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轟炸手已找到了目標——3號堡壘!第3小隊4架飛機便開始蜂擁而至。

  面對德軍大舉壓境的局面,自知沒有能力主動出擊的布萊德利便把主意全打在防守上,由於南非傳統政治經濟中心都在大西洋沿岸,因此一開始他非常擔心德軍來這裡打一次兩棲登陸戰,但後來根據德軍的調度情況,他準確地判斷出德軍攻擊方向應該是東部印度洋沿岸一帶。於是利用東部地形修築了一系列連續工事,特別是東北部與莫三比克一帶交界之處,更成為防禦的重中之重!

  德軍在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大舉屯兵,似乎也印證了布萊德利情報正確,他利用東部連綿起伏的丘陵地帶,在馬克哈多-察嫩這個隘口處組建了大批堡壘工事群,以5個主要巨型建築物為支撐,試圖阻擋德軍快速推進。

  他根本不知道,最初在古德里安等人心目中,其實是希望以莫三比克一線佯攻,實際在開普敦一帶登陸的,但霍夫曼否決了這個議案。他告訴古德里安,拿下南非的重點不在於控制這個地方,而是在於打出一場摧枯拉朽、酣暢淋漓的閃電戰2.0,要讓南非30萬盟軍成為德軍新戰術的試金石,掂量一番閃電戰2.0的成色!

  秉承上意的古德里安才慢條斯理地調集兵力並不斷演習,給了布萊德利從容不迫地構築防線、調整兵力的時間,並試圖用這道「布萊德利防線」阻擊德軍推進。

  舒克小隊分到的目標就是布萊德利防線上的第三個防禦節點,混凝土厚度高達3.5米的3號堡壘。

  現在,轟炸瞄準手已把攻擊目標置於了視野正中,並打開了轟炸瞄準器的電源開關,由於伺服機構對望遠目鏡的旋轉角速度取決於目標的距離和飛機的接近速度,這就要求轟炸手根據飛機儀表上的顯示數據,在諾頓轟炸瞄準具上設定飛機的空速和高度。

  「空速275,高度5500!」

  「鎖定!」

  「投!」

  投彈手按下電鈕,高腳杯立即投下,重6噸的炸彈脫離機身的瞬間使整架飛機陡然為之一輕,舒克重新控制住飛機,把速度拉起來後盤旋著觀看炸彈下落的情況,周圍護衛的Ta-152們也目不轉睛地關注著這種巨型炸彈。

  「準備,彈著!」

  「轟隆」一聲巨響過後,炸彈以1210公里/小時(接近音速)的速度在3號堡壘5米多處爆炸,猛然炸出了30多米的深坑,將大量土石方拋上空中形成蘑菇雲,守軍還沒反應過來,便感覺如同地震一般的天搖地動呼嘯而來,每隔5分鐘,該小隊就投下1顆高腳杯,最後一顆高腳杯炸彈直接命中堡壘本身,此時炸彈威力已可穿透5米厚的混凝土層,在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整個堡壘工事連同500多名美軍官兵、近200多噸彈藥和整座工事飛上天空,徹底沒救了……

  轟炸過的地面如同月球表面一樣坑坑窪窪,布滿了隕石坑。

  就在第3小隊成功完成任務的同時,第4小隊也抵達了目標上空,對5號堡壘投下了最新德意志黑科技——第一代雲爆彈!

  第079章 閃電戰2.0(7)

  從1942年開始,德國科學家就試圖研製雲爆彈,並已接近成功邊緣,對主要爆燃成分已摸索正確——使用硝酸與鋁粉混合,但實地試驗幾次後效果一直不好,未達預期效果,故而空軍認為這種彈藥短期內沒有開發價值而予以擱置。其實擱置也是希特勒自己下達的命令,他認為勝券在握,對沒有希望在一年內取得突破的武器研發項目都進行了下馬。

  攻堅直布羅陀要塞時,霍夫曼敏感地想起雲爆彈,在他親自關心之下,德國雲爆彈開發歷程走向與歷史不一樣的岔路:

  開發遇到的突出問題是轟炸機載彈量不夠,當時最大的He-177轟炸機只能攜帶單體重3噸炸彈,且雲爆彈由於體型特殊,用He-177攜帶最大只能做到1.8噸,其中裝藥量就更少。

  彈藥量減少後炸彈就顯得威力一般,再加第一代雲爆彈需兩次引爆,更對重量體積有更大要求。第一次引爆先是將燃燒劑均勻噴灑在空氣中,與空氣充分混合形成懸浮狀態的氣溶膠,並在目標上空聚集形成覆蓋,狀如濃霧。當氣溶膠達到一定濃度後再進行第二次引爆,整個霧團發生爆炸,在瞬間釋放出大量熱能,形成高溫高壓的火球,溫度通常在2000℃以上,並以每秒2000至2500米的速度迅速膨脹,達到毀傷目標的目的。如果體積不夠大,就形成不了足夠的氣溶膠場覆蓋,殺傷力呈幾何級數下降。

  霍夫曼就感慨專家和空軍的死腦筋,He-177不能搭載更大炸彈,為什麼就不能用Me-323重型運輸機試試看?當專家們擔憂地說出Me-323不適宜前線作戰等等顧慮時,霍夫曼毫不猶豫地打斷了他們:「你們先去做,做到讓殺傷力滿意的規格,我保證將來會有足夠大的轟炸機能容納這種炸彈。」

  專家們將信將疑地上路了,最後拿出一顆7.5噸重的貨色,認為要保證效果,至少需要這個級別,如果能達到10噸效果可能會更好。

  不過現在施佩爾可以底氣十足地將Me-264甚至Me-364拿出來使用了。因為霍夫曼當初在考慮時針對的就不止雲爆彈一個項目——超級炸彈重量應該也不少於5-6噸,沒有這種可以搭載的重型轟炸機,怎麼可能將炸彈成功投擲下去?

  在大量經費和龐大團隊的努力下,第一代雲爆彈於1944年中取得成功,試驗場表現良好,但最終還需要在實戰戰場驗證一番,南非就是最好的試驗場。對德國而言,南非戰場就是第二次西班牙戰爭,可以廣泛試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