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建議向俄國租一塊土地。」

  「租?」

  「軍情激盪、民意亢奮,攔著是不行的,保不住又有人獨走,釀成事端,所以動還是要動一下。」堀悌吉走到地圖前,用教鞭在上面畫了個圈,「把薩哈林島北部拿下來就夠了,上面蘇軍實力不強,又有百萬噸石油產出,還可以封閉俄國對外交流,對俄軍是個極大震懾。不過名義上要客氣一點,不說俄國割讓,只說租給我們,租期99年,每年出點租金——比如20萬噸糧食?」

  「這……」東久邇宮稔彥王倒不心疼糧食,但99年租期讓他感覺不爽。

  「99年可以了。百年後日本如果依然強盛,則俄國人照例拿不回去;如果日本衰落,正好順水推舟歸還。史達林面子也維持得住,20萬噸糧食對他很重要,烏拉爾山以東糧食產量可不那麼充足。」

  多田駿附和:「我個人贊同,不過要海軍派艦隊支援我們。」

  「這沒問題,聯合艦隊主力馬上就回國,陸軍準備好兵力,我們就打上去,先拿下再發照會給俄國要求租賃,史達林同意也得租,不同意也得租,但絕對不能宣戰。」堀悌吉嘆了口氣,「其實下一步蘇俄就會針對我們,如不加以引導,風險很大,局面其實危如累卵……」

  「您說說看?」東久邇宮稔彥王一臉虛心請教。

  「俄國在遠東一線用70-80萬兵力頂住我軍,然後主力從新疆、蒙古南下,駐蒙軍有多少兵力能擋得住草原上的裝甲突擊?蘇共如與中共加強聯合,問題更大。」

  「要給駐蒙軍增加兵力?」

  「要增加,要把中國大陸兵力繼續撤退,武漢還給重慶方面,要價低點也無妨,其餘部隊加快往沿海收縮。」堀悌吉盯著地圖一字一頓道,「我的意見很明確,在適當適合推動寧漢合流,調整對華政策,儘快締結與中國當局的和平條約,中國大陸今後除部分港口城市和租借地駐軍外不再派軍隊。」

  這想法讓多田駿都感覺愕然,脫口而出道:「這不等於白打了麼?」

  「不白打,我們拿了印度。」

  「但是……」

  「時代是會變的!諸君,以史達林的性格,在西線吃了虧,在東面不找回來還得了?他不得粉身碎骨?等俄國人吞了新疆、西藏、蒙古——我們又退出幾乎絕大多數中國領土,中國最危險的敵人還會是我們麼?只要中蘇不是一條心和我們對著幹,又有印度這個迴旋空間,日子會安穩不少。」堀悌吉嘆氣,「今後重點不是打仗,是建設,印度才是皇國千年根基。」

  一直若有所思的石原莞爾站起來深深鞠躬:「受教了。」

  堀悌吉搖搖頭:「能不能成功我不敢說,至少這是讓日本能維持下去的唯一途徑,諸君,前景很悲觀啊……」

  第018章 D日(1)

  1944年6月9日,杜魯門宣誓就任新一任總統。

  他本身不是民選的副總統,又因為總統逝世從副總統變為總統,一時間創造了兩個美國政壇記錄。

  在他成為總統後,美國又沒有副總統了,鑑於大選臨近,國會經過討論建議不必再設,由國務卿赫爾履行部分副總統職權。

  由於杜魯門要務繁忙,再加繼任總統而不得不推遲各州的旅行競選,配合他一起參加競選的副總統候選人阿爾本·威廉·巴克利只好一個人承擔大部分日常工作,並發表演說,雖然聲勢上弱於杜威的競選團隊,但羅斯福總統的威望,競選辦公室副主任、美國英雄甘迺迪的隨行還是為杜魯門掙了不少人氣。

  在杜魯門就職前的午夜,「歐洲之聲」發表對羅斯福的哀悼和生平評價,雖然認為羅斯福貿然介入歐洲爭端對美國並不明智,但鑑於羅斯福在新政中的巨大貢獻,依然稱其為「偉人」。戈培爾博士的講話很有水平,他列舉了羅斯福在新政中通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最終拉動內需、解決民生並團結美國社會的往事,同時對比了元首在德國恢復經濟,實現經濟起飛的「奇蹟」,認為「這是偉大人物的共同選擇和偉大民族的必由之路」。

  他進而得出結論,「這樣兩個偉大的國家本可以和睦相處,為什麼要因大資本家和猶太寡頭的利益而自相殘殺呢?值此美國新總統就職之際,我們再次呼籲與美國締結和平條約。」

  說這句話時,本來為冰島戰役第二階段準備的兵力共2個陸戰旅由克蘭克率領離開地中海前往巴西,這一次打算去柏拉拿州登陸,進一步擴大美洲共和國版圖。

  迫於輿論壓力,杜魯門被迫公開表示願意實現和平,並第一次放低了調子,沒再說「德國必須歸還侵略的歐洲領土」等不切實際的話,只提出三項議和基本原則:

  第一,德國廢除與日本同盟關係,不以任何方式支持日本;

  第二,德國撤退在南美軍事存在,包括取締非法的美洲共和國;

  第三,德國歸還非洲、歐洲等地沒收的美國資本和產業。

  至於雙方互不索賠、釋放俘虜等是常規條件,不包含在這幾條原則之中。

  至於回報,杜魯門講話中沒說,但知情人明白是兩條:默許德國控制歐洲和非洲(包括南非),承認德國在南美的特殊經濟利益。

  這幾條在美國國內看來已是極大讓步,就是杜威本人也說不出什麼。但在柏林看來,杜魯門還沒有認清現實,還缺乏和談誠意:廢除日本同盟也就算了,這本來就是可討價還價的條款,但美洲共和國是白紙黑字在憲法上寫明接受德國保護的國家,是德意志民族在美洲生根發芽的種子,你美國一句話就取締,第三帝國的面子往哪裡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