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目前的局勢比較危險,雖然我軍進入了外高加索並控制了一隅之地,但後續物資、兵力補充很難跟上,恐怕會有一場苦戰。裏海北岸、東岸要留下至少15萬部隊接應進攻部隊的後路,進攻集群還要預留一部分部隊應付背後伊朗和德國聯軍的反撲,真正能投入進攻的部隊恐怕不到15萬人,憑這點兵力是啃不動高加索防線的……」對著大幅地圖,華西列夫斯基侃侃而談。

  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進攻集群和馬利諾夫斯基獨立集團軍的兵力一共大約65萬,除去留守20萬兵力負責連通中亞朱可夫主力與南翼三個方面軍主力外,實際可用兵力大約45萬。在進軍、進攻裏海東岸時一共損失了5萬,登陸戰鬥、登陸後與伊朗、土耳其的人的交手中大約又損失了將近6萬,實際可用兵力不過34萬,哪怕加上1萬多投入戰場的空降兵,滿打滿算也只有35萬。如果除掉裏海東岸的防禦部隊15萬,留在進攻集群身後的5萬,能投入進攻的部隊確實如華西列夫斯基所說的不到15萬。

  按照他的意圖,參謀們很快部署好了兵力假設,史達林看了看地圖,又開始猶豫起來:外高加索的土軍至少還有10-15萬,德軍目前沒有,但從南高加索調遣10-15萬部隊還是比較容易的。他沉住氣先不表示意見,問道:「康斯坦丁同志是什麼意思?」

  「北線適當放棄一點領土,縮短防禦線;南翼從史達林格勒方向三個方面軍中各自抽調一個集團軍,組成30萬人的補充方面軍頂住黑海一線,然後把目前黑海外圍的35萬部隊中抽調25-30萬部隊度過黑海去外高加索,必要時,從中亞的防守集群再擠出10-15萬部隊……」

  「等等……」史達林遲疑地問道,「他目前這個布局和他最初和我描繪的水星計劃不同——那時候他明明說打德國中亞集團軍調動南線德軍的;然後也和前幾天匯報的,打一打土耳其人,調動德國人來援的意思不一致。」

  「是的,確實不一樣。最初的計劃在德軍躲進費爾干納盆地後就完全走不通了,第二步方案本來也可以走,但結合德軍前段時間奇怪的架勢來看,德國人巴不得我們去打土耳其人,說不定我們打翻天他們也不會去救,所以朱可夫同志提出了第二個修正案……」華西列夫斯基的教鞭在地圖上緩緩划過,「給外高加索增加兵力、物資和補給,讓部隊向北推進,打過高加索各隘口,然後與葉廖緬科同志、羅科索夫斯基同志的兩個方面軍南北對進,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同志從高加索山脈往北打,葉廖緬科和羅科索夫斯基同志的部隊往南出擊,爭取在格羅茲尼附近吃掉德國至少一個集團軍,扭轉局面,將南翼戰線恢復到去年夏天左右的水平……」

  「然後呢?」

  「議和!」

  「不不不,我是說打贏並吃掉德軍一個集團軍的局面下下一步怎麼走?」

  「議和!這是朱可夫同志一力堅持的,我也贊同這個觀點。」華西列夫斯基誠懇地說,「如果能打到這個局面,幾乎是我們軍事力量使用的極限了,他認為與德國體面和平比較好……」

  史達林有些不太高興:「他想怎麼和?」

  「南高加索以實際控制線停火,外高加索我軍占領後除巴庫油田今後由蘇德共同開發外,其餘可成立在德國實際保護下的自治政府,通過這一步讓步換取德方在中央戰線往後退,退到伏爾加河西岸。」華西列夫斯基解釋道,「這樣我們將來還能拿回半個巴庫,全部格羅茲尼及伏爾加工業區,收復人口至少1000萬,再加上中亞全線光復,黨和國家的形勢會好很多。」

  史達林有些不太高興,打成這樣還求和,他感覺心裡這道坎過不去,不過面上沒發作出來——康斯坦丁同志也是為了黨和國家殫精竭慮,不然這麼拼命幹什麼?

  他隨口問道:「如果打輸了怎麼辦?」

  「打輸了更要議和。」華西列夫斯基的臉色黯然,「打輸了就意味著我們沒有任何機動兵力和精銳部隊了,那就只能按照德國條件議和:退到烏拉爾山以東,以西全部交給孟什維克,今後準備安心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了,再不議和,等德軍拿下烏拉爾工業區,蘇維埃就變成與中國一樣的農業國了,哪怕還能苟延殘喘,今後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聽到這麼不悅的話題,史達林臉色一僵,頓時陰沉了下來,不過還是很有耐性地問華西列夫斯基:「以您判斷,打出前一種戰果的可能性有多少?」

  「預計不超過30%。」

  「失敗呢?」

  「60%!」

  「還有別的選擇麼?」

  「將部隊撤回裏海東岸去,然後再讓大部分部隊返回中央戰場,看看4月份德軍開始春季戰役後能不能守住。」華西列夫斯基面無表情地說道,「我認為現在撤退比較接近於慢性窒息……」

  「你!」

  「朱可夫同志說的幾句話還是比較有道理的,這是蘇維埃最後的殊死一搏了,贏了,爭取一個體面些的和平條件;輸了,徹底死心,該怎樣就怎樣;除此之外,其他都是在浪費時間。除了能給美國人幫忙外,起不到任何作用。哦,對了。」華西列夫斯基忽然像想起了一件事,「美國提供的30條貨輪今天已通過日方檢查了,這次對方沒再出爛招,扣下12條船其餘就放行了,等他們卸載完畢後,連空船帶人會還給我們,到時候我們只要還美國人18條船即可,還有12條船可以留著自己用。有同志出了主意,建議利用這些船將我們用不著的工業設備和部分武器裝備運到中國和中國同志換原料和農產品,由日方提供安保和護航服務,服務費25%。」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