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凱特爾知道元首決心已下便不再勸,轉而專心匯報起海豹戰役的準備情況來:「艦隊已抵達西班牙,預計5-6天,也就是大約5月30日可發起進攻,根據戰役安排,第一階段由航母發起對冰島的壓制進攻,然後清晨登陸,首批部隊兩萬人。」

  「準備了多少艦載機?」

  「4艘大型航母:齊柏林號、日向號、敦刻爾克號及剛服役的霞飛號(綜合航母性質),另有全部8艘萊茵級護航航母,炮擊艦隊部隊還是4艘維內托級和提爾匹茨號的配備,從南美返航的伊勢號、格奈森瑙號正在進行快速搶修,預計一周後也能投入戰場。」

  「這實力壓製冰島方向足夠了,希望登陸兵力不要損失太多。」霍夫曼想了想,「告訴曼施坦因,他們的作戰計劃我批准了,以穩紮穩打為前提,即便不能消滅這麼多敵軍也無妨,我們有的是時間和史達林慢慢耗。」

  「元首,中東方向緊急軍情:索科特拉島偵察機發現美軍艦隊,擁有運輸船隊40餘艘,主力是4艘輕空母,發現時位置在果阿西北方700餘公里,距離索科特拉島1500公里,距離中東航空隊1200公里,因距離稍遠,我軍決定明日予以打擊。」正說話間,耶順內克大將匯報了重要信息。

  「推測敵人下一步動向是什麼?」

  「80%以上的概率是去喀拉蚩登陸增援英軍。」

  「你覺得能打到他們麼?」

  「這……」耶順內克遲疑了一下,「海上可能打不到,但如果他們真的去喀拉蚩,我們有辦法對付他們,那裡距離中東航空隊不過900公里。」

  「這樣英國人就會對波斯灣的燃油船隊下手……而且,今後如果讓日軍控制喀拉蚩,你覺得符合帝國的利益麼?」

  耶順內克一愣,他一直沒往這方面想,再仔細看看地圖就琢磨出味道來了:以喀拉蚩為半徑1000公里,整個阿曼灣海域全在控制之中,如以1200公里劃線,則阿巴斯港、杜拜、阿布達比、馬喀斯特等重要城市全部在籠罩範圍內。雖然1200公里對戰術轟炸機距離過遠,但人要有前瞻性思維,經過這次大戰,1200公里還會遠麼?隨便哪架重型轟炸機都可抵達。

  「您的意思是?」

  「印度西北部與東南部並不是同一批人,他們也不信仰印度教,甚至還有自己的領袖,我想……」

  「您想自己拿下來?」

  「那樣太直接了,讓伊朗人想想辦法,先把這塊地給英國人留著——比如可以叫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凱特爾、蔡茨勒脫口而出。

  「還要看英國人爭氣不爭氣,如果還沒等我們下手就直接被人推平了,我也幫不上忙。」霍夫曼提點他們,「我不想難為日本人,但他們必須知道印度次大陸這麼大地方不是該他們一家獨吞的,至少要給大英帝國留點面子……」

  眾人笑了起來,給大英帝國留點面子是表面上的,實質上是要給第三帝國留點面子——不能讓日本有能威脅到波斯灣原油外運的能力。

  「如果日德有一天終於不幸而開戰,在日本海軍的威脅下這條路線肯定保不住,所以我又建議啟動波斯灣-裏海大型輸油管建設,將巴庫、伊拉克、阿聯、伊朗等原油生產能力聯繫在一起,平時巴庫原油通過這條輸油管走波斯灣這條線出去,必要時進行逆向輸送,中東原油走裏海通過鐵路線走東歐回國——這是雙保險。」

  眾人恍然大悟,更明白為什么元首不允許土耳其人染指外高加索三國——不光是巴庫的油,逼急時還有中東的油!

  「不過我相信堀大將是個聰明人,只要他掌權,有生之年不會有這種非分之想,至於以後,那就不是我們這代政治家操心的事了。」

  「那這個情報?」

  「押後24小時告訴日本人,另外……」霍夫曼交代道,「通知英國人,我給他們一點便宜,他們不能什麼回報也不給吧?」

  一個小時之後,龐德元帥收到了消息:「德國方面通過秘密渠道向我們通報了印度船隊的準確位置。」

  龐德面色大變,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然後呢?」

  「作為和平誠意,他們保證不會攻擊我軍,不過……」

  「不過什麼?」其他人焦急地問道。

  「需要我們提供對等回報。」

  「對等回報?」布魯克元帥愣了一下,「我們也不攻擊中東德軍就是了。」

  龐德搖搖頭:「光這樣還不夠,讓那40艘貨輪在卸貨完成後向德軍投降,但德國人要保證把船員還給我們。」

  「您?」波特爾大驚,「這不光是我們的船,還有美國人的,再說您不留著供陸軍撤退麼?」

  「美國人怎麼了?」龐德斜了他一眼,「如果我猜得不錯,聯合艦隊的圍堵艦隊很快要來了,船隊只是累贅,至於撤退,只要我敢透露一句口風,明天蒙巴頓這小白臉就敢坐上船跑路。」

  不獨龐德,包括布魯克、波特爾在內無不對蒙巴頓出任印度盟軍總司令表示不滿,認為他根本不會打仗,除了帥啥用沒有,要不是現在斯利姆等一干軍頭架空了他的權力,還不知道能打成什麼模樣。

  「難道你們寧願這些倖存下來的士兵最終坐船被日本人擊沉?」

  「還是便宜德國人算了,起碼人能活下來。」

  「要和首相匯報麼?」弗雷澤小聲地提醒了一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