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支登陸部隊呢?」

  「說不定這是送給我們吃的誘餌……我真要是吞鉤就上當了,鬼知道裡面有沒有人?」他盯著海圖研究了3分鐘,「繼續向南行動,保持與美軍距離,讓潛艇去迎擊美國人,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

  自第一次發現美軍艦隊後,德國潛艇已連著很多天沒有露臉,這就給美軍一個錯覺:那天要麼真的沒遇見潛艇,要麼遇見的只是偶爾過路的德軍潛艇。他們壓根就沒想到,克蘭克早已通過這段時間調集了一支30多艘潛艇組成的部隊部署在巴西沿海,打算集中起來給美國人一次狠的。

  「國內已完成了增援兵力編組,規模包括一個裝甲師,2個裝甲擲彈兵師、一個步兵師和1個重裝甲營,現在就等兩艘英國航母完成最後的海試,馬沙爾元帥預計8月15日左右出發——運輸部隊會早一點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主力艦隊匯合。另外日本方面也傳來消息,聯合艦隊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預計也將於8月中旬啟程……」

  克蘭克微微一笑:「今年9月份美國人的日子會很難熬啊……」

  第061章 尼米茨的反擊(15)

  距坎普斯300多公里的海面上,威武雄壯的美軍艦隊在緩緩向前開進,漆黑一片的夜色中只聽見船舶低沉的轟鳴聲,卻看不見一絲亮光。

  尼米茨和休伊特都是十分謹慎之人,越靠近里約防禦圈,動作就越謹慎,燈光管制這種事當然不會忽視。為最大限度實現航行安全,尼米茨還研究了很多方案,具體到兩支艦隊的行動路線上,經多方斟酌和考慮後設計了不同的方案:

  兩支艦隊整體呈與巴西東海岸平行的態勢南下,運輸艦隊在內圈,主力艦隊在外圈,彼此間隔大約200公里,同時主力艦隊整體突前200多公里——位置在運輸艦隊東南方250公里處。

  這個進軍陣型是大有用意的,目前美軍艦隊的威脅主要由三者構成:第一,隱匿不見的德軍艦隊;第二,以里約為主基地的德國空軍;第三,隱藏在水下的德軍狼群。這三種危險是不可能全部排除的,必須有所取捨。尼米茨按危險程度進行了區分,排名越靠前則危險程度越高。

  如為躲避岸基航空兵的打擊,則離海岸線越遠越好,但這樣一來,撞見德軍艦隊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如讓德軍艦隊撞見運輸艦隊,尼米茨相信敵軍只要一小時就能把運輸艦隊主力悉數送入海底去,所以不能太往深海靠。

  尼米茨同時認為能在巴西海域活動的德軍潛艇應該都是大型潛艇——否則難以擁有大航程,越靠近海岸線則海域深度越淺,越容易發現敵軍潛艇蹤影,要反潛也容易得多,所以應儘可能靠近海岸線,但又不能靠太近,否則會成為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目標。

  讓主力艦隊和運輸艦隊混編在一起不行,一來雙方速度不一,二來艦隊規模太大,容易成為潛艇攻擊的對象。離開太遠也不行,不利於保駕護航。

  綜合各種因素並權衡利弊後,尼米茨選擇了這個陣型——他認為沒有什麼方案和戰術是完美無缺的,關鍵在於將危險降低到最低程度。

  他的分析很有道理,德軍目前在巴西海域使用的XXI和XXIII級潛艇排水量都是2000噸級別,淺海活動並不適宜也施展不開。但有一點美國人沒想到,克蘭克調集30來艘潛艇的目標不是為了登陸艦隊,而是為了克制美軍主力艦隊。

  這一點很多人都感到詫異,甚至欣茨也認為潛艇應該優先對付登陸艦隊,克蘭克列舉了兩個重要理由:

  第一,相對主力艦隊,美軍登陸艦隊的反潛意識、反潛力度一定更強;

  第二,攻擊登陸艦隊沒有太大意義,一旦德軍南大西洋分艦隊消滅尼米茨的主力艦隊,就能徹底掌握南大西洋制海權,那點登陸艦隊在航空母艦面前算什麼?一堆廢銅爛鐵而已!

  這兩個理由折服了所有人。

  藝高人膽大的克蘭克最終通過亞速爾基地調集了30餘艘潛艇埋伏在美軍南下的海域裡,為追求最大伏擊效果,幾條潛艇前兩天還放棄了對登陸艦隊的攻擊,只專心致志南下構築伏擊圈。

  每天從里約起飛的偵察機都要對美軍艦隊的位置進行重新定位和梳理——目的不是使用航空兵進攻,而是要分析尼米茨南下道路的可行性並安排伏擊。

  現在,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尼米茨對即將到來的風險並非一無所知,恰恰相反,和所有美國海軍將領一樣,他高度重視反潛。

  在這個時空里,德國潛艇對英美構成了致命威脅,為提高反潛能力,英美奇招迭出,不斷強化自身應對策略。

  對抗升級的第一步英美是將原來孤立、單獨發射的深水炸彈改進為刺蝟彈。刺蝟彈雖然裝藥量不如深水炸彈,但採用了系統發射模塊,單個發射架擁有24個炮管,向前傾斜45度(如此多炮管靠在一起形似刺蝟硬刺,故得名)。刺蝟彈發射架一般裝在艇艏甲板。齊射時,24發刺蝟彈以很短間隔陸續發射,在海中形成橢圓形彈幕,潛艇一旦被籠罩在彈幕中就很難逃脫。

  一般驅逐艦可安裝一套,萬噸條約型巡洋艦可安裝兩套,反潛時通常2艘或4艘驅逐艦一組,同時還具有快速再裝填能力,一小時內能傾瀉數以百計的刺蝟彈,炸得海面下的潛艇官兵精神崩潰為止。

  1942年後,英美又引入大型飛機反潛,天氣晴好時可發現水面下30米內的潛艇,被發現的潛艇通常毀於飛機投擲的刺蝟彈轟炸,即便不能炸沉德國潛艇,也能迫使對手越潛越深。除傳統目視探測外,還在飛機上安裝了大型探照燈、雷達等輔助觀察設施,使U艇夜間上浮充電也變得不安全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