺!

  他的命令不能傳達,起飛的作戰飛機沒有聯絡和協調,像一群無頭蒼蠅亂竄,然後輕輕鬆鬆被人揍下來,各道陣線不知道怎麼與友軍配合,只能胡亂開火,進行盲目反擊、開火;好不容易部署了完善的堡壘工事和連續防線,根據以往經驗,最少能抵抗幾周,卻在一天之內被人連根拔起;號稱堅不可摧的重點核心工事,也在德軍猛烈打擊下土崩瓦解。

  整個情形仿佛他被別人捆住了手腳,包住了眼睛,甚至堵住了耳朵,只有對方一拳又一拳揍在自己身上才有痛覺;甚至有些部位連痛感也沒有,直接就乾脆利落被切走了。夜間本以為有喘息餘地,結果德軍根本不想放過他,那些坦克和近距離支援裝甲車在追著自己的部隊打。部署的6道防線在一天就丟了4道,第5道還有部分也被德軍所占領。

  他現在都不知道這些防線究竟是怎麼丟的,連針對性調整的辦法和策略也沒有,整體仿佛是與一個無孔不入的敵人在作戰。

  這一點他倒是猜對了,他設在第6道防線之後的前線指揮部,南非陸軍上將斯迪姆正遭受著德軍無孔不入的攻擊——斬首!

  利用潰軍的掩護,沒有任何顯著特點的布蘭登堡部隊身著南非軍和美軍服飾,從前線退下來,沿途警衛誤以為這是和白天退下來的部隊一樣,只喝令他們到新劃定的地方去駐守,根本沒想到這是德國兵。

  突擊隊指揮、穆勒中尉最終根據情報,在夜間摸到了指揮部駐地。只見他突然衝到警衛面前,用湯姆遜衝鋒鎗對準南非警衛的胸口,低聲用英語威脅說:「不許動!不許喊叫!」

  衛兵們猛然反應過來是敵人!他掙扎著,用手抓住對手衝鋒鎗的槍口試圖往高抬,然後用另一隻手企圖拉開自己衝鋒鎗的槍栓。穆勒果斷地抽出匕首刺入了衛兵的胸膛,衛兵像一截沉重的圓木,悄無聲息地倒下了。

  穆勒揮了揮手,30餘人的突擊隊緊跟其後,剛衝進大樓,就遇到一個美軍中士打著手電筒在走廊中查看,再撲過去解決已來不及,突擊隊員掄起FG44突擊步槍,一梭子子彈把他掃倒在地。

  伴隨著槍聲,整座房子瞬間如同被捅了的馬蜂窩一般炸窩了……

  穆勒注意到走廊的一扇門中透出燈光,便一腳蹬開門,燈光下有十幾個戴著鋼盔拿著手槍的美軍參謀,正在瑟瑟發抖準備反抗,他們的手槍剛剛打了幾發子彈,穆勒直接就把手雷甩了進去,「轟」地一聲爆炸過後,燈光熄滅了,屋裡一片呻吟之聲,很快再無活口。

  樓下的槍戰和手榴彈爆炸聲使正在樓上開會的盟軍軍官們警惕起來,出大事了!他們立即熄了燈,拉響警報器,一邊用電話呼叫周圍部隊趕來增援,一邊讓警衛開槍試圖阻擊。

  警報器悽厲的叫聲在大院中響著,樓外槍聲響成一片,司登衝鋒鎗和湯姆遜衝鋒鎗的聲音一會兒便被FG44壓制住了,狂暴的突擊隊為了解決在房子裡負隅頑抗的敵軍,直接用鐵拳招呼了上去。

  激烈的戰鬥只持續了30秒,在3發鐵拳,2顆手雷和幾發槍榴彈的攻擊下,整個前線指揮部倒在一片血泊中。

  等15分鐘後從前方聞訊趕來支援的部隊趕到,整個戰鬥已經結束了,映入他們眼帘的只有被炸毀的房間,用手電照著屋內只有一片慘狀,牆壁和地板上到處黏著血肉,從一個水箱中噴出的水流得遍地都是,水裡混著血。兩名美國軍官在血水中呻吟,只指了指德軍撤退的方向,不一會兒就死了。

  在最裡面的房間裡,他們發現了斯迪姆上將的屍體——他和幾個參謀全部倒在沙盤前,他身上有十幾發子彈孔,怒目圓睜,汩汩地流著血,滿臉驚駭……

  等追擊隊伍趕到德軍撤退的現場時,只能聽到遠處旋翼劃破夜空發出的嘩嘩聲……

  第083章 閃電戰2.0(11)

  從11月15日凌晨4點德軍啟用飛彈飽和洗地到16日凌晨2點「斬首」成功,不過短短22個小時,南非戰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布萊德利苦心經營、層層構建的6道防禦體系不但未能擋住德軍進攻的腳步,還把自己的前敵指揮官折損進去。

  考慮到前線指揮部是在最初戰線300餘公里的後方被深入敵後的布蘭登堡部隊「斬首」,更讓人心生寒意。對斬首戰果,古德里安、保盧斯等人都表示滿意,不過聽說布萊德利本人不在那裡時,在心目中對其評價卻大大打了一個折扣——戰場統帥在後方那麼遠的地方指揮,能管理好戰局麼?

  16日下午時分,德軍挾昨日大勝之餘威,以裝甲部隊為先導,穿透所有盟軍防線,通過左右兩翼集群合攏的方式構成了鉗形包圍圈,南非東北部最重要的兩個城市——比勒陀利亞和約翰內斯堡正好是這對大鉗子裡的獵物。

  由於太多兵力失陷在前面6道防線中無法退守,盟軍防守兩座城市的兵力僅僅只有2個南非師和一點加拿大部隊——這也是當初從肯亞包圍圈裡逃脫的殘餘兵力。更早一些時候,澳新師滯留在前線的殘餘兵力已在3顆雲爆彈的親切問候下,踏上了跟隨蒙哥馬利的步伐。

  從1941年北非戰爭開始,澳新一共提供了6萬餘人部隊,連續作戰後除2000多傷病員當初撤退到南非,後又跟隨尼米茨艦隊回國外,其餘大多喪命於這片大陸上,加拿大人看起來也要步這個後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