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一來等於軸心多出將近120萬兵力,雖然霍夫曼減少了義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將近25萬兵力,在非洲增加了兩個集團軍將近25萬兵力,又給海軍陸戰隊撥付了10萬兵力,還採取了復員40歲以上老兵和國內軍工企業工人陸續回歸的方針(涉及人數約30萬),整體多了30萬兵力。

  而在土耳其和伊朗加入對蘇作戰,再增加50萬東方各國輔助軍後,對俄作戰總兵力整整多了120萬,因此東線軸心總兵力第一次突破了550萬——歷史上從未達到過,最多也就是巴巴羅薩剛發動時500萬出頭。

  相對於1942年秋季450萬VS650萬的兵力對比,現在東線兵力對比變成了550萬VS 750萬,紅軍被迫將遠東和西伯利亞的兵力減少到150萬以內(歷史將近200萬)。

  雖然除德軍外其餘增加兵力的戰鬥力不算太強,但比紅軍急紅眼的抽丁建軍政策卻強上不少。霍夫曼看過蓋倫提交上來的報告,現在紅軍以3XX番號打頭的普通步兵師中,90%以上的普通士兵是1900年前出生的後備役人員(43歲以上),而在1XX和2XX番號打頭的步兵師中,也有60%以上的普通士兵超過40歲或小於18歲,只有近衛部隊、番號小於100且重建較早的步兵師和大部分裝甲部隊中才是以年輕人口(18-35歲)為主的部隊。相比之下,德軍已基本沒有40歲以上的普通士兵(極少數在多次動員後依然強烈要求留下服役)。

  情報還顯示紅軍在組建女兵師(除軍官和專業軍士外由純粹女兵組成),總人數可能在50-60萬人,同時男性徵兵年齡進一步擴大至16-61歲。為急速增加兵力,急紅眼的史達林已顧不得「治安」形勢,所有監獄在押犯人,不管以前犯有什麼罪行,一律釋放並編為軍隊,就連危險最大的「政治異己分子」也顧不上,類似古拉格的勞改營,內務部隊將其中最「危險」的一批當著其他人的面直接槍決後,倖存者全部編入部隊,甚至連其中的波蘭戰俘(卡廷只槍殺了波蘭軍官,還有將近30萬波蘭士兵被投入勞改營)也打散後編入軍隊。

  在解決上述不安定因素後,執行關押、監控、管理的內務部隊進一步「騰出」人手去參加一線部隊,很多人甚至與以前被關押的階級敵人並肩作戰——那刺激的畫面讓霍夫曼都不敢想像!

  通過竭澤而漁,史達林再次強行將全國軍隊拉升到1000萬以上:除與軸心對峙的750萬人,在遠東和西伯利亞待命的150萬人外,偌大的蘇聯腹地只剩下不到100萬兵力,也因為看到這種空虛,曼施坦因提出了大氣磅礴的「中亞計劃」,希望用50萬機械化部隊去橫掃,只可惜霍夫曼現在還不敢答應他,在最高統帥部、陸軍總參謀部等指揮中樞里也沒有一個有分量的支持者。就連與曼施坦因相知莫逆,關係非同尋常的龍德施泰德元帥在聽到該方案後也不敢相信這是他提出來的,認為「元首提這種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方案還差不多」,消息傳到霍夫曼耳朵里把他氣得翻白眼。

  或許也知道類似的戰略欺騙很難再次奏效,在城堡戰役進攻路徑選擇上,莫德爾更傾向於圖拉方案,理由包括三點:

  第一,圖拉方案出發地奧廖爾更靠近南方集團軍群戰線,大規模戰役發起時可得到霍特集群的側翼掩護,在庫爾斯克、沃羅涅日都掌握在德軍手裡時,從奧廖爾出發在戰術上更穩妥;

  第二,圖拉方案面對的是布良斯克方面軍,實力比負責莫斯科西部防禦的西方方面軍要弱;

  第三,圖拉方案面對的戰場比勒熱夫-維亞濟馬方案的戰場更有利,進攻通道更寬,更適應裝甲集群大範圍突擊。

  該方案最大的不足之處很明顯——距南方集團軍群和史達林格勒太近,即便如願以償吸引到紅軍重兵集團,一旦南翼戰役打響並演化為決定性進攻時,被吸引的紅軍很快又會通過機動部署重新加入南翼戰場,時間不會超過15天,這時間遠遠不夠達成春醒戰役第三階段的目標——消滅紅軍1-2個方面軍並占領史達林格勒。

  於是,好笑的一幕出現了:不參與城堡戰役的曼施坦因力主選擇勒熱夫-維亞濟馬方案,參與城堡戰役的莫德爾和魏克斯力主選擇圖拉方案。

  雙方在休戰期為此爭執了半個月,連擔負協調任務的蔡茨勒也舉棋不定,由於雨季結束得晚,戰役進攻時間先從5月上旬推遲到5月17日,然後又從17日繼續推遲到25日……

  第120章 城堡(3)

  兩個方案中到底選哪一個,到最後霍夫曼自己也頗為頭疼,因為每一方道理看上去都正確,那段時間他為此焦躁不已,但經過一個星期痛苦思索,他忽然冷靜下來,召集蔡茨勒和凱特爾準備發布命令。

  「城堡戰役的目的不在於占領這裡或那裡,也不在於奪取或試圖奪取莫斯科,我們的戰役是很明確的,一共兩條:第一,吸引紅軍重兵集團注意力,為南翼戰場創造機會;第二,如有可能,中央集團軍群也可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比如布良斯克方面軍。因此,我決定……」霍夫曼頓了頓,「我希望你們暫時忘掉圖拉方案或勒熱夫方案,我們先去打坦波夫。」

  「從奧廖爾出發去打坦波夫?」

  「不,從沃羅涅日出發!」霍夫曼解釋了他的行動計劃,「沃羅涅日距坦波夫大約200公里,是裝甲集群一星期的突擊距離,占領該地後,我們有更從容的機會選擇下一步進攻目標。坦波夫距其西北方的圖拉-梁贊一線大約300公里,距其東南方的薩拉托夫大約360公里,我決心在這裡打出一個突出部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