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眾人擔心和美國人打成消耗戰,然後被美國碾壓的狀況,霍夫曼也有自己的解釋。

  「美國工業很厲害,也許比軸心三國加起來都發達,但工業發達並不必然等於勝利。否則,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英國有最發達的工業,最強大的海軍,最完備的軍隊,為什麼讓美國這群土著造反成功;又比如拿破崙時期,拿破崙擁有全歐優勢與工業,為什麼又在莫斯科折戟沉沙?美國不是為了人民,是為了資本家和政客的利益才投入這場戰爭,他們都在等待回報,只有付出沒有收益,只有犧牲沒有勝利,他們還能堅持多久?我們不能讓美國從容不迫地形成優勢,必須持續不斷消耗他的力量。哪怕暫時做不到打擊美國本土與核心,但可以打擊他的外圍,削弱他的羽翼。」

  凱特爾補充道:「我想,美國人最大的可能是向巴西提供軍事物資,讓巴西人和阿根廷人去打仗。」

  「這兩個世敵的戰鬥沒那麼快分出勝負……」霍夫曼意味深長地說道,「即便阿根廷抵擋不足最終失敗,又與我們有何相關?美國贏了是正常,輸了大丟面子,而我們損失不了什麼!這就好比在敵人家裡打架,大家互相打鬥砸東西,只要我們全身而退,最後是誰比較吃虧?」

  大家都笑了起來,為元首這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叫好,比用政治意義、軍事意義等論點更有說服力,會議最終統一了思想,規定由約德爾和施尼溫德共同制定作戰計劃,名稱就叫做——跳板。

  最高統帥部普遍認為該計劃即便有所損失了也不會太大,比這更冒險的昆古尼爾計劃、巴拿馬計劃都已執行完畢,損失些陸戰旅和裝備完全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施尼溫德立即盤算起兵力來:如以7月15日為戰役發起日,義大利海軍的鷂鷹號應該會已服役並完成海試,齊柏林號航母也能修復並投入使用,加勒比海戰役中受輕傷的戰列艦將基本修復完畢,霞飛號補充航母差不多也能投入使用,即便帝國號戰列艦屆時還不能服役,德意聯合艦隊依然可集結包括3艘航母,7艘戰列艦(戰巡)——義大利3艘(維內托級3艘),德國4艘(提爾匹茨、黎塞留、斯特拉斯堡和格奈森瑙)在內的強大兵力。

  第103章 新戰場(4)

  施尼溫德預計英美海軍最多可集結4艘航母(2大2小)、5艘戰列艦規模的艦隊,德意海軍加上島嶼協防、飛行員優勢加成,如果是艦隊交戰,完全有較高贏面——穩贏的仗其實沒人和你打。

  他的腦子轉得很快,考慮問題更多,這一仗一旦開打,英美在亞速爾方向就再次動不了——這可比1個陸戰旅和物資裝備重要得多,亞速爾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構成套在大英帝國脖子上的繩索,而且越勒越緊。等那些新式21型潛艇大規模服役後,英倫三島的末日就要來臨了,而日本攻占印度會最終充當英國的掘墓人。

  與其費心費力折騰海獅計劃,用100萬兵力去執行不見得能勝利的登陸計劃,還不如抽調1萬兵力去南美洲試試水深水淺,在美國將力量浪費在國土防禦上後,讓他們繼續將力量浪費在其他方面。

  有一點他認為元首說的很對,德意海軍總歸是要與英美海軍爭一下高低的,不可能每次都讓日本帶著玩,那樣成長太慢,考慮到美國驚人的造船能力,必須持續與美國交手,搶先與美國交手,打亂對方節奏,絕不能輕易讓對方形成壓倒性的軍艦數量優勢。

  不過一想到亞速爾他又覺得有點棘手,遲疑半天后問道:「倘若海軍主力傾巢出動去打馬島,而英美趁機去進攻亞速爾怎麼辦?」

  「這是個問題。」霍夫曼皺著眉頭,「但希望不能都寄托在艦隊幫助守島上,如果每個島嶼都要艦隊幫助防守,有再多的軍艦也不夠用,那樣我是不是還可以問,萬一敵人佯攻亞速爾,實則進攻加那利群島怎麼辦?」

  施尼溫德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島嶼最終是需要依託自身實力進行防守,最起碼要能支撐到支援艦隊趕來,亞速爾是我們花費力量最多,投入最大的島嶼,如果還不能形成堅固的自身防禦體系,那就是個笑話。」霍夫曼不滿意地說道,「就如同你們前兩天才告訴我島上有個間諜,從我們占領亞速爾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對外透露消息,但你們卻遲遲沒抓到他。」

  凱特爾知道這黑鍋不能由海軍來背,便難得地說起了情:「我們也沒想到會有間諜,更沒想到這個間諜居然是土生土長的葡萄牙人,帝國保安總局一開始的反諜方向出現了錯誤——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新登島人員上,認為是我們帶入亞速爾的工程人員中混入了間諜,白費了力氣……」

  不過凱特爾說到這裡就停掉了,保安總局是元首直管的部門,指責太多元首面上不好看。

  「不行,還得讓鮑曼多費點心,他這個外行搞情報不行,抓起間諜來嗅覺特別敏銳,比那些所謂的內行靈敏得多。」霍夫曼對此火冒三丈,「我們有些將領不是迂腐,而是近乎愚蠢,到現在為止還拒絕保安總局介入軍隊事務,還想搞軍中之軍、獨立王國!這樣的人,不管是什麼軍銜,一經發現立即就地轉入預備役。」

  大家恍然大悟,為什麼雷德爾及老元帥一系將領都靠邊站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元帥不肯讓保安總局介入海軍事務,只單純相信海軍自己的反諜與監察機構——在卡納里斯被絞死後,這機構早就難堪大任。




章節目錄