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隆美爾聳聳肩沒什麼意見,打冰島也好、打巴西也好,他都是服從命令,某種意義上冰島比巴西肯定要難打得多。

  「能在南大西洋對我們構成威脅的只有英美艦隊,但現在美軍南大西洋分艦隊只有1艘航母可用,如把第二梯隊的航母游擊艦隊派過去,我們就有3艘航母、2艘戰列艦,反正遲早都要向南美增兵,不如趁機一次增個夠,看羅斯福到底要保英國還是保巴西!至於冰島的美軍艦隊,隨便他們走不走。不走,就讓他和小澤司令官大眼瞪小眼慢慢耗著;走了,那我們正好去冰島登陸!」霍夫曼微微一笑,「情報顯示該州沒有美軍或美國航空兵,只有不到2000的巴西軍,估計一個裝甲營就解決了他們。」

  眾人七嘴八舌地熱議起來……

  第064章 浩瀚大洋是賭場(2)

  結論大家是一致贊同的:如南里奧格蘭德州真只有這點兵力,拿下易如反掌,甚至根本不用隆美爾出場,隨便派個師長就擺平了。關鍵問題是如何頂住敵軍隨後到來的反撲,因為限於運輸力量,第一波進攻只能上1個師又1個旅,哪怕加上已在阿根廷的陸戰旅也就是1個師又2個旅,不算美軍在本土和中美洲的力量,光在巴西的美軍就有3個師,再加巴西本國還有20多萬軍隊,力量對比依然比較懸殊。如阿根廷和烏拉圭不直接參戰,即便他們傾向於德軍並提供部分後勤保障,第一批部隊壓力依然很大。

  但隆美爾仔細看過地圖後卻認為這仗有的打,那地方地形太好了,西面北面都是高原丘陵地帶,可通行步兵,但機械化部隊要行動很麻煩,東面是大海,只有南面與烏拉圭接壤的才是一片平原。換而言之,英美要想依靠兵力優勢推過來,要麼從海上強攻,要麼只能借道烏拉圭——那等於逼烏拉圭和阿根廷人站在德國一邊,要麼只能動用山地步兵。該州南部又是平原,上山地步兵等於給德軍裝甲師送菜,別說1-2個,5-6個山地師也能被裝甲師掃平。

  隆美爾認為在當地作戰還有主場優勢——60%的德裔或義大利裔人口,在當地國社勢力協助下出2-3千成年男子不成問題,稍微組織並發點武器訓練後就是很好的後備隊與後勤隊,最不濟也能保證不出現煩人的治安戰。

  他甚至主動請纓:「元首,如果您給我1個裝甲師又1個陸戰旅,我可以向您保證,即便敵人將巴西全部兵力壓過來(6萬美軍+20萬巴西軍),我也將堅持到第二批支援部隊到來!」

  霍夫曼笑笑:「埃爾溫,你沒懂我的意思。巴西的仗有人打,我只需要您露下臉,借重一下名頭;冰島的仗依然需要您去打,不過暫時先掛別人的名字。」

  「這……」隆美爾被弄糊塗了,元首此舉是何意?隨意掛名對視榮譽為生命的德國軍人來說簡直難以忍受。

  「你是帝國最優秀的兩棲登陸戰指揮官,敵人也深知這一點。」霍夫曼提點道,「記得不記得那次讓你接待一個美國人?」

  「約瑟夫·甘迺迪?」隆美爾脫口而出,隨即自己也想通並笑了起來,「元首,我懂了,懂了。」

  在場眾人都知道讓美國特使參觀海豹集團軍訓練的事,當初凱特爾、約德爾等還私下埋怨元首不該把消息放出去,現在看來真不失為一步好棋——元首將虛虛實實的招數都玩出花來了。

  「這次你要辛苦些:先隨部隊去巴西登陸,與當地德意志領袖見個面,鼓舞下士氣,聲援巴西的德意志人;再去阿根廷、烏拉圭拜會兩國領袖,露下面、見下報,團結一下盟友,然後用最快速度搭乘軍艦回來。」

  「明白了!樂意為您效勞。」

  「諸位,現在你們認為抽調1個裝甲師又1個旅去巴西的行動方案能付諸實施麼?」霍夫曼笑笑,「敵人目前在南大西洋只有1艘航母,讓游擊艦隊掩護船隊登陸並順便接應克蘭克將軍及其船隊回國的方案,你們還認為有困難麼?」

  鄧尼茨盤算了一下,從海軍的角度來說基本不存在問題:運力上,上次紐芬蘭戰役繳獲了100多艘船,這次讓克蘭克帶去了近40艘,去巴西大不了也是這數目,隨時可抽調;兵力上,海軍方面游擊艦隊擁有讓·巴爾號、國王號兩艘航空母艦,還有黎塞留號、沙恩霍斯特號兩艘戰列艦伴行,實力同樣不弱。更何況這次為執行冰島登陸戰海軍還動用了4艘萊茵級護航航母,對付只有1艘航母、1艘戰列艦的美國南大西洋分艦隊綽綽有餘——大家還不知道斯普魯恩斯的TF44艦隊馬上要啟程去印度。

  萊茵級是霍夫曼根據美國護航航母使用經驗與軸心控制海域不斷擴大的需求授意研製的,主要艦體與意志輪一致,但動力不是意志輪所用的9500匹馬力柴油機,而是換成將近1.4萬匹馬力的蒸汽輪機,最大航速可達21節,飛行甲板長度142米,可起降各類艦載戰鬥機和輕載攻擊機(不超過250公斤炸彈)。如果搭載Bf-219C與He-218的組合,則整體載機量為32架常用+4架備用,如搭載Do-412與Ju-198的組合,則載機量為30架常用+4架備用(均為摺疊翼),18節經濟航速時最大航程9400海里,滿載排水量1.2萬餘噸。

  該艦總體戰鬥力強於美國博格級,與卡薩布蘭卡級各有千秋——萊茵級成本高(意志輪本身就比勝利輪成本高)、速度快、載機更多、防禦力略強,飛行甲板的長、寬均超過對標者;卡薩布蘭卡級續航遠、成本低、載機量略少(28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