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知道你的意思。」邱吉爾毫不在意地擺擺手,「我沒說德國人不來登陸,我只說德國人短期內不登陸,否則德軍又要維持南美戰線,又要維持歐洲戰線,還要維持俄國戰線,希特勒是神麼?他有這麼多力量?我認為3個月內德國人很難發動對大不列顛的登陸,頂多就是空襲而已。有這3個月時間,美國人有2艘航母服役,我們2艘航母也能服役,加起來足夠阻止德軍登陸了。」

  「但美國人首先會把力量投放到南美洲,不能指望他們的支援。」

  「這樣更好,美軍加大投放南美洲的力量?德國人跟不跟?跟的話針對我們的登陸只能推遲,如果不跟,那就等著美洲共和國覆滅吧。」邱吉爾揮舞著手臂,把本來嚴肅的戰爭問題描繪成了一局梭哈,「我們現在缺兩樣東西,一個是信心,一個是時間。」

  眾人沉默。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我也看過德國人的媾和條件,怎麼說呢……」邱吉爾斟酌了一下語言,儘可能不讓自己顯得咄咄逼人,因為他知道因為連續失利和判斷錯誤,自己的威望每況愈下,他必須依靠判斷和言語而不是靠權勢來震住這批同僚,「這是個只比投降好一點的待遇。我們將丟掉皇家海軍,我們的陸、空軍力量將復員90%以上,我們的國土將有德國人駐紮,很快大不列顛的女孩子要對德國大兵投懷送抱,那些法西斯黨徒(英國法西斯黨)就要開始耀武揚威……而這還是建立在敵人遵守信用的前提下,假如希特勒再次撕毀協議,而我們的軍隊又復員了,那時候怎麼辦?靠赤手空拳的工人階級上街遊行麼?」

  眾人被他說得都是一愣,回想起來希特勒的信譽似乎不太好,最近勉強恢復了一點,也不知道會不會故態重萌。

  「先生們,接受這個條約就意味著大英帝國300年的榮光、我們自古以來享有的獨立、我們的驕傲、我們的英鎊、我們的憲法傳統就這樣輕易斷送在我們手中……」邱吉爾擠出幾滴眼淚,「我死後大概要蒙臉才能下葬,因為實在沒臉去見高傲的馬可巴羅公爵。難道我告訴他,他一生奮鬥的帝國和榮耀最終斷送在我的手中?諸位,在這種合約上簽字很容易,但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似乎更容易!」

  「但是閣下,我們現在沒法獲得勝利,英加航線斷絕後,我們無法獲得任何美援物資,其他都可以忍受,唯獨燃油儲備只能堅持最多6個月,沒有油料就沒有現代軍事機器……」

  「我知道,我知道。」邱吉爾喃喃自語,「我們已堅持了5年,難道還不能多堅持6個月或3個月麼?」

  「堅持可能會造成更壞的條件和後果。」艾登也勸他。

  「但你們打算怎麼勸說這數百萬軍隊和平放下武器?」邱吉爾朝窗外一指,「我們武裝了300多萬陸軍,他們擁有不錯的裝備,也有高昂的士氣,現在你告訴他們讓他們一槍不放就放下武器投降。他們怎麼想?英國人民會怎麼想?大英帝國會不會陷入一場可怕的內戰或游擊戰?」

  「好吧……」艾德禮嘆了口氣,「您有什麼想法?」

  「媾和的事繼續談,總歸兩手準備,拖延一點時間也好。」邱吉爾道,「內部加大煤制油力度,儘可能節約每一滴油,爭取時間讓皇家海軍儘量恢復元氣,噴氣機也要造出來,我們看看能不能有轉機。」

  「您的和談條件是什麼?」

  邱吉爾想了想:「做幾個重要修正:

  第一,北愛爾蘭還在大不列顛框架內,大不了同意他享有自治權;

  第二,我們可以削減國防,但德軍不應該駐軍,當然他們要使用必要的港口、機場和營地可以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履行;

  第三,互不索賠,在價格合理的前提下我們用多餘的軍事物資問德國換取民用物資;

  第四,今後的歐盟體系,我們至少應該獲得與法國相當的政治權利且不能落後義大利太多——畢竟法國人是被希特勒打進巴黎簽署城下之盟的,英吉利海峽還阻擋著希特勒的野心呢;

  第五,北印度也就是喀拉蚩一帶我軍控制的領土、南非及羅得西亞、巴拿馬運河、巴西部分領土要給我們,這是大英帝國生存發展的必要前提;

  第六,駐英美軍要有合理的解決方案,不願意和德國人合作的我國人民應當準許他們在攜帶個人財產的前提下自由遷徙至加拿大……」

  他一口氣說了七八條意見,眾人認為首相不算胡攪蠻纏,看得出來他對和談內容是深思熟慮過的,很多意見說到大家的心坎上——談判總是有來有往、討價還價的。

  「那就再等等看?」

  「密切關注南美態勢……」

  剛說了一半,忽然機要秘書給他遞上紙條,他看後兩眼放光:「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俄國人的反攻在這兩天取得了成效,他們攻破了高加索山脈各隘口,紅軍主力正源源不斷向高加索大草原進發,北面史達林格勒與阿斯特拉罕一線的紅軍也發起了反擊,兩路夾擊下,德軍及其僕從軍難以招架,被擊退了100-150公里,至少15萬軍隊潰退……」

  眾人將信將疑,布魯克元帥知道紅軍一直在籌劃反攻,但沒想到局面會這麼大,他看了眼地圖,發現這策略似乎有點意思。

  「先別管俄國人的反攻能不能奏效,起碼希特勒的精力和腳步就會被拖住。至少,德軍丟掉外高加索不是我捏造吧?至少中亞德軍被包圍不是捏造吧?至少土耳其人被暴揍一頓不是捏造吧?先生們,俄國人的處境比我們困難多了,他們不也在咬牙堅持?史達林要和談的消息去年春天就傳出了,談了整整一年還在談,為什麼?」邱吉爾的聲音提高了一個八度,「這是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誰不想爭取一個好點的條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