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沙爾等人迅速交換了意見,紛紛表示同意,這樣一來,艦隊艦載機基本補充完成,陸基也能得到100多架飛機掩護,基本達到了兵力使用的最大限度,至於Do-412完全是意外之喜。由於F6F-5的迅速升級以及P51B\P47的先後出擊,使Bf-219C應付起來日益力不從心,馬沙爾代表艦隊認為應迅速提供新艦載機,無論是紫電改還是烈風改先在實戰中檢驗了再說,於是首批試生產型Do-412在霍夫曼親自批准下投入作戰。

  相對最初的設計指標,由於2400匹馬力的BMW801F或BMW901(仿R2800)發動機遲遲不能服役,因此DFK設計局最終被迫安裝801E發動機,動力只有2000匹,整體性能比最初預設指標縮水較多:空機重量3016公斤,艦載版最大速度654公里/小時,最大航程1600公里,搭載2門MG213航炮(備彈120發)和2門MG151/20mm機炮(備彈175發),最快爬升速度1080米/分,加掛副油箱後航程超過2400公里,6000米以上高空性能有所惡化,但6000米以下,特別是3000-6000米之間的機動性能完全碾壓Bf-219或Fw-190,同時在平飛和俯衝速度上再次與P51\P47縮小了差距。

  由於其爬升速度快的特點,尤其適合充當防空截擊機,相對Bf-319(烈風改)性能更全面,相對於Fw-190又更輕盈、速度更快(不嗑藥時)。

  「起飛防空戰鬥機,掩護本艦隊和炮擊艦隊,然後出動攻擊機去執行對地攻擊,偵察機繼續擴大偵查範圍……」小澤有條不紊地下達命令,「現在是清晨8點,我估計2-3個小時後會有美軍攻擊群襲來,攻擊機去掩護地面部隊推進,那些在紐芬蘭島上跳傘的飛行員多半是被加拿大人救走了,陸戰隊快速推進的話,看他們往哪裡逃……」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情況果然不出小澤所料,10點左右,加拿大攻擊群對航母編隊發動了進攻,但他們數量太少,一共只有60多架飛機,而且掩護飛機不是最新型號的P51或P47,也不是海軍的F4U,而是過時的P40。

  「這是送死來了?」德軍負責指揮的戰鬥機中隊長、埃里希·哈特曼中尉看到來襲的敵機,下意識地嘀咕了一句。

  哈特曼原本一直在空軍效力,由於他特立獨行的作風再加上一直不怎麼突出的表現,加入空軍頭18個月的表現算得上非常差勁,眼看同伴的戰績和軍銜蹭蹭往上長,他就是沒有突破。不過他運氣不錯,幾經輾轉後被任命為克魯平斯基的僚機,克魯平斯基當時已擊落70多架飛機,是空軍王牌之一。在里希特霍芬的拉攏下,克魯平斯基從空軍跳入海航,順帶把哈特曼也帶入海航。

  哈特曼悟性不錯,很快就掌握軍艦起降技巧,在索科特拉島上也有不俗表現,加入海軍後,他最喜歡的纏鬥與近距離攻擊有了長足的用武之地,戰績直往上長,從僚機逐漸成長為長機。在與斯普魯恩斯艦隊戰鬥過程中,他一口氣擊落4架飛機,晉升為小隊長帶領4機編隊,戰功持續增長,不但獲得了二級鐵十字勳章,還晉升為中尉並擔任中隊長。前兩天交戰中他又連續擊落5架飛機,而且是清一色的戰鬥機,擊落敵機總數已超過90架。

  由於海軍升官比陸軍和空軍都快,克魯平斯基前兩天暗示他,如果他這次作戰表現出色的話,準備推薦其出任上尉並擔任副大隊長,協助自己管理整艘航母上的所有戰鬥機。哈特曼不知道表現出色具體指多少數量,但認為肯定是越多越好,現在看見加拿大人扭扭捏捏地駕駛P40而來,頓時心花怒放——這是上帝送戰功給我們啊!

  「弟兄們,衝過去,對準P40開火……攻擊機交給後面的2中隊!」

  海面上的各艦官兵目瞪口呆地看著16架飛機組成的編隊開始閃電突擊,在哈特曼的號召下,整個中隊如入無人之境,沖入敵機群中肆意擊殺,其他戰鬥機如夢初醒,也跟著撲殺過去,空中一架又一架飛機接著往下掉,基本上都是塗加拿大楓葉標誌的飛機,但他們依然奮不顧身地向艦隊方向撲來……

  第043章 紐芬蘭(20)

  就在廝殺得難解難分時,雷達報告遠處又有攻擊機群接近,距離不到50公里,數量大約在70-80架之間,負責指揮的科赫少將迅速調整戰鬥機兵力分配使用,調集另外24架飛機衝上去先行截擊,同時通過無線電用焦急的語氣告誡第一段截擊的飛行員們儘快解決對手幫助戰友。

  面對急迫的敵情,哈特曼愈戰愈勇,最後近乎用貼身肉搏的方式在進行對攻。如果說馬爾賽尤的高凌空偏轉角開火是德國空軍攻擊招數一絕的話,哈特曼的貼身肉搏同樣也是一絕。最初在海航服役時,他沒少駕駛Fw-190和空襲亞速爾的英國蘭開斯特和美國B-17轟炸機貼身肉搏過,雖然有擊落4架重型轟炸機的輝煌表現,但也因太過冒進而被敵機擊落過2次,所幸亞速爾S艇部隊足夠給力,每次都把他從海里撈了回來,在很多人勸說下,他逐漸改變了這種打法,改用遠距離精準狙擊。

  但現在情況緊急,他來不及想更多,迅速把潛能激發出來,故態重萌,只見其座駕上下翻飛,在敵軍中肆意穿梭,幾乎每輪開火都能收割一串性命——每當敵我雙方飛機近距離交錯而過時,他通常用20mmMG151機炮給對面的駕駛艙鑽洞眼,雖然P40們很牢固,但Bf-219使用的20mm薄殼彈卻不是他們那層鋁板可抵擋的,飛行員們的軀體經常被打出幾個碗口大的血窟窿,連救援機會都別想有。

  德軍最後損失9架飛機幹掉了眼前這波全部62架敵機,交換比達到了驚人的7:1,除齊柏林號吃到一顆近失彈,其餘軍艦毫髮無損,然後哈特曼又呼嘯著帶領部隊朝第二波進攻的加拿大機群撲去,準備支援已在那裡苦戰的戰友。這次進攻的加拿大飛機一共有74架,德軍一開始只上了24架攔截,根本攔不住,後來又補了12架,直到哈特曼率領10餘架飛機趕來後,雙方力量才開始平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