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他一點也不介意,更不抱怨自己的老師,即便在清算皇道派人人自危的環境中,他依然與小畑敏四郎保持密切的關係和來往,還利用自己在輜重部隊任職,相對空閒的有利時機,繼續努力學習掌握蘇聯的裝甲戰術和大縱深作戰理論,且與其師一樣精通俄語。

  事實就這麼奇怪:東條英機雖然與小畑敏四郎同為巴登巴登同伴,但對後者並不親近,一直不冷不熱;而主張武力肅清二二六兵變軍官的石原莞爾和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卻偏偏認為小畑敏四郎有真才實學、完全可以重用,便熱情邀請他出山。此時小畑敏四郎因身體不好只能在國內留守,相繼拒絕了岡村寧次和石原莞爾的出山邀請,但極力把武田攻這個得意且忠心的弟子推出去。於是冷板凳幾乎快要坐穿的武田攻忽然時來運轉,搖身一變成為新組建的戰車第四師團中4個聯隊長之一。

  4個聯隊各自選了一國坦克作為裝備,武田攻的22聯隊因為他的緣故順理成章選擇了蘇系裝備,被內部戲稱為蘇系聯隊,名倉刊自己起家的第7戰車聯隊選了德系,第18和19聯隊分別選了英法系和美系。

  按山下奉文和名倉刊的最初想法,10天培訓後選擇一個大隊勝出肯定是德系聯隊,他們不但得到大量德軍使用經驗的教育,而且德國裝備的性能和穩定性應該最好。結果第10天的比武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居然是武田攻的蘇系聯隊取得最終勝利。無論是常規使用演練還是大隊vs大隊級別的對抗,主要由T-60和T-34組成的蘇系聯隊穩穩壓倒了用3號和4號組成的德系聯隊。

  比賽結果就連舍爾也呆住了,他很清楚地知道這批T-34中除少數幾輛外都沒裝備電台。問武田攻是如何做到這一點時,後者只說了一句:「德國坦克確實更先進些,但對人的配合要求也更高,我們以前慣用4人車組,換德國坦克5人車組後秩序打亂,我不認為短時間內比T-34的4人車組適應性更好。另恕我直言,蘇聯坦克不嬌貴、方便操作,在現階段更適合水平不夠的我們,要不然為什麼貴國專家不建議仿造3號或4號,只建議我們仿T-34呢?」

  這番高論聽得眾人心服口服,於是武田攻順理成章地成為當天日軍登陸部隊的最高指揮官,面對現在戰場上暫時的不利局面,他放出了大招……

  第189章 南亞之虎(14)

  日軍戰車師團編制如果用德國眼光來考察是非常畸形的。通常一個戰車師團下轄兩個戰車旅團,每個旅團分轄兩個戰車聯隊,整個師團一共擁有4個戰車聯隊,然後與一個機動步兵聯隊、一個機動炮兵聯隊共同構成一個戰車師團。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步兵太少,導致該問題的原因不在於日本過於強調坦克集中化,恰恰相反,日軍一直秉承將戰車分散配置、支援普通步兵師團展開作戰而不是獨立建製作戰的裝甲思路。

  在投入作戰時,整個戰車師團不是以一個整體展開,而是將各戰車聯隊配屬給前線部隊,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戰車師團根本就不必要配備大量步兵,反正步兵師團有的是步兵,戰車聯隊才是戰役協同部隊。

  正常編制下的戰車聯隊一般擁有裝甲車輛60-70輛,下設3個中戰車中隊、1個輕戰車中隊、1個炮戰車中隊、1個整備中隊。中戰車中隊轄3個小隊(每小隊3輛中戰車),中隊部2輛中戰車、3輛輕戰車(偵察)。從實際情況看,戰車聯隊只相當於德國的裝甲營——而且還是1943型以前的裝甲營或海軍陸戰旅3連制裝甲營的編制。

  在抵達錫蘭、看到有如此眾多的坦克和裝甲車輛後,再參考德軍編制,山下奉文便動了調整的心思,徵得東京大本營同意後,他把原來在步兵單元里的獨立戰車部隊抽出來充實到戰車聯隊中,同時又單獨抽調一支步兵聯隊搭乘裝甲車變成機動步兵聯隊,再讓一部分炮兵變成機動炮兵聯隊。

  經過這番改造,戰車第4師團下屬的力量便膨脹起來,每個旅團可得到2個戰車聯隊,1個步兵聯隊和1個炮兵聯隊的力量,原本的旅團現在看上去更像一個輕型師團,而原先的師團長看上去更像是機甲軍司令官,等於人人官升一級。山下奉文以編制膨脹為由,將兩個旅團建制事實上變更為獨立戰車旅團,但番號依然掛在戰車第4師團下。

  大家都是聰明人,司令官這種拆分法很快就會形成事實上的固定編制,甚至運作得好再升級一次能變成新的戰車師團,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自然全體一致擁護。

  在戰車聯隊下面便組建了戰車大隊,新編組結構變成1個戰車聯隊轄3個戰車大隊(2中1輕)+聯隊部,每個戰車大隊轄有4個戰車中隊,中隊下面不再設小隊而變成直轄6輛坦克;聯隊部則轄有戰車中隊、整備中隊(維修)、炮戰車中隊(坦克殲擊車)和偵察中隊共4個中隊。

  經山下奉文這麼一變魔術,每個戰車聯隊的坦克(坦殲)數量一共達到96輛,不但在數量上遠遠超過當初的戰車聯隊,在質量上更甚一籌。哪怕再挑剔的人也承認,經改造後的獨立戰車旅團更接近機甲戰要求,也更具靈活性,比德國陸軍整編裝甲師威力小,但比德國海軍陸戰旅的規模又大一些。

  登陸過程中,武田攻率領的部隊只有一個戰車大隊(26輛)和一個聯隊部戰車中隊(6輛),憑這32輛坦克他打不過英印軍第6坦克旅,但該聯隊其他2個大隊卻分布在附近,於是他一邊指揮部隊且戰起退,一邊用電台呼叫其他大隊趕來增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