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有墨索里尼這樣的人才嘟囔著「白痴」,因為德國不占領領土、不謀求賠款,他也提不出什麼要求,這讓他很不痛快,覺得派兵去俄國打仗虧了。最後齊亞諾反覆斡旋,弗拉索夫做了讓步,答應今後10年給義大利提供2000萬噸煤炭(現在義大利有利比亞油田,自我感覺不缺油,但還是缺煤)表示感謝,墨索里尼才答應簽字。

  在領土方面占便宜最大的是羅馬尼亞,不但成功收回被史達林強行奪走的比薩拉比亞,還從烏克蘭這裡拿到了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烏克蘭也有苦說不出,因為這塊與比薩拉比亞交界的土地上烏克蘭人、馬扎爾人乃至斯拉夫人都有,馬扎爾人口比例超過45%,一開戰羅馬尼亞人就占領了這裡,還想方設法把非馬扎爾人遷走,把其他地方的人口遷過來,現在三年過去了,馬扎爾人口比例將近55%,哪怕搞全民公決也不怕,最後決定還是算了。

  這個時空的烏克蘭比霍夫曼所在時空的烏克蘭領土面積要小,西喀爾巴阡烏克蘭(即現在烏克蘭外喀爾巴阡州)在一戰後歸屬於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克解體過程中宣告獨立,但隨即被匈牙利吞併且得到德國支持——這也是為什麼匈牙利死心塌地跟德國走的原因。另與後世不同,克里木半島此時明確屬於西俄,想來弗拉索夫不會大手一揮如赫魯雪夫那樣腦殘般地劃給烏克蘭。

  另外羅、匈兩國在波蘭戰役、南斯拉夫戰役中都從上述兩國拿到過一部分領土(一部分波蘭人口也流入兩國),這都為德國所承認,所以兩國都很爽快地跟隨德國參戰。義大利人自詡付出多,但在東線戰場上其實貢獻比不上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羅馬尼亞陸、海、空三軍全部投入對蘇作戰,還為南翼提供了糧食等後勤保障,匈牙利沒有海軍,也拿出了近乎全部最精銳的陸、空軍加入東線作戰。

  兩國很有自知之明,認為便宜已不少了,既然德國都沒怎麼拿土地和賠款,便沒再纏著要這要那,爽快地在條約上簽了字。出於獎賞,霍夫曼讓最高統帥部送了他們一些優待:羅馬尼亞將拿到可裝備15萬人的重裝備,匈牙利是10萬規模,等東線徹底平安後,德國海軍在東線的輕型和輔助艦艇包括7-8艘潛艇都劃歸羅馬尼亞;匈牙利可得到德國空軍駐紮在上面的200多架飛機,另外霍夫曼還準備把T-34、追獵者等兩條生產線送給匈牙利人,羅馬尼亞航空工業有點實力,準備給他們Ju-88生產線。兩國對此都感恩戴德。

  至於像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等小國,也拿到了一批軍火,作為他們派兵對蘇作戰的感謝,德國把日本挑剩下的裝甲列車、列車炮送給了這幾個國家,另外還送了一批飛機。齊亞諾藉口鎮壓塞爾維亞游擊隊,眼疾手快地為義大利搞走5輛裝甲列車,再加上西俄、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一扒拉,東線原本總數高達近百門、繳獲的波蘭、蘇聯列車炮、裝甲列車頓時被瓜分得一乾二淨。

  東線大總管施蒙特中將對此也不以為意,這些玩意弄回德國去都是麻煩,再說德國手裡還有一批本國和法國造的列車炮、裝甲列車,除一部分將來要弄到中東去耍威風外,就等著外銷,日本和南美各國都表示了一定的渴求。

  在領土上還有收益的國家是伊朗,巴列維不但成功擺脫英、蘇兩大國控制,還成功地在亞塞拜然、土庫曼甚至巴基斯坦身上割了領土下來,現在儼然中東一霸。當然割讓巴基斯坦領土有理由:一來是宗教習俗和人種接近;二來英國在西北印度苦苦掙扎時,伊朗根據德國授意沒為難英國人,還偷偷摸摸出賣過一批糧食和汽油,甚至還把自己淘汰下來的英國裝備、扣押在伊朗的2000多英國俘虜還給了英國人。

  為維持與伊朗的默契,英國方面不但容忍伊朗弄走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還把扣押在印度的禮薩汗重新送還給巴列維。老國王的身體早就垮了,但總算還在有生之年回到了伊朗,看著巴列維又是贏得獨立,又是開建拓土,十分欣慰。

  最失落的國家當屬土耳其無疑,當初土耳其出兵之際氣勢洶洶,席捲整個外高加索還強占巴庫,甚至還要搶奪伊朗的領土,最後被逮住機會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一頓教訓,損失將近20萬人,還丟掉了已到手的外高加索和巴庫,最後德國給了一部分亞美尼亞的領土(不到1000平方公里)和四分之一的巴庫股份作為報酬,但沒有一個國家同情土耳其,連保加利亞都說土耳其太貪——德國都沒占土地,你土耳其敢把外高加索一口吞下去?

  第038章 D日(20)

  在東線北翼戰場,還有芬蘭配合作戰,由於曼納海姆一再強調和德國是戰友而不是盟友,主要為討還蘇芬戰爭的公道,所以停戰協定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蘇、芬國境線恢復到蘇芬戰爭以前狀態,在個別不太明確的地段做了有利於芬蘭的調整——這件事莫洛托夫就管不著了,全是弗拉索夫政權和芬蘭人直接談,總共也就涉及到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界限變動,相對而言就是九牛一毛。

  北線由於特殊氣候,裝甲部隊相對較少,德國送了一批飛機和大口徑火炮給芬蘭人,主要就是俄制122mm和152mm火炮,還把十幾艘平常在北線活動的潛艇送給了芬蘭人。

  至此,所有對蘇作戰的國家都獲得了比較理想的結果,完整地簽了字,《索菲亞合約》從1944年6月28日零點起正式生效,軸心和蘇聯的戰爭狀態宣告停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