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萊士應聲道:「可以,我願意配合國會接受調查。」

  議長只好說:「國會等會繼續開會研究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下面請總統閣下繼續回答第二個問題。」

  「至於第二個問題……」羅斯福剛說了一句,特納就站了起來,「總統閣下,我是當事人,我能就這件事對杜威先生和在場的各位議員說幾句麼?」

  羅斯福點點頭,在特納旁邊的尼米茨緊張地拉了前者一把,提醒道:「別放炮,否則這些議員今天沒完沒了。」

  現在尼米茨也是火冒三丈:他沒想到華萊士居然是這種人,不但沒有領袖的擔待,甚至還要用政治手段來打擊軍官。特納說得對,真該一槍斃了他!

  特納微笑著點點頭,開口道:「有一點杜威先生是說對了,下令艦隊撤退的命令雖然是英格索爾上將下達的,但卻是我給他的建議——這是我履行參謀長職責的具體表現。做出這個決定基於非常殘酷、緊急且必要的理由,三言兩語恐怕說不清楚,我認為像剛才那樣組成一個獨立委員會對整件事進行調查比較妥當,我願意暫時停職配合。」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怎麼參聯會的人動不動就停職?現在還在打仗呢!將軍們都走光了敵人打過來怎麼辦?

  尼米茨和艾森豪苦笑:現在經常在參聯會開會的只剩下他們兩和分管陸航的阿諾德將軍了——後者最近一直在百慕達、紐芬蘭、加勒比海等地視察陸航建設情況,否則也得被卷進去。

  「在停職前,我想多說幾句,特別是要問杜威先生一個問題:您認為特定情況下,犧牲一個人的性命去救援另一人是正當麼?」

  「這不一定……要看情形……」

  「咱們不必兜圈子了,我只問一句:一間房子著火了,一邊是您的五個孩子中的一個,一邊是鄰居的獨子,救且只能救一個的話,您怎麼選?」

  「我……」杜威知道自己碰上硬茬了,這問題自己如回答不好,將來競選是要失分的,想了想,他只能硬著頭皮道:「我應該會救鄰居的獨子!然後……」

  「很好,現在我可以把我當初勸說英格索爾上將的話告訴諸位。」特納打斷了對方的「然後」,「我對他建議的原話是:『陸軍在國內至少還有500萬軍隊,像陸軍3師、陸軍5師這樣的部隊能拉出不少,但大西洋聯合艦隊英美兩國目前有且僅有一支。從合眾國的根本利益出發,如果您只能選一個,您怎麼選?』他沉默了半天,最後聽從了我的建議。」

  眾人一片黯然。

  「回來後,代表海軍的金上將和代表陸軍的馬歇爾上將在參聯會會議上為這件事公開扭打起來,打完後雙方又抱頭痛哭,都是60多歲的老將了,他們是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打架麼?這是何等的悲涼!我抉擇時刻的心情遠比救援自己的孩子或鄰居的孩子要痛苦得多!」特納朝台下深深地一鞠躬,哽咽道,「諸位,請理解參聯會一再要求死戰到底的決心,我們不是為給自己一個交代,我們是為了給已逝去的英靈一個交代,給珍珠港、給非洲、給巴拿馬、給紐約、給紐芬蘭、給維德角那裡消失的無數英魂一個交代……我不知這麼做是對是錯,我只想為這個國家粉身碎骨而已!」

  台下一片掌聲,然後是沉重的嘆息聲……

  第026章 歷史轉折中的羅斯福(1)

  當天晚上國會經熱烈討論,決定就杜威詢問的兩件事組成獨立調查委員會,由於事關重大,整個調查委員會總人數高達10人,民主黨和共和黨各占5人,其中主席由身為總統的羅斯福任命,副主席由國會共和黨領袖任命,其職責是調查40%過路費事件真相、維德角戰役中海軍決策的正當性以及兩個陸軍師「陣前起義」的實質原因。

  由於目前處於戰爭時期且涉及的都是參聯會高層,要求在2月7日完成委員會構建並在隨後6周之內完成調查並向國會報告。為提高效率並提升辦事能力,還規定獨立調查委員會享有「可向美國任何人發送傳票」的巨大權力,但調查委員會如確實要向政府高官發出傳票,必須獲得主席與副主席的一致批准或至少6名成員的同意。

  在民主黨內部關門會議上,身心俱疲的羅斯福面對黨內大佬做了痛心疾首的自我批評——他知道內幕,參聯會高層明白過路費真相,起碼李海和金上將是知情的,馬歇爾可能不一定。但在公開場面上,既然李海咬牙切齒說了不知道,大家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因為承認並辯解並不是好策略,很可能讓議員們窮追不捨。當然這麼做風險也很大,公然撒謊的事一旦被坐實,輕者身敗名裂,重則有牢獄之災。羅斯福本人倒是能脫罪,可參聯會高層就全完蛋了。

  都是搞政治的高手,大家當然明白羅斯福的弦外之音,而他們猜測的方向與事情真相也相距不遠——絕大多數人都斷定羅斯福本人對此持默許態度,並用住院並授意華萊士代行總統職權的行為來施加暗示,參聯會然後就找華萊士背鍋,唯一搞砸的是華萊士非但不肯簽這份文件,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捅出來。

  這種背叛行徑就讓人難以忍受,本來眾人就對特立獨行的華萊士不太感冒,當年如果不是羅斯福一力提攜,哪有他的今天?事情歸事情,你同意與否都是機密事。但你現在眼中只有個人還捅出來,還有沒有黨的利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