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蒙特羅苦苦熬了3天,但瓦加斯三天沒露面引起心腹懷疑,最後消息走漏雙方交火,美國人一開始還莫名其妙,但後來馬上反應過來準備介入。但有了這寶貴的3天,德軍登陸部隊就到了。總算蒙特羅是多年總參謀長,還知道把碼頭控制住了,不用德軍費心費力打登陸戰,紹肯帶著部隊大打出手。用8000打2萬。

  巴西人目瞪口呆地看著謝爾曼坦克在遠距離上被德軍的虎式、豹式敲掉並化為一個個火球,然後又看到德軍海軍艦載機飛行員低空突擊,幹掉美軍苦心經營多時的防禦陣地。

  等到黎塞留號、格奈森瑙號巨炮在里約港外轟鳴時,整個戰事結果已一目了然——美軍開始倉皇逃竄。而那些與蒙特羅大打出手的軍隊也被逐一掃清。隨後德軍在美洲共和國的其他部隊依次開入,兵力陸續增加到2萬餘人。

  在戰火中,昔日繁華的里約變成了一片廢墟,幾十萬巴西平民出逃,擁擠的人群又把美軍撤退道路堵得嚴嚴實實,最後逃命逃紅眼的美國大兵直接用坦克和裝甲車開道碾過去,形成了一條血路。正愁沒有合理、合法素材的蒙特羅大喜過望,讓記者拍攝了無數照片。

  6月18日,以《我控訴》為標題的新聞發布,觸目驚心的是「血路」上碾壓人群的美國坦克殘骸和屍體。按蒙特羅政府的官方說法:由於瓦加斯總統不得民心,遭到巴西人民的抗議和彈劾,美國人為扶持這個傀儡,命令駐軍出動包括坦克、裝甲車在內的重型武器鎮壓,巴西陸軍氣不過還手,軍民死傷累累,最後只能請求軸心陣營主持公道、加以援助……

  巴西全國陷入大亂,其餘各地區民眾無所適從,不知道什麼消息才是真實的。蒙特羅能控制的地方不多,北面、東面有美軍入駐的地區全都不聽里約的命令,其餘沒有美軍入駐的地區,尚在觀望之間。

  霍夫曼很不滿意蒙特羅的表現,他想要一個完整控制在里約政府手裡的巴西,而不是這樣四分五裂、一團糟的巴西,不過對紹肯的果斷依然予以了肯定。最高統帥部迅速應變,準備增派力量南下赴巴西增援,幫助巴西新政權穩定局勢。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克蘭克已帶走的2個海軍陸戰旅外,距離最近,最方便的曼陀菲爾率領第7裝甲師從馬島起航,準備赴聖保羅州一線支援。凱特爾和蔡茨勒鑑於東線戰事暫時告一段落,決定向南美再增派10萬軍隊和3個航空聯隊。

  但這樣一來,船隻力量不夠,原定討論的南非問題解決只能被迫往後推了……

  第025章 D日(8)

  美利堅還沒有從羅斯福去世的巨大悲痛中恢復過來,冷不防又遭到當頭一棒,幸虧胡佛管控得力,《我控訴》上的有關內容並沒在美國輿論界報導出來,但「歐洲之聲」抓住這點大肆抨擊,一面是國內媒體大肆闢謠,一面是德國廣播起勁渲染,弄得美國民眾發生思想混亂。

  大部分將這個歸咎於敵國宣傳,但只有上層少數人士才知道,消息是真的,雖然有其他原因,但美國在聖保羅、里約等地區形象一落千丈已是不爭的事實。好在巴西北部有巴頓的部隊、巴西人口最多的累西腓(東北部)地區又有美國陸航和陸軍存在,局面才沒有惡化。

  說起來也是巧合,美國巴西駐軍最高司令官克拉克中將正好帶著大批參謀人員到累西腓去視察防務,所以並未捲入,但也因為克拉克不在,協防里約的美軍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政變這種事,等反應過來再介入已晚了。

  已正式宣誓就職的杜魯門總統在參聯會全體會議上臉色陰沉,落座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諸位對巴西問題打算如何應對?」

  關於巴西政治局面,剛才內閣緊急會議已召開過了,由於瓦加斯被囚禁而生死不明,再加蒙特羅是通過政變奪權的,因此美國當局直接宣布不予承認。現在蒙特羅把原來的陸軍部長、同樣是親德派的杜特拉上將推出來充當國家元首,自己則兼任陸軍部長並試圖在幕後進行操縱;因此美國也必須儘快扶持屬於自己的巴西政治領袖,在赫爾的建議下,陪同克拉克前去累西腓考察同時向來又是親美派的巴西外長奧斯瓦爾多·阿拉尼亞被挑中。

  但美國人的動作顯然要隱蔽得多,阿拉尼亞只是鑑於「情況緊急代行總統職權」。

  在這種局面下,巴西軍隊也開始分裂,原本巴西各部是陸軍親德、海軍親美,在海軍被德國打得差不多之際,陸軍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聲勢,但在有美軍控制的地區,這部分巴西陸軍即便想擁戴杜特拉和蒙特羅也要考慮其他因素,因此遲遲不敢公開亮相,部分反而宣布與美軍合作。

  這絕不是杜魯門想要的局面,他對巴西軍隊的戰鬥力有著清醒的認識,認為他們充其量只能幹些後勤,正面交戰絕不可用。他現在對美國陸軍的期望也降低到很低的程度,認為至少要有2:1以上的規模優勢,1:1之下是完全打不過的,聽說德軍又在增兵,對巴西局勢憂心忡忡。

  「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批6個師部隊的整補,全部到位後我們會有大約14個師的兵力……額……至少有13個師。」

  原本美軍在南美有4個師,後來又陸續整補了4個師,整體布局是哥倫比亞1個師,委內瑞拉2個師,蓋亞那1個師,巴西累西腓地區2個師,東部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1個師,里約附近1個師,整體兵力正好是沿著南美海岸線擺開了一字長蛇陣。本來按參聯會的規劃,南美至少要達到50萬兵力以上,所有拉普拉塔集團國國境線都應該有美軍存在以便威懾。但實際上由於海軍屢屢抽調再加德軍不斷打岔,這一任務遠遠沒有完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