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嘛,說嘛,不要緊,不要緊。」

  「共產黨口口聲聲說抗日,美國人也認為他們抗日而且戰鬥力不俗,這樣也好,政府幹脆就通過美國人下一道通知,讓第十八集團軍、新編新四路軍各部抽調部隊去印度打日軍……」

  「這不妥,不妥,這豈不是白白讓共產黨拿了美國軍火、物資?」常凱申還在思考間,陳布雷先表示反對。

  「其實想明白了無所謂不妥,如果共產黨部隊要保持獨立性,自搞一套,美國人很快就會認清楚他們的真面目;如果共產黨爽快地接受了美國人的指揮與安排,那共產黨部隊還姓共麼?」張群陰陰地笑了起來,「派共產黨去印度打仗好處很多。去,不管輸贏都是有利的;如果共產黨不肯去,那就要藉助布雷先生的筆好好說一說了:史達林派軍隊來新疆搶糧食、殘害我國軍民,老百姓已認清了真相,如果把抗日這張皮也扯掉,我們維護軍令、政令統一就更加師出有名了。」

  常凱申暗暗點了點頭:這招數和張群當初對付學生上街遊行提的建議一模一樣,每當日軍在東北、華北搞摩擦,總有一大堆學生說要抗日,然後來政府抗議示威,他被弄得不勝其擾,安撫不聽,懷柔沒用,鎮壓又不敢。最後張群出了主意:凡遊行宣講抗日的一律都要求他們去紫金山軍營當兵入伍,與普通士兵一道訓練,身體力行抗日救國。

  學生兵當然是興沖衝去,沒幾天很多人就受不了偷偷摸摸溜了——常凱申下過命令,學生兵逃跑不抓、不打、不殺,看見也要裝作沒看見,沒幾天大部分人都走了——不是溜走的就是被家長罵回去的或者被校長接回去的,只有少之又少的人能堅持住留下來,這批人後來就被送去黃埔軍校成為正經八百的軍官。其實想通了毫不奇怪,能在南京讀大學的大多數都是中產甚至上流階層子弟,有多少人能捨得放下一切、吃得起苦去當大頭兵?又有多少家長會贊同子女去當兵?

  至於逃跑的學生兵,張群給他們下了個定義,叫「嘴上抗日分子」。當然,學生總是一茬一茬地畢業又一茬一茬地來新人,嘴上抗日分子也一批批地換人。這種局面直到七七事變以後才徹底改觀——遠征軍里就有很多學生兵。

  「這個嘛……」常凱申又猶豫起來了,「還要再討論一下,從長計議。」

  張群知道對面瞻前顧後的老毛病又開始發作了,內心有點鄙視,嘴上卻說:「當然,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不太成熟的想法,讓委座見笑了。」

  第163章 夏日驚雷(1)

  1943年7月3日的夜晚,柏林總理府將星雲集、政要薈萃,第三帝國高級將領晉升與授勳儀式正在舉行。

  「赫爾曼·霍特大將,因為您一貫以來的忠誠、勇氣及不可磨滅的貢獻,我現在代表全德意志武裝力量與德意志人民,晉升您為德國國防軍陸軍元帥!」

  「元首萬歲!」霍特恭恭敬敬行了舉手禮,然後從霍夫曼手中接過了象徵軍人頂級地位的元帥權杖並高高舉起,全場掌聲雷動……

  「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大將,因為您一貫以來的忠誠、勇氣及不可磨滅的貢獻,我現在代表全德意志武裝力量與德意志人民,晉升您為德國國防軍陸軍元帥!」

  克萊斯特大將同樣也成了元帥。

  兩人永遠也不會明白,在真實歷史上,他們非但沒當上元帥,反而沒過幾年就因為與元首意見不合而被勒令靠邊站。

  眼看著陸軍有人晉升元帥,空軍、海軍都很眼熱,也想挑人出來晉升,但海軍前不久剛剛晉升過一輪,空軍最接近晉升資格的格賴姆大將是年初才晉升大將完畢的,再升元帥實在太快了些,只能繼續等待。不過格賴姆在歷史上的忠心耿耿和最近幾次戰役中的優異表現霍夫曼不會忘記,於是就讓他和莫德爾等人一起接受了雙劍銀橡葉騎士十字勳章。

  晉升與授勳的儀式整整持續了2個多小時,不過沒有人覺得不耐煩,因為他們知道今晚的重頭戲——元首的訂婚儀式還沒開始呢。

  一般人的訂婚儀式通常是在女方家庭中舉行,頂多邀請若干親朋好友,但元首訂婚的消息傳出,那就不是簡單的個人事務,而是全德國、全軸心陣營密切關注的大事,不但高級將領、核心官員,包括各國元首都親自到場祝賀,就連在梵蒂岡深居簡出的教皇庇護十二世也來到了柏林。

  霍夫曼穿越後,德國與教廷之間的關係無形中和諧了很多,一則德國改變了對猶太人的政策,3年苦役的處理連教廷上下都認為完全合理、應當,是對猶太出賣基督這種原罪的懲罰;二則德國弱化了意識形態輸出,不再針對基督教或天主教施加咄咄逼人的壓力;三則擺脫布爾什維克控制的各東方國家開始了正常宗教傳播,雖然東正教是主流,但基督教依然有一定市場。

  不過,在訂婚儀式舉行前,元首出人意料地表示先要進行一段現場演說。

  「需要將內容告訴廣播聽眾麼?」戈培爾問道,這次儀式宣傳部和各大區黨組織使出了渾身解數,對全程進行了廣播,現在全德國至少有2000萬人在聚精會神地收聽廣播中的實況報導。

  「應該。」

  「德意志人民們,全德意志愛國者們,元首現在發表公開演說……」

  「……在戰爭開始前,我曾向德意志人民承諾,在這次戰爭取得最終勝利前,我不會考慮個人婚姻問題,我的一切都將獻給這個曾經災難深重的國家。今天我食言了,雖然德意志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打倒了一個又一個敵人,但離最終勝利還有一段距離。在這個時機我舉行訂婚典禮,並非是我心血來潮,也不是隨意踐踏我曾經許下的諾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