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種打了敗仗、全身而退逃命的壯舉現在都可以拿勳章升官了,但真要是計較起來,整場慘敗也就是只有俾斯麥海號一個亮點——現在美國人還不知道這艘軍艦被日本人俘虜了,只以為對手已將其擊沉。然後根據李海的授意,海軍部規定香格里拉號是太平洋艦隊旗艦,暫時劃歸大西洋艦隊指揮,仿佛想用這種方式來表明太平洋艦隊還存在。

  在特納眼中,這種做法雖然勇氣可嘉,但實在自欺欺人。不過他也能理解——因為日本公布的戰報沒說殲滅太平洋艦隊,只說消滅夏威夷方面艦隊,敵人都不說的事難道要海軍部自己跳出來承認太平洋艦隊已全軍覆滅?那影響真是太惡劣了!哪怕杜魯門總統已徹底輸光,不介意再這結果他也不能接受。

  因此昨天海軍部正式對外公布的戰役功公報就寫得非常曲折婉轉:我TF50艦隊為報日軍進攻珍珠港之仇,與陸基航空兵一起奮起反擊,不幸遭遇數倍優勢之敵夾擊,給敵人造成重大打擊與傷亡後(擊沉、擊傷敵軍各類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1艘,輕重巡洋艦8-10艘,驅逐艦10餘艘,擊落敵機近500架),力戰不支敗退,自身損失2艘主力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和6艘輕巡洋艦、14艘驅逐艦及部分簡易航母,航母編隊指揮官麥凱恩中將不幸陣亡,飛機損失400架……

  公報順帶還追晉麥凱恩中將為海軍上將,並表示了對陣亡將士的隆重哀悼。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戰損半斤八兩,甚至好像日本損失更多一點,可真正高層哪個不知實際情況?日本戰損是包括了珍珠港方向陸航的「注水」戰果,而太平洋艦隊損失卻是含糊其辭的。

  即便這樣,中將陣亡、大批軍艦、飛機損失也讓輿論界感到震驚,而且最起碼有一點洗不掉:在各自承受這樣的損失後,日本艦隊依然控制著制海權、夏威夷已成孤島!

  雖然記者們很克制的沒有問軍方很多尖銳且難堪的問題,但出面主持新聞發布會的李海還是只能承認自己打敗了,目前形勢居於下風。這種表態換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但現在也只能硬著頭皮說,並表示自己身為總統參謀長,對戰局惡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已正式向總統提交辭呈。

  至於杜魯門總統,據白宮辦公廳主任介紹:「連續超負荷工作,極大損害了總統的身體健康,再加得知麥凱恩將軍陣亡的消息,精神大受打擊,目前正在住院治療……」

  這還不是最勁爆的,最勁爆的是他隨後在接受記者採訪中表示「總統考慮到自己的身體和精力難以勝任工作,初步打算在大選後宣布辭職,並希望打破常規,讓新當選總統儘快宣誓就職並接掌權利,為美國人民謀求妥善的政治出路……」

  政治觀察家們都能讀懂這句話背後的含義,這句話雖然是辦公廳主任放出來的,但沒有杜魯門的授意,他怎麼敢在這種重大問題上胡亂開口?杜魯門顯然已等不到1945年1月份正式履行政權交接儀式,打算後面2個月總統不做也要提前把權利移交出去,這在政壇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過程,從另一個側面充分說明了目前戰局的惡化。

  既然高層都承認局勢惡化、難以為繼,那媒體也就不再死纏爛打不放,反而試圖鼓舞民心、團結民眾。

  同樣,杜威在公開場合也不再鼓吹「對德和平、對日鬥爭到底」的高調,只表示要出面爭取有利、妥當的和平條件,儘早結束戰爭。至於什麼是有利、妥當的條件,他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引用了「歐洲之聲」中經常講述的「不割地、不賠款、公正公平」等含糊其辭的內容,既不敢抨擊德意法西斯,也不敢抨擊日本軍國主義,只敢說「如果他們膽敢侵略美國,合眾國一定會讓他們付出難以承受的高昂代價!」

  這個說法讓所有人都無語:合著軸心屢次進攻東西海岸、圍攻珍珠港還不是對美國的侵略?

  他滿腦子胡思亂想了一大堆,眼看有走神的趨勢,冷不防麥克阿瑟問他:「特納將軍,您覺得德國會去進攻巴西哪裡?會打累西腓麼?」

  「說不好,要我就不打……」特納朝巴西外海點了一點,「馬修集群的防禦估計是比較完善的,德國人應該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我認為德國可能會在巴西北部其他地方登陸,慢慢展開兵力,然後派遣艦隊切斷馬修的物資補給渠道。沒有足夠的物資,馬修支撐不了太久的。屆時德國南北兩路夾擊也好,北面去進攻蓋亞那也好,都不是我們所能抵擋的。」

  麥克阿瑟臉色凝重地點點頭:「如果出現這種可怕的結果,您建議怎麼辦?」

  「最佳建議是與德國媾和,體面地撤離;

  次優策略是讓馬修堅守,等待大西洋艦隊恢復元氣能與德意艦隊一決高下,打贏了海戰自然就能解巴西之圍;

  再次策略是利用加勒比地區的陸航與德軍抗衡,遲滯、削弱對手;

  最惡劣的辦法就是把力量薄弱的大西洋艦隊強行拉出去打,一旦把這支艦隊賠光,東海岸就幾乎等於不設防了……」

  特納的話很難聽,但無論麥克阿瑟還是克拉克,抑或英格拉姆,都認為這個說法不算錯……

  第073章 閃電戰2.0(1)

  參聯會最後商議的決定是和德國人打海上游擊戰:德國就算派部隊在巴西北部登陸,同樣需要維持一條海上補給線,這是一條比美國補給線更長的路,德國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有主力艦隊護航,一旦護航力量薄弱,美軍將投入潛艇、陸航、大西洋艦隊共同削弱之——我打不過你地面部隊,不可能連運輸隊都打不過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