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不是華西列夫斯基同志希望看到的結果麼?」

  華西列夫斯基惱火地說:「我這麼做是不打算動用中路2個方面軍的,您現在這樣一搞,變得我無所依仗了。」

  「所以必須要賭,我現在賭的是希特勒不可能放棄這10萬人的集團軍。」朱可夫雙眼炯炯有神,語氣非常堅定,「第一,隆美爾是希特勒的愛將,不僅當過他的警衛營長,還是法西斯官方機構包裝出來的戰爭英雄,於私於公希特勒都不可能放棄他;第二,隆美爾所部集團軍儘管編制不大,但卻是非常出名的部隊,包括大德意志師、第15裝甲師、歐根親王山地步兵師和第一山地步兵師,另外還有德國第一傘兵師和義大利傘兵旅配合,哪一支部隊都不是浪得虛名之輩。」

  朱可夫掌握的情況非常詳細,隆美爾統帥的第5裝甲集團軍全都是頂尖的A類部隊,甚至均完成了1943型編制,原本該集團軍序列中還有維京師,後因組建黨衛軍第1裝甲集團軍,維京師連同警衛旗隊、帝國師一起入選,就把第一山地步兵師(雪絨花師)配給了隆美爾,後者對此相當滿意,因為就中亞的地形,重武裝的維京師還不如標準的山地步兵師使用起來更恰當,更何況因補給制約,第5集團軍已供不起第三支1943型裝甲師了,兩個裝甲師都折騰得十分吃力——如果不是運輸機編隊幫了大忙的話。

  「如果連隆美爾這樣戰功赫赫的元帥和其麾下象徵德國榮耀的王牌部隊都能選擇放棄,那我無話可說,希特勒確實是一代梟雄,配得上歐洲霸主的地位,蘇德還是趕緊停戰議和算了。」朱可夫解釋道,「這是個賭博,但我相信德國人會上鉤。」

  「假設真圍住了這頭困獸,您接下去打算怎麼辦?」

  「對必須要援救的部隊,敵人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抽調中路戰場的兵力南下救援,要麼抽調南方集團軍群的部隊東進進行救援,無論哪種選擇對我們都很有利,我軍可趁勢發起反擊。」

  「圍點打援?」史達林興奮起來了,「讓南線4個方面軍部隊會同中亞部隊進攻援兵?」

  「不!」朱可夫忽然說到,「這不是我的目標,僅僅圍點打援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您打算打哪裡」史達林被弄糊塗了,好奇地問道。

  華西列夫斯基隱隱約約有些明白過來,當即大聲疾呼:「我堅決反對這個計劃,圍攻隆美爾所部已是一次重大賭博,我不希望您再賭一次,把國家和紅軍的前途都壓上去……」

  「現在只能放手一搏,任何拖延都是慢性自殺。勝了,我們坐下來好好和德國人談談條件;敗了,我們無條件接受德國條件,乾乾脆脆地以烏拉爾山為分界線……」

  「不!我還是堅持原來的主張,拉長德軍突出部後從突出部下方進攻。」

  「這是投機取巧。」朱可夫毫不客氣地反駁道,「敵人不上鉤怎麼辦?敵人如果今年只推進到現有陣線,然後等明年修好大橋和鐵路,解決補給問題後再步步為營推過來怎麼辦?您再往後退1000公里?」

  華西列夫斯基不服氣地辯解道:「明年國際局勢也許會發生重大變化,國內情況也會趨於好轉,至少不存在糧食危機等問題。」

  「如果繼續惡化呢?」

  「我說,你們究竟在爭論些什麼東西?」眼看兩人已爭得面紅耳赤,對這場爭論感覺有些莫名其妙的史達林仍然一頭霧水,他先看看朱可夫,又看看華西列夫斯基,不知道他們究竟在爭論什麼,最後只好把目光投向庫茨涅佐夫,「您能和我講講兩個人各自的策略及誰更有道理一些麼?」

  「朱可夫同志的意見是連環調兵:先用重兵困住隆美爾所部,引誘德軍派遣部隊來營救並調動對方兵力和戰線,在入冬後利用部分兵力拖住時間,擬利用戰場空間進行反向進攻——由史達林格勒和莫斯科的重兵集團南北對進,撲向沃羅涅日一線;華西列夫斯基同志的意見是持續後退,引誘敵人露出破綻後從突出部兩個底部發動正向的鉗形攻勢,準備一舉解決突入的德軍部隊,力爭將戰線推回到夏末時期……」庫茨涅佐夫憑藉著教鞭,在地圖上對史達林勾勒了不同的整體戰略構想。

  朱可夫的進攻計劃一共涉及到動用400萬兵力:其中,100萬從中路戰場調遣下來的部隊負責拖住隆美爾;再用50萬部隊加上第一批部隊牽制住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派遣的援兵;進攻主力是南線史達林格勒方向的3個方面軍100萬人和北線莫斯科方向的2個方面軍75萬人,另外還有75萬兵力負責各戰場間銜接與聯絡調度。

  其核心構想是將德軍重心從中路引向中亞和裏海一帶,然後利用德軍來不及回援的在反方向發動總攻,整體上稱反向方案,也叫大解決方案。因為紅軍帳面上雖然還有800多萬部隊,但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600萬人左右,其中100萬左右分布在遠東和西伯利亞不能動,還有100萬需扼守要地不能輕動,出動400萬基本等於全部兵力都孤注一擲拿出來打。打贏了整體格局會有根本性態勢好轉,不說占據上風,至少能維持相對體面的平手格局,打輸也簡單,可以直接認命了。

  華西列夫斯基擬定的其實是防守反擊計劃,一共需動用200萬左右兵力:其中,100萬從中路戰場調下來的部隊負責引誘德軍拉長戰線繼續進攻,促使德軍將補給線拖長到1000公里以上,然後從南北兩處各自抽調50萬左右部隊進行突擊,斷絕突出部德軍的補給通道,逼迫德軍後退。在德軍撤退過程中,原本持續撤退的100萬兵力負責反擊,爭取吃掉德軍斷後的1-2個集團軍,將整體戰線恢復到夏末時,挫敗德軍的進攻企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