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亞諾馬上道:「等等,下個月您在米蘭或羅馬的所有消費都記在我帳上好了。」

  「感謝您的慷慨!」貝塔西微微一笑便掛斷了電話,就知道伯爵不會小氣,夏天來了,衣服、首飾、包包都該要換新的了……

  如果墨索里尼僅僅因為外交談判對自己不滿意,齊亞諾覺得還沒必要大動干戈,拖一拖說不定就過去了,但貝塔西今天這通電話卻提醒了自己:繼承人位置遠遠不是板上釘釘,雖然領袖自己也說是玩笑話,但既然能說出口就說明對方動過這方面的心思,這就讓他忍不下去。再想到昨天艾達提到「誰拳頭大誰說話有理」的話,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就在齊亞諾下定決心的同時,杜魯門和參聯會也下定了決心,動用大西洋艦隊在巴西和德國人打一仗。

  根據陸航偵查結果,尼米茨制定了一攬子計劃:以戰略空運往薩爾瓦多和累西腓方向調兵,一口氣堆3-4個師上去,不能空運的重裝備用船隊運,由大西洋艦隊主力提供掩護,並以運輸船隊為餌引誘德軍艦隊出擊。

  這裡有重要的邏輯判斷:

  如果德軍艦隊不出擊,那麼船隊一抵達薩爾瓦多,立即就是3-4個主力師完成部署,有利於下一階段兵力展開與攻勢作戰;

  如果德軍艦隊主動出擊,那大西洋艦隊將趁機進行會戰,爭取一舉殲滅(至少也要擊潰)敵軍主力,至於那些運輸艦和物資,不是海軍考慮的重點——國內有的是。

  這個大膽的方案讓特納叫好,略加修改就呈遞了上去,金上將和馬歇爾也表示認可,無論成與不成,至少戰局不會耽誤。

  杜魯門考慮到2艘英國航母確實拿不到,不抓住最後一個空窗期,大西洋海權和巴西局面將全面處於惡化,便點頭批准了這個行動方案。

  另一個好消息是,愛德華八世還未回國任職,英國向德國移交航空母艦的速度不可能那麼快,德方即便拿到還要進行針對性適應和演練,時間上相對充裕,特納將行動方案調整為7月15日前。這樣就有足夠時間調集空運力量和船隊,也能給大西洋艦隊多爭取寶貴的2星期磨合時間,尼米茨認可了這個改動。

  行動代號「颶風」,尼米茨調用了全部3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3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同時又調集了12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其中6艘護航航母主要配合船隊充當誘餌,上面的航空兵是Lv.3級或以下,另外6艘護航航母配合主力艦隊一起作戰,飛行員都是Lv.4級,至於為數不多的5級飛行員,全雲集到3艘主力航母上。

  這段時間,尼米茨仔細研究了斯普魯恩斯在印度洋上的排兵布陣,認為他採用讓護航航母搭載戰鬥機、主力航母全部使用攻擊機的戰術不錯,可部分解決目前航母數量不足的問題。

  根據情報,德軍一共擁有3艘艦隊航母、2艘護航航母(萊茵級)、3艘戰列艦,尼米茨認為自己占有一點優勢,哪怕德軍陸基飛機介入,也能打個平手。現在美國主力航母艦載機全部換成了F4U和BTD(護航航母裝備了F6F),性能比以前更好,且擁有海鷹偵察機,全方位進行提升,有效縮小了與德軍差距。

  尼米茨始終對上一次海戰耿耿於懷,認為如果不是德軍變態般地陸基增援,絕不至於輸這麼慘,坎寧安也不會喪命,甚至冰島都可能丟不了,因此這一次他卯足了勁要報仇。

  克蘭克還不知道尼米茨已殺氣騰騰地衝著他來,依照原安排掩護曼陀菲爾麾下的第7裝甲師去里約地區增援,這批部隊送上岸後,聖保羅州和里約州的德軍將達到2個裝甲師和3個陸戰旅共6萬餘人。

  國內還在考慮下一階段的作戰部署:

  一種聲音是繼續給南美輸送足夠的兵力;

  一種聲音是抽調兵力執行南非戰役。

  霍夫曼親自拍板的決策是先給南美增兵,至少要將南大西洋戰區兵力增加到20萬以上,但這需要時間——在拿到英國人兩艘航母前,馬沙爾的主力艦隊還不能離開北大西洋。

  按照最高統帥部的安排,如果6月底如願拿到2艘怨仇級,將在8月份開始對南美進行第三次大規模增兵。

  這個時間進度已很緊密,但美國人並不打算給德軍從容不迫調集軍隊的時間……

  第036章 D日(18)

  6月24日上午,霍夫曼正在審議最高統帥部擬定的軍事和部隊調整方案。雖然戰爭尚未完全結束,但所有人都認為短則半年、長則一年,這場世界大戰就可以結束——至少對德國是如此。

  保持800多萬武裝部隊的規模對德國而言雖然威風,但同時也在持續透支國民經濟潛力和可持續發展空間,因此對武裝部隊進行削減是應有之意。按霍夫曼的想法,新兵入伍依然要推進,要讓年輕人感受到戰爭氣氛,學會紀律、忍耐與服從,但徵兵標準要有所把控,不符合徵兵標準、沒有強烈入伍願望的年輕人就不收了,有些時候戰鬥意志比起技能更重要。

  當然裁軍也是一個結構優化的過程,除裁軍外還有擴軍,應對美國的戰事需要更加強大的海空軍力量,特別是隨著雲龍級、軸心級等航空母艦相繼等待服役,水兵短缺問題越來越明顯。海軍作為第三帝國最大的短板,無疑要補上,因此最後敲定的方案是整體兵力規模到1944年底減少100萬到700萬。其中陸軍削減150萬,海軍增加40萬,空軍增加10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